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兩棲、爬行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shù)(4)
      ——大鯢疾病

      2016-03-28 16:47:31汪建國
      漁業(yè)致富指南 2016年24期
      關(guān)鍵詞:大鯢全池病理變化

      汪建國

      (中國科學(xué)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 博導(dǎo))

      兩棲、爬行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shù)(4)
      ——大鯢疾病

      汪建國

      (中國科學(xué)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 博導(dǎo))

      (一)細菌性疾病

      1.癤瘡病

      【病原體】癤瘡型點狀產(chǎn)氣單胞桿菌(Aeromonas punctata f. furunculus)。

      【流行與危害】不易形成流行,無明顯的流行季節(jié),一年四季都有此病發(fā)生,主要危害大鯢幼成體。

      【癥狀及病理變化】患病初期,鯢體背部皮膚及肌肉組織發(fā)炎,隨著病情發(fā)展,這些部位,形似膿瘡,用手觸摸,有浮腫的感覺,病情嚴重時,肌肉組織呈現(xiàn)出血,滲出體液,即而壞死、潰瘍,腸道出充血發(fā)炎。

      【診斷方法】當(dāng)癤瘡部位尚未潰爛,切開癤瘡明顯可見肌肉潰瘍或膿血狀的液體。涂片檢查時,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大量的細菌和血球。

      【預(yù)防方法】在捕撈、運輸、放養(yǎng)等操作過程中,切忌使鯢體受傷。

      【治療方法】

      (1)土霉素和金霉素,內(nèi)服,每千克大鯢每天藥量為60mg,拌料投喂,連用10天。

      (2)金霉素針劑,肌注,每千克大鯢每天肌注1/3mL,連用7天。

      2.赤皮病

      【病原體】病原體為熒光假單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Migula,1895)。

      【流行與危害】赤皮病廣泛流行,大鯢受傷后病菌乘機侵入鯢體。此病無明顯的流行季節(jié),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此病主要危害大鯢幼體和成體。

      【癥狀及病理變化】發(fā)病的大鯢全身腫脹,呈充血發(fā)炎的紅斑塊和化膿性潰瘍。病鯢體表常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紅色腫塊,發(fā)病初期于紅色腫塊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淺黃色膿皰,并逐漸向周周皮膚組織擴散增大。當(dāng)膿皰穿破后,便形成較大的潰爛病灶。解剖檢查,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腸糜爛,腹水增多。預(yù)防:注意在換水、清池過程中,要防止操作時損傷大鯢的皮膚,否則病菌通過體表傷口入侵感染。養(yǎng)殖中若長期不加新水,勢必水質(zhì)惡化,水體中病菌大量繁殖,也容易侵入大鯢傷口。

      【診斷方法】將大鯢赤皮病灶切除一塊放入顯微鏡下可見病菌。

      【預(yù)防方法】

      (1)大鯢在捕撈、運輸、放養(yǎng)過程中,切忌鯢體受傷。

      (2)勤換新水。

      【治療方法】每千克大鯢肌注1/3mL卡那霉素,連注5天;體外用藥五倍子潑灑魚池,使池水成2~5mg/L濃度。

      3.打印病

      【病原體】病原體為點狀產(chǎn)產(chǎn)氣單胞菌點狀亞種(Aeromonas punctata sub. punctata)。

      【流行與危害】此病廣泛流行,一年四季均可能發(fā)生,但以夏秋兩季為常見。主要危害大鯢幼體、成體及親體。

      【癥狀及病理變化】病灶主要發(fā)生大鯢軀干后部,其次是腹部。亦有大鯢全身出現(xiàn)病灶。初期癥狀是皮膚先出現(xiàn)圓形、卵圓形或橢圓形的紅斑(俗稱紅梅斑?。?,有的似膿泡狀,隨后表皮腐爛,隨著病情發(fā)展,肌肉腐爛直至爛穿孔。露出骨骼和內(nèi)臟為止。病鯢隨即死亡。

