•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侗族傳統(tǒng)村寨中的靈魂觀與信仰禮俗研究——基于廣西三江縣車寨村的調(diào)查

      2016-03-28 13:06:55謝耀龍
      關(guān)鍵詞:侗族村寨崇拜

      謝耀龍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廣西 南寧 530023)

      侗族傳統(tǒng)村寨中的靈魂觀與信仰禮俗研究——基于廣西三江縣車寨村的調(diào)查

      謝耀龍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廣西南寧 530023)

      廣西三江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是典型的侗族傳統(tǒng)村寨,靈魂觀是當(dāng)?shù)囟弊迦擞^念世界的核心。復(fù)雜的宗教信仰及信仰禮俗蘊藏著侗族人獨特的靈魂觀。車寨的宗教信仰體系中不僅有草木、山石崇拜等自然崇拜,薩歲、土地公等神靈崇拜,還包含信奉靈魂不滅的祖先崇拜。這些復(fù)雜多樣的信仰及相關(guān)祭祀儀式,鑲嵌著當(dāng)?shù)囟弊迦说纳鷳B(tài)倫理觀和靈魂觀。

      侗族;信仰;禮俗;靈魂觀;生態(tài)倫理觀

      愛彌兒·涂爾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認為:“任何宗教都不是虛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實的;任何宗教都是對既存的人類生存條件做出的反應(yīng),盡管形式有所不同?!倍弊遄鳛樽郧貪h以來就居住在湘、桂、黔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在長期生產(chǎn)和生活中形成和保留了獨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宗教信仰。

      車寨村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西南部的一個侗族傳統(tǒng)村寨。村寨西、北、南三面與貴州省從江縣毗鄰。作為梅林鄉(xiāng)的四個行政村之一,車寨村包括平寨、陡寨、寨明、相思(下寨明)4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505戶、2 283余人,侗族人口占98%①。發(fā)源于貴州省獨山的溶江自西從石碑村入境,在車寨村迂回流轉(zhuǎn),水面寬達百余米。各自然屯背山面水依次沿江分布,坐落于溶江兩岸,與貴州省以“流水為界”,即以溶江為分界。按照北京大學(xué)孫華教授對侗族村的類型劃分,車寨村屬于典型的大河側(cè)畔的侗族村寨。車寨村侗族宗教信仰的產(chǎn)生,與村寨的生存環(huán)境和族群的精神氣質(zhì)密切相關(guān),反映出一套人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和生活實踐中所形成并為世代沿襲下來的禮俗。

      千百年來,侗族在與自然界打交道的生產(chǎn)和生活實踐中,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生態(tài)倫理觀和宗教信仰?!吧仙酱蝤B,下河撈魚”是傳統(tǒng)的稻作生產(chǎn)之外車寨村侗族人生活方式的寫照。漁獵采集和稻作生產(chǎn)在侗族民間文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這反映了侗族的兩棲型文化特征:漁獵和農(nóng)耕并舉。“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居住在溶江兩岸的侗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一地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對自然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被他們賦予了靈性。車寨村侗族人在長期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產(chǎn)生出一套獨特的神靈崇拜觀念、行為習(xí)慣和相應(yīng)的儀式。他們認為樹木、石頭、河流和人都有靈魂,并將這些自然物奉為神靈來崇拜。磷火飄蕩被認為是“鬼照螺螄”,地震晃動被認為是“惡魚翻身”,流星劃過天際被認為是“鬼要索命”。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人死后,靈魂會成為鬼和魂魄而繼續(xù)投胎成人,而且部分人投胎后還會保留前世的記憶。筆者在田野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通過分析車寨村侗族的宗教信仰及相關(guān)儀式禮俗,探討車寨村侗族人的生態(tài)倫理觀、信仰禮俗觀和靈魂觀。

      一、自然崇拜與生態(tài)倫理觀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崇拜大自然是車寨村侗族人的普遍現(xiàn)象,是其信仰體系的重要部分。車寨村侗族人認為萬物有靈,靈魂不滅,靈魂與一些具象的山石草木緊密相連。靈魂無處不在,棲身在樹、石頭等各種自然物體中,人與之為鄰。人的生存禍福與自然萬物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休戚相關(guān),所以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山水為鄰,靠山水滋養(yǎng),與大自然建立無比親密的關(guān)系,這種詩意的棲居與先民生態(tài)觀遺存和長期依賴自然凝聚而成的生存智慧有關(guān)。車寨村侗族人形成的生態(tài)倫理觀通過自然崇拜表現(xiàn)出來。車寨村侗族人的自然崇拜最主要的方式有草木崇拜和山石崇拜。

