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單單,生于1982年,云南鎮(zhèn)雄人。曾獲首屆《人民文學(xué)》新人獎、2014《詩刊》年度青年詩人獎、第二屆《百家》文學(xué)獎、2013年度《邊疆文學(xué)》新銳獎、2015華文青年詩人獎、首屆桃花潭國際詩歌藝術(shù)節(jié)·中國新銳詩人獎等。參加《詩刊》社第28屆青春詩會,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詩集《山岡詩稿》并入選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好詩·第一季”。
■在龍華寺
有人落地成佛
銅質(zhì)的,金光眩目
頭枕酒葫蘆,仰躺于院中
老尼姑說,在佛的身上
摸自己的痛處,可消除
如果手酸,就摸它的手
如果腳疼,就摸它的腳
如果流淚,就摸它的眼
如果委屈,就吻它的嘴
有點遺憾
我想要摸的,佛沒有
比如悲傷,比如心痛
■在江邊喝酒
古人說的話,我不信
江水清不清,月亮都是白的
這樣的夜晚,浪濤拍擊被縛的舊船
江風(fēng)吹著漁火,晃蕩如心事
這一次,兄弟我有言在先
只許喝酒,不準(zhǔn)流淚
誰先喊出命中的疼,罰酒一杯
兄弟你應(yīng)該知道,回不去了
所有的老去都在一夜之間
兄弟你只管喝,不言錢少
酒家打烊前,整條船
都是我們的,包括
這船上的寂靜,以及我們
一次又一次深陷的沉默
兄弟你知道,天亮后
帶著傷痕,我們就要各奔東西
兄弟你看看,這盤中
完整的魚骨,至死
都擺出一副自由的架勢
■叛逆的水
很多時候,我把自己變成
一滴叛逆的水。與其它水格格不入
比如,它們在峽谷中隨波逐流
我卻在草尖上假寐;它們集體
跳下懸崖,成為瀑布,我卻
一門心思,想做一顆水晶般的紐扣
解開就能看見春天的胸脯;它們喜歡
前浪推后浪,我偏偏就要潤物細(xì)無聲
他們伙在一起,大江東去
推枯拉朽,淹沒村莊與良田
而我獨自,苦練滴水穿石
撿最硬的欺負(fù)。我就是要叛逆
不給其它水同流的機會。即使
夾雜在它們中間,有一瞬的渾濁
我也會側(cè)身出來,努力澄清自己
■去鳴鷲鎮(zhèn)
走的時候,他再三叮囑
請?zhí)嫖蚁虬Ю紊絾柡?/p>
請?zhí)嫖以邙Q鷲鎮(zhèn)穿街走巷
裝本地人,悠閑地活著
請?zhí)嫖以儆我槐榫壀{洞
借八卦池的水,凈心
說到這里,電話突然掛了
我知道,他的喉管里有一座女人的墳
那些年,我們翻出紅河學(xué)院的圍墻
去鳴鷲鎮(zhèn)找娜娜———教育系的小師妹
他倆躲著我,在曠野中接吻
在星空下?lián)肀?。每次酒?/p>
他都會跑來告訴我
娜娜像一只誤吞月亮的貝殼
掰開后里面全是白嫩嫩的月光
此時我在鳴鷲鎮(zhèn),他又來電話
讓我保密他的去向,讓我
不要說出他的滄桑
■河流記
河水在河床上從來沒有睡著
像一條蛇,穿梭于山川與峽谷
鵝卵石是河流產(chǎn)下的蛋
河流的痛,就是肉身下滑
直到淌成大地的傷疤
也沒能在蛋里孵出另一條河流
有些河流,大地之上
在自己的腳印中奔跑
浪尖上泛起一座光的教堂
有些河流,埋于泥土之下
在自己的魂魄中行走
一滴水,就是一顆頭顱
它們攢動著,在黑暗中摸索
通往人間的路。同一條河流
沒有相同的兩朵浪花
有時候,錯過一朵浪花
就錯過它一生的綻放
■滇中狂想曲
這次我落草為寇,隱身百草嶺
積木成屋,窗口向南
能看到,山下的集市
擺著蘆笙和嗩吶
唱歌的咪依嚕,頭戴馬纓花
這次我削發(fā)為僧,六根不凈
曇華山中點青燈,睹佛思人
下山化緣時,偷偷在摩崖上
刻她的名字,把恨
刻得像愛一樣深
這次我采菊東籬,見枯木
死而不朽,朽而不倒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調(diào)
借山中木葉,吹一曲《梅葛》
替它還魂
這次我飲酒成鬼,囚于大姚堡
黑夜之中寫反詩,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亂。一個被埋的人
他還沒有死;一個死掉的人
他還沒有被掩埋
這次我在滇中趕路,找自己
路過姚安府,途經(jīng)龍華寺
寫詩,喝酒,愛陌生女人
再重申一遍,我姓王
真的不是你們所說的
那個姓徐,名叫霞客的人
作者簡介:一葦,原名楊義龍,云南大理人,白族,生于七十年代,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理事。出版長篇小說《遙遠(yuǎn)的部落》《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喜鵲窩的秋天》《小河淌水》《云開霧散》等。長篇小說《洱海祭》獲2015年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重點作品扶持。《遙遠(yuǎn)的部落》曾在《春城晚報》連載。長篇小說《喜鵲窩的秋天》2009年獲全國政協(xié)等“六部委”第四屆“關(guān)注森林”文化藝術(shù)獎一等獎,2012年獲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精品獎。電視散文《西山,與生命相依的古歌》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另有小說、詩歌、散文、評論若干在《邊疆文學(xué)》《人民文學(xué)》《滇池》《大家》《小小說月刊》《青年文學(xué)》《文學(xué)界》《百家》、云南日報》《人民日報》《北京日報》《湖北日報》等數(shù)十家報刊登載,先后就讀于魯迅文學(xué)院首屆西南六省區(qū)市青年作家班和北京第12期少數(shù)民族作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