      【診斷方法】從病灶組織切片可見到表皮的上皮細胞被破壞。

      【防治方法】

      (1)金霉素、四環(huán)素,每千克大鯢各注3mg,連注10天。

      (2)用蟾酥、大黃粉,0.5mg/L濃度浸泡15分鐘,五倍子1.2mg/L全池潑灑,連用7天。

      (二)真菌性疾病

      1.水霉病

      【病原體】主要有水霉(Saprolegnia sp.)和綿霉(Achlya sp.)兩屬的種類。

      【流行與危害】水霉菌在10~20℃時能繁殖,最適宜為13~18℃。每年都流行,主要發(fā)病在春季。大鯢飼養(yǎng)和繁殖的最適水溫約為20℃,也適合水霉的生長。當(dāng)大鯢的皮膚受傷以后,水霉就能在傷口寄生,3~7天形成菌絲體,并逐漸擴大,最后引起死亡。在大鯢產(chǎn)卵孵化期間,壞卵也容易患水霉病。

      【癥狀及病理變化】觀察病鯢可見其頭部、軀干部、尾部有水霉寄生。早期只看到寄生部位邊緣不明的小白點,隨后逐漸見到伸出的棉絮狀菌絲。病鯢無力在水面游動,行動遲鈍。

      【診斷方法】病鯢的頭部、軀干部、尾部等的患處有灰白色如絮狀的水霉菌絲體,菌絲在水中隨水飄浮,更容易診斷。

      【預(yù)防方法】

      (1)防止大鯢運輸過程中受傷。

      (2)放養(yǎng)前用4%~5%鹽水藥浴1~3分鐘。

      【治療方法】

      (1)鹽酸土霉素,內(nèi)服,每千克大鯢用40mg拌料投喂,連續(xù)7天。

      (2)全池潑灑亞甲基藍,使水體成2mg/L的濃度,間隔兩天再用一次。

      (三)寄生蟲性疾病

      1.艾美蟲病

      【病原體】球蟲目(Coccidia),艾美蟲亞目(Eimeridea),艾美蟲科(Eimeridae),艾美蟲屬(Eimeria sp.)的寄生蟲。

      【流行與危害】在人工養(yǎng)殖中常有發(fā)生,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就已造成一定的危害。

      【癥狀及病理變化】病鯢腹部膨大,食欲下降,行動遲緩。解剖腸道,可見腸壁形成灰白色的小結(jié)節(jié)。病灶周圍的組織呈現(xiàn)潰爛,致使腸壁穿孔,腸道內(nèi)有熒白色膿狀液。

      【診斷方法】將病灶部位小結(jié)節(jié)取下,置于顯微鏡下檢查,證實這些小結(jié)節(jié)是艾美蟲的卵囊群集而成,可以確診為此病。

      【預(yù)防方法】每100kg大鯢用有機碘2.8g,拌料投喂,連續(xù)4天。

      【治療方法】

      (1)硫磺粉,每100kg大鯢用10g,拌料投喂,連續(xù)4天。

      (2)碘,用量與用法同預(yù)防方法。

      (3)乙酰胛胺,拌料投喂,每100kg大鯢體重用0.8kg,連續(xù)5天。

      2.車輪蟲病

      【病原體】由車輪蟲屬(Trichodina sp.)的車輪蟲寄生而引起。

      【流行與危害】該病比較普遍,主要危害大鯢蝌蚪,病鯢蝌蚪周年可見,但以春季和初夏較多。

      【癥狀及病理變化】車輪蟲主要寄生在蝌蚪的皮膚和鰓上,以吸收蝌蚪皮膚和鰓的組織細胞為營養(yǎng),損傷皮膚和鰓組織。鰓絲腫脹充血,黏液分泌過多,影響呼吸和生長。大量感染車輪蟲的大鯢蝌蚪,身體消瘦,生長減慢,游動遲緩,攝餌不良,體表充血。重癥造成死亡。