      (一)草木崇拜

      據(jù)車寨村人講,有榕樹的地方就有寨子。如果夜晚船在溶江河上行駛,看到榕樹就意味著希望。因為侗族村寨在寨頭、寨尾一般都有古樟和古榕,看到了榕樹便意味著看到了村寨。他們對古樹有一種特別的敬畏感和崇拜感,并通過一些禁忌加以保護。如禁止砍伐古樹,否則將遭遇不測。當(dāng)?shù)厝苏J為“樹流血了,人也要流血”??硺洫q如砍人,砍樹的人自己也會遭受不幸。如果有人剝樹皮,那么他也會像樹一樣逐漸衰老干枯?!肮艠浔4澹先斯苷??!贝迕裾J為,墓地周圍的楓樹是村寨的風(fēng)水樹和保護神,屬于“集體”所有,任何人不得占用,更禁止砍伐。車寨村侗族人崇拜草木,認為人與樹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的聯(lián)系。在當(dāng)?shù)亓鱾髦芏嗳伺c樹的傳說。

      傳說一:在寨明屯臘龍路旁邊曾有一棵葡萄藤,傳說每次謝家人上山干活時,就有一條大蛇出現(xiàn)在寨子里。有一回,他們便假裝去山上干活,那條大蛇又出現(xiàn)了,提前埋伏在周圍的人便用弓箭射殺大蛇,大蛇中箭逃走。第二天謝家人發(fā)現(xiàn)葡萄藤根部扎滿了箭鏃,便想一定是葡萄成精了,便拿刀砍斷葡萄藤,沒想到砍斷它會自然接上。他們便找來一個盆子,用盆子擋住接口,葡萄藤便再也無法接上,葡萄藤開始流出血來,流了三天三夜。從此謝家男丁不旺,加之后來一些人搬走,就只剩下現(xiàn)在的這幾戶人家②。

      傳說二:相傳以前,村里有人砍山上的楓樹燒柴用,砍的時候樹枝折下來,怎么躲都躲不開,樹根跟著那人跑,最終把人給砸傷了。自此再也沒人敢砍山上的大樹③。

      上述傳說蘊含著耐人尋味的生態(tài)倫理觀和自然禁忌。葡萄藤作為大自然的一種植物,有靈魂寄附在其上。謝家人將葡萄藤砍斷并殘忍地用盆子擋住接口以制止其接上,致使葡萄藤流血三天三夜而死。正是因為砍斷了寄魂的葡萄藤,從此謝家開始人丁不旺,家族走向衰落。傳說二中,砍樹枝者終被樹枝砸傷。這些傳說的價值在于警示后人在與自然相處過程中要保護自然,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倫理觀。

      當(dāng)?shù)厝酥v述上述傳說時,還提到小孩子拜古樹當(dāng)干親的習(xí)俗。如果家中有小孩體弱多病,家長會請鬼師算生辰八字,需要拜人、石頭或樹為干親,榕樹一般為首選。鬼師選好日子,在古樹旁邊舉行孩子拜古樹為干親的儀式。屆時在樹枝上綁上一個瓶子,四周用黑布包圍,瓶子里面插有紙錢與細小的樹枝,還在樹枝上系上一張張細長的紙條,下面垂掛著一束稻穗,樹干下擺放著用樹枝編制的花環(huán),地上插上香燭、擺上祭品。儀式結(jié)束后,在大樹旁放一個小竹簍,定期祭拜(一般是初一、十五、逢年過節(jié)。用飯、豬肉、雞和紙錢祭拜)。拜古樹為保命樹,認為大樹具有靈魂,會保佑孩子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像古樹一樣有頑強的生命力,茁壯成長。

      車寨村侗族人認為,一些植物的枝葉有靈力可以用來辟邪,如產(chǎn)房門口放柚子葉,上山時口袋里裝竹葉來防身,解關(guān)時常用竹子。打草標(biāo)在他們的生活中更是有多種作用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上山砍了柴,無法及時帶回家,可以打個草標(biāo)放在柴上面,以示物有所屬;如果旱地、水田下了種子,在地頭插上草標(biāo),以警示別人不要讓牛進去,也不要放鴨進去;人穿梭于深山密林之中,打個草標(biāo)可以作為認路標(biāo)記,方便返回;婦女帶幼兒上山干活時,會在背帶里放個草標(biāo),用來辟邪。他們還認為在水田里打草標(biāo),草標(biāo)會發(fā)揮巫術(shù)作用,可以防止養(yǎng)的魚兒游走。

