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銳
(城固縣果業(yè)技術指導站,陜西城固 723200)
枳種子沙藏及播種技術要點
鄧家銳
(城固縣果業(yè)技術指導站,陜西城固 723200)
沙藏是一種常規(guī)的種子保存方法,可以有效保持種子活力。枳果實采收后,若未及時進行播種,可采用沙藏法暫時保存,待氣溫環(huán)境條件適宜后播種,這樣種子也能在翌年萌發(fā),提高種子發(fā)芽率。
沙藏法;枳種子;播種
枳,又名枳殼、枸橘、臭桔等,蕓香科枳屬植物,因其萌發(fā)力強,須根發(fā)達,生長旺,抗性強,成為我國柑桔栽培生產中應用最多、最廣的一種砧木。枳育種可采用嫩籽育種和成熟種育種2種方法,現(xiàn)將其沙藏及播種要點總結如下:
1.1 枳種沙藏的原理 沙藏法又叫低溫層積處理,在低溫沙藏條件下,種子暫時進入被迫休眠狀態(tài),一定的含水量和含氧量可維持種子微弱的生命活動,在此過程中,種皮的通透性增加,待翌年溫度適宜時即可萌發(fā),提高了種子的發(fā)芽率。
1.2 沙藏時間 氣溫過低、土壤霜凍不適宜播種時,一般情況在立冬后種子清洗出來即可進行沙藏。
1.3 沙種比例 河沙體積是種子體積的3倍,即沙種按體積比例3∶1。
1.4 沙藏方法 沙藏分為混合沙藏和分層堆放沙藏2種。選擇干凈、無雜質的粗河沙,按照種子量確定河沙量的多少,使用0.5%~1%的土壤殺菌劑、殺蟲劑與河沙拌勻,然后澆水使水滲入沙中混合后攪拌均勻,控制河沙含水量在60%左右,具體標準以手握成團而不滴水,手松則散為適宜。
混合法是按照沙種3∶1比例,先在地面鋪設1層5cm厚的河沙,將沖洗干凈并陰干的種子與處理過濕度適宜的粗河沙均勻混合后,堆放在南房背陰的室內通風處,厚度20~30cm,其上覆蓋草簾保溫保濕。
分層堆放是先在通風的室內地面鋪設1層5cm厚的河沙,然后1層沙1層種子相間堆放,種子厚2cm為宜,沙以蓋沒種子為宜,最上層沙厚5~10cm,堆層高度40cm左右成屋脊形,其上可覆蓋草簾或者塑料布。少量種子也可以放在木箱或者花盆內進行沙藏。
1.5 種子檢查 種子沙藏期間,每隔15~20天檢查翻動1次,檢查河沙干濕程度,若河沙變干可用細網篩篩出河沙,將霉變空殼的種子撿除,對篩出的河沙進行噴水攪拌均勻再沙藏,方法同上。若濕度過大,可翻動后通風并揭開草簾。同時注意防止鼠類的危害。若檢查發(fā)現(xiàn)有20%的種子出現(xiàn)露白,則應該及時播種。
2.1 播前準備 將沙藏的種子用細網篩篩出來,去除其中霉爛腐敗的種子,挑選粒大飽滿,無損傷,無病蟲的種子用透氣的尼龍口袋盛裝。播種前1~2天將育苗地耙平,并進行充足灌水。
2.2 播種時間 沙藏種子一般選擇春播,即2月中下旬~3月中下旬。
2.3 播種量 枳種子一般80~100kg/667m2。
2.4 播種方法 在苗床上每1~1.2m為1行,行間開溝寬10~20cm作為田間管理通道,采用撒播、條播或點播的方法將種子播入每行育苗床,做到疏密均勻,然后蓋沙土至不見種子為度,一般厚度為種子縱徑的3倍,土面再蓋草簾,草簾上可用地膜覆蓋保溫保濕。
2.5 播后管理 及時檢查苗床土壤干濕程度,根據(jù)氣溫高低及時澆水,澆水時可揭開薄膜直接噴曬在草簾上,促進種子發(fā)芽和整齊出苗。待砧苗出土,可揭除薄膜,至2/3種子出苗氣溫20℃左右,可全部揭除草簾。同時及時中耕除草,少量多次施用氮肥促苗,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待苗高10~15cm時及時進行間苗、排苗移栽。
(收稿:2016-08-08)
鄧家銳(1985-),男,大學,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果業(yè)(柑桔)技術推廣與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