      【診斷方法】用顯微鏡檢查病鯢蝌蚪皮膚和鰓,確認車輪蟲及其數(shù)量則可作出診斷。

      【防治方法】

      (1)用30mg/L的福爾馬林稀釋后全池潑灑,藥浴8小時,極為有效,但對水質(zhì)影響較大,故8小時后要換水。

      (2)用30mg/L的冰醋酸,全池潑灑。

      (3)0.7mg/L的硫酸銅硫酸亞鐵粉,全池潑灑。

      3.復(fù)口吸蟲病

      又稱“白內(nèi)障”、“瞎眼病”。

      【病原體】病原體為復(fù)口吸蟲的尾蚴和囊蚴。我國常見的復(fù)口吸蟲囊蚴有湖北復(fù)口吸蟲(Diplostomulum hupehensis)和倪氏復(fù)口吸蟲(Diplostomulum neidashui)。

      【流行與危害】復(fù)口吸蟲病流行廣泛,主要流行季節(jié)在春夏兩季。主要危害大鯢幼體和成體。大量寄生可造成急性死亡。對幼體和成體主要引起白內(nèi)障、瞎眼。

      【癥狀及病理變化】當(dāng)大鯢感染時,失去平衡能力,臥于水面或頭部向上,尾部朝上,魚體顫動,并逐漸彎曲,嚴重時造成大量死亡。

      尾蚴到達水晶體后,繼續(xù)發(fā)育成后囊蚴。數(shù)量多可使水晶體混濁變白,呈現(xiàn)白內(nèi)障和瞎眼的癥狀。

      【診斷方法】診斷時可將病鯢水晶體上剩下的膠質(zhì)放在盛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稍加搖動,憑肉眼可以觀察到游離在生理鹽水中蠕動著的白色鰾狀蟲體。

      【防治方法】

      (1)殺滅椎實螺。椎實螺是復(fù)口吸蟲的第一中間宿主,放養(yǎng)大鯢前,用茶餅消毒,殺死椎實螺。

      (2)發(fā)病鯢池,可用0.7mg/L的硫酸銅,全池潑酒。

      (3)槍擊鷗鳥,驅(qū)逐在鯢池上盤旋的鷗鳥,可減少此病發(fā)生機會。

      (4)每千克體重大鯢用二丁基氧化錫0.25g,拌料投喂,連用7天。

      (5)用麝香花露水3mg/L和8mg/L硫酸銅浸泡15分鐘,每天3次,可治愈。

      (全文完)

      (通聯(lián):430072,中國科學(xué)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漢市武昌東湖南路7號)

      猜你喜歡
      大鯢全池病理變化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羊傳染性膿皰病的病原、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及防治
      《中藥皮炎片對變應(yīng)性接觸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圖版
      北京動物園大鯢展示環(huán)境豐容設(shè)計
      草魚病防治咋用中草藥
      萌物
      飛碟探索(2016年5期)2016-05-10 23:44:30
      淡水養(yǎng)殖魚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shù)(28)——鰻鱺疾病(五)
      常見蟹病防治方法
      高原紅細胞增多癥胃黏膜組織病理變化及CD45、CD72表達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6
      中草藥在魚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與配方
      新兴县| 曲沃县| 阳高县| 漳平市| 桃源县| 株洲市| 鹤峰县| 徐闻县| 新宁县| 凤台县| 蓝田县| 吴忠市| 凉山| 滕州市| 新闻| 方山县| 东兰县| 宁夏| 梁山县| 岳普湖县| 安丘市| 诸暨市| 如皋市| 桃园县| 高平市| 沂源县| 张北县| 屯留县| 澄迈县| 武鸣县| 潼关县| 道孚县| 华亭县| 图木舒克市| 永春县| 郸城县| 从化市| 敦煌市| 东乡族自治县| 佛山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