      (二)山石崇拜

      侗族地區(qū)流傳這樣一句話:“上山不要玩石,下山不要玩水?!睂Υ笞匀坏木次犯性谄渖娴沫h(huán)境中顯現(xiàn)出來。大山不僅養(yǎng)育人,還養(yǎng)育其他動植物,人靠著山所賜予的一切來安身立命。小溪從山上流下,滋潤著流經(jīng)的每一寸土地上的生靈,有人們賴以建造房舍的樹木,田園中生長的谷物,滋養(yǎng)著江河中的魚蝦等。總之,大山提供了人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生活資料。因此,世居山區(qū)的侗族人對山有特殊的認知,山上的一切都由一位被侗族人稱為“山兄弟”的精靈守護著。這位山兄弟一米左右,倒著行走,腳跟朝前,腳趾向后,俏皮可愛,并且有著懲惡揚善的品德。在侗族人心目中,“山兄弟”儼然是“山林保護神”。對山林物資取之有度,對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有所敬畏,所折射出的不僅是和“山兄弟”這一鄰居和睦共存的觀念,同時反映了侗族人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倫理觀。

      車寨村侗族人對山、石也極為崇拜,認為正確利用山、石能夠驅(qū)邪納吉。但如果對山對石使用不當(dāng),就會出現(xiàn)禍事:寨無安寧事,人無安寧時。如侗族人應(yīng)對小兒夜哭,會用到石頭。鬼師一般會到河邊撿三個白色的小石頭,放在小孩床下來辟邪。邊燒香紙邊對著石頭說:紙錢燒給你,他由我來管,不要你管。石頭也被用來改風(fēng)水,如寨子里房屋大門正對大路的門口都會在石塊上刻上 “泰山石敢當(dāng)”“路兇石敢當(dāng)”等字樣來辟邪驅(qū)鬼。在一些人家門前,把白色石頭掛在屋檐下鎮(zhèn)家宅。

      河邊的石頭有此魔力,山上的石頭更有靈性。人們不會亂動山里的石頭,通常山上的石頭不能隨便搬到村子里使用。在車寨村就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山、石的傳說。

      傳說一:寨明屯曾經(jīng)把山上一塊很平整的石塊搬到村子里,放到鼓樓坪旁邊,村里的公雞就不再打鳴。請鬼師卜算后,發(fā)現(xiàn)是那塊石頭作怪,就把那石塊搬回原處,一切又恢復(fù)正常。從此,老人規(guī)定后人不要在那一帶取石頭用。主山梁上的石頭是不能隨意動和撬開的,如果違反了,必然會遭遇不好的事情。即使動了,也要原封不動地送回去。修建機耕路的時候,主山梁的石頭都不能撬,只能在上面鋪水泥④。

      傳說二:在寨明屯有座山叫及滾山,形似棺材,又像一匹馬。之前有幾戶潘姓老人去世后葬在溫美公墓。有風(fēng)水先生說及滾山形狀似馬,騎在馬上必然會出公侯,因此就把墓從溫美遷到及滾山,在打開棺材的時候,逝者的臉色依然是紅潤的。遷過去之后,這幾家姓潘的后代只生女孩。有人說這個地方形狀像棺材,之前那個風(fēng)水先生的話不可信,溫美公墓才是真正出貴人的地方。于是又將墓遷回原址⑤。

      保羅·泰勒認為,“生態(tài)倫理”主要包括三個要素:第一要素是信仰體系,即關(guān)于自然的世界觀;第二要素是尊重自然的態(tài)度;第三是一套對道德代理人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范和準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車寨村侗族人這種“萬物有靈”的信仰體系,以及對待自然萬物的態(tài)度,潛藏著的生態(tài)倫理。從人的內(nèi)心深處來規(guī)范和約束人對自然的種種行為,珍視萬物、愛護眾生的樸素生態(tài)倫理觀在車寨村侗族人的信仰觀念中得以彰顯,同時也是車寨村侗族人世代生存的經(jīng)驗和體悟,構(gòu)成了侗族文化傳承中的精神力量,車寨村侗族人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為我們調(diào)整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人類主體自身的關(guān)系提供了參考。

      二、神靈崇拜與祭祀之禮

      車寨村侗族人的神靈崇拜主要有薩歲和土地公崇拜。這兩類神靈作為村寨保護神而存在,并有相關(guān)的祭祀儀式,旨在祈福禳災(zāi)。這兩類神靈崇拜的來源可分為外接和內(nèi)生。薩歲作為最高的護佑神,是從外地接來的。為了供全寨敬祭,村寨會建起薩壇,一般在建好地基后,從外地接薩。哪個地方的靈驗,就請鬼師從哪里接來。薩壇下面埋有一個扣著的鍋,據(jù)說還有一種豬肝色的木頭,沒有枝丫,沒有葉子,生長在陰暗的地下,不會霉?fàn)€。薩壇之地草長得越茂密越好。薩壇周圍筑起圍墻,薩壇旁有一塊平整的石頭,用來“講款”。村里以前每年正月初一老人前來祭薩,初一早上來祭拜時要放炮,燒香,宰殺雞、鴨,用豬肉(頭刀肉)來這里祈求村寨平安。然后村里老人帶魚、酒到薩壇旁邊的石頭上吃,商定村寨里面一年的事。這里是神圣的地方,平常女人、外人不可以進去,更不能有褻瀆的行為,否則會發(fā)生不好的事情。

      內(nèi)生神靈中主要是土地公。內(nèi)生是指這些神靈從當(dāng)?shù)匦纬桑⑶矣卸ㄆ诘募漓牖顒?。在?dāng)?shù)貍髡f中,每個土地公的來源和主持祭祀者都有著不同的姓氏。土地公在車寨村影響很大,如寨明以前有3處土地公,最早到寨明安家的謝姓有2個,分別在寨頭寨尾供奉著。寨子西南邊的由于后來修321國道被弄掉了。現(xiàn)在北邊的是每年六月十五殺花鴨來祭拜求雨的。另外一個土地公在臘龍路和三中路交會處,由謝姓和潘姓共同供奉。這一神靈崇拜在當(dāng)?shù)囟弊遄罹咛厣氖侵x家土地公。每年六月十五,謝姓家長前來祭拜求雨,有求必應(yīng),在車寨寨明屯和相思屯都曾應(yīng)驗過。后來貴州岜沙一帶的苗族看到求雨比較靈驗,這一天也學(xué)著寨明屯過這個節(jié)日。

      傳說很早以前謝家有一位九歲的小孩,在薩壇旁邊看到鬼師殺雞占卜,有一天他和村里其他小孩去山上放牛,在山上看到一只青蛙,便學(xué)著鬼師殺死青蛙玩弄,不料頓時烏云遮天,狂風(fēng)大雨驟起。第二天天亮后,大家發(fā)現(xiàn)謝家這個小孩不見了。晚上,小孩托夢給家人說已經(jīng)升天當(dāng)神仙去了,并說每年六月十五要拜祭他,如果天太干旱了可以向他求雨。謝家老人便修了一個衣冠冢在寨頭,至今那個地方被視為神圣(被認為是謝家的土地公)。土堆上有一棵一直長不大的楓樹。每年農(nóng)歷六月十五這天,謝家老人便來到此處殺一只花鴨、燒香焚紙錢來求雨。因為很靈驗,后來謝姓、潘姓人各家在門口殺花鴨來拜祭,流傳至今。祭祀時,還要在門口燒掉拔下的鴨毛,以煙霧通達神靈⑥。

      毫無疑問,無論是整個村寨還是家族單獨的祭祀活動,獻祭行為都值得我們重視。家族的獻祭一般情況下都由家長來完成,而村寨的獻祭主要是寨子里的老人。獻祭的物品因為被帶到特定的地點進行禮拜而被圣化。通過這些祭品,實現(xiàn)神靈與人的溝通,人們的祈愿也可以得到神靈的幫助而實現(xiàn)。

      三、靈魂不滅與祖先崇拜

      車寨村侗族人認為,人死后靈魂還存在,靈魂或飄蕩于山野,或游離于人世,但它會再次投胎轉(zhuǎn)世重回人間來,而且有些靈魂再次來到人間還保留著對前世的些許記憶,這樣的再生人傳說在當(dāng)?shù)馗┦凹词恰?/p>

      據(jù)說,梅林有個媳婦,她投胎前是三江縣一個當(dāng)兵的,死了以后投胎到梅林。她告訴家人他老婆還在世,家人便帶她去尋訪,找見他老婆后,她對老太婆(他老婆)說他以前長什么樣子,個子有多大,在哪里當(dāng)過兵,當(dāng)過副排長,甚至他身上哪個地方有塊黑痣都能說清楚。老太婆確認后,現(xiàn)在常從工資中拿出一些給這個媳婦⑦。

      車寨村侗族人認為,山上與河邊都有逝者的靈魂出沒,總是在天氣悶熱、陰天或大雨即將來臨之際出來,并且還伴有哭啼聲。以前山氣很厲害,山上經(jīng)常鬧鬼,墳?zāi)估锏乃勒咴谝雇砭蜁兂缮焦淼教幱问?。他們在山上唱山歌,踩歌堂,類似于活人的娛樂活動,有時哭爹喊娘?;钊酥宦勂渎?,不見其影。如果有人夜晚走山路,有可能碰見鬼。岸邊的鬼大多數(shù)是小孩子溺水身亡變成的,死后就成小孩鬼,他們急于尋找替身。只有找到替身,方可投胎做人。

      青年、中年人死亡被認為是一件特別恐懼的事情。青壯年的鬼魂最可怕,陰氣最重,亡靈到處飄蕩,“會在寨子里鬧,使之不正?!?,他們稱為“夜游鬼”,陽衰之人可能隨時撞見。通常這天晚上全寨人都會緊閉大門,不敢出門,恐怖籠罩在整個寨子上空。有這樣的死者時,溶江也會有回聲。家人一般會請鬼師做道場,不僅替死者超度亡靈,降低戾氣,而且也讓村民安心。老人壽終正寢去世,村民不害怕,氣氛比較活躍,主人家殺豬,請吊喪之人吃飯,不請鬼師作法。

      村民們一般認為,自己的祖先一定是保佑自己的后代的,所以并不存在害怕畏懼的心態(tài)。家里有人突然發(fā)病,如果懷疑是公卜鬼(祖先),就拿件新衣服,燒香燒紙祭拜祖父祖母,讓他們保護后代安寧,不要讓外來人干擾。如果是外面的餓鬼,就到岔路口,對餓鬼說“你放開我們的孩子,給你一點魚、米粥”,放在路口讓他們吃。這些餓鬼就不會侵擾凡人了。

      在車寨村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對祖先魂靈的獻祭是一個重要儀式。車寨村侗族人崇拜祖先,認為陰間的祖先安寧,陽世的子孫才能安寧、繁衍。過去有少數(shù)人家設(shè)神龕安放宗親靈位,現(xiàn)在較少看到了。雖然很少見到他們專門設(shè)神龕,但他們無論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平常在家里面吃飯,如果有魚肉有酒喝,家長就會輕叫一聲“祖父祖母來吃飯了,有肉有飯吃”。臘月三十這天晚上吃飯前,家長會在火塘前的柱子(后今)旁邊,拿飯、雞頭、豬肉、酒、魚等供奉,燒香給祖先。

      相比簡單的家祭,清明掛青是對祖先魂靈最隆重的獻祭,除了對祖先的緬懷,還是親人之間的團聚和情感交流。掛青這天,同一個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在山上墓旁吃飯,飯菜是那些用來祭祖的食物。當(dāng)?shù)厝苏J為這是家族團聚的意思,其樂融融。掛青回來后,每個家族開始大備飯菜,邀請親朋好友聚餐。

      四、結(jié)語

      靈魂觀是連接生與死、物質(zhì)與精神、個體與社會的紐帶。車寨村侗族人的宗教信仰體現(xiàn)了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為了保持與周圍社會的穩(wěn)定關(guān)系,不得不通過拜祭自然萬物,如拜天拜地、祭祖敬神等祭祀禮降福祛災(zāi)。靈魂觀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地區(qū)或民族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特點以及精神風(fēng)貌。車寨村侗族人的靈魂觀是宗教信仰的基礎(chǔ),植根于個體的觀念和集體的意識中。由于各種靈魂和神靈的存在,在特定時間里會舉行相關(guān)的祭祀儀式,作為行為實踐體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吃春社、清明掛青、六月六、六月十五這些民俗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不僅緩解和消除人對自然、對人生的恐懼和焦慮,同時還指引他們建立起合理、有節(jié)奏的生活,對社會秩序的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及協(xié)調(diào)起到了積極作用。“禮失而求諸野”,禮俗是民族精神的價值彰顯,是民俗文化的精華所在。透過車寨村侗族人的世界觀,我們可以看到靈魂觀與信仰禮俗交互的關(guān)系:心存敬畏,有所禁忌,在生活中劃出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保持一種平和的生活態(tài)度;心存敬畏,尊重禮俗,在生活中形成一套有禮有節(jié)的規(guī)范,傳承一種有序的價值取向。

      注釋:

      ①數(shù)據(jù)來源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鄉(xiāng)政府統(tǒng)計資料。

      ②講述者:潘成隆,男,70歲,侗族。采錄者:謝耀龍。采錄時間:2014年3月11日。采錄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寨明屯潘成隆家中。

      ③講述者:潘仁高,男,52歲,侗族。采錄者:謝耀龍。采錄時間:2014年4月8日。采錄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寨明屯潘仁高家中。

      ④講述者:潘仁高,男,52歲,侗族。采錄者:謝耀龍。采錄時間:2014年4月6日。采錄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寨明屯潘仁高家中。

      ⑤講述者:潘仁高,男,52歲,侗族。采錄者:謝耀龍。采錄時間:2014年3月13日。采錄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寨明屯貴合山上。

      ⑥講述者:潘成隆,男,70歲,侗族。采錄者:謝耀龍。采錄時間:2014年3月11日。采錄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寨明屯潘成隆家中。

      ⑦講述者:潘成隆,男,70歲,侗族。采錄者:謝耀龍。采錄時間:2014年4月5日。采錄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xiāng)車寨村寨明屯潘成隆家中。

      [1]愛彌兒·涂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東,汲喆,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

      [2]馬林諾夫斯基.巫術(shù)、科學(xué)、宗教與神話[M].李安宅,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3]黃應(yīng)貴.人觀、意義與社會[M].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xué)研究所,1993.

      [4]吳浩,張澤忠,黃鐘警.侗學(xué)研究新視野[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8.

      [5]陳炎,趙玉,李琳.儒、釋、道的生態(tài)智慧與藝術(shù)訴求[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

      [6]陸景川.九寨侗族的宗教信仰[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5(2):77-78.

      [7]徐贛麗.侗族的轉(zhuǎn)世傳說、靈魂觀與積陰德習(xí)俗[J].文化遺產(chǎn),2013(5):53-60.

      [8]傅鳳龍.當(dāng)下民間禮俗習(xí)傳的應(yīng)對策略[J].韶關(guān)學(xué)院學(xué)報,2014(1):60-63.

      [9]TAYLOR PW.The ethics of respect for nature[J].Environment Ethics,1981,3(3):197-218.

      責(zé)任編輯:穆剛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of the Soul and Faith Custom s in the Dong Traditional Villages——Based on the Survey of Chezhai Village in Sanjiang County of Guangxi

      XIE Yaolong
      (Guangxi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Nanning Guangxi530023,China)

      The Chezhai village of Meilin town in the Sanjiang county of Guangxi is a typical Dong traditional village in which the soul concept is the core concept to view the world for the local Dong people.The complex religious rituals and beliefs bears Dong people unique soul view.The Chezhai religious system not only includes vegetation,rocks and other natural worship worship, Sasui,Earth and other gods to worship,but also includes ancestor worship which believes in immortality of the soul.These complex and diverse beliefs and related ritual reveal the Dong concept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human soul.

      Dong People;religion;custom;soul concept;ecological ethics

      C955

      A

      1673-8004(2016)06-0001-06

      2015-12-16

      謝耀龍(1988— ),男,甘肅定西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區(qū)域民俗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侗族村寨崇拜
      我崇拜的那條“龍”
      無蚊村寨丁屋嶺
      紅土地(2018年11期)2018-12-19 05:11:04
      快樂童年——榕江侗族兒童
      西夏天崇拜研究
      西夏學(xué)(2017年1期)2017-10-24 05:31:18
      侗族建筑博物館——大利村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父母必讀(2016年3期)2016-09-13 08:03:37
      侗族養(yǎng)生防病抗衰老經(jīng)驗薈萃
      通化市| 常州市| 屏边| 葫芦岛市| 伊金霍洛旗| 天峨县| 孟村| 微山县| 新干县| 阳城县| 寻乌县| 克东县| 阿勒泰市| 莫力| 田林县| 南昌县| 阿尔山市| 盈江县| 黄石市| 松阳县| 白河县| 竹溪县| 芜湖市| 高唐县| 兴海县| 惠安县| 锡林浩特市| 新野县| 阿拉善左旗| 灌阳县| 万宁市| 滨海县| 屯昌县| 清河县| 丁青县| 辽宁省| 连城县| 泌阳县| 许昌市| 南靖县|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