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一課主要寫了歐洲瑞士的一個春天,氣溫驟降,燕子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空調(diào)列車把它們送到安全的地方的故事。
本教學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麻煩”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氣溫驟降,燕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的處境。并進行解詞訓練。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2.通過理解關(guān)鍵詞,體會長途跋涉的燕子瀕臨死亡的艱難處境,讓學生產(chǎn)生對每一個生命應該有的敬畏之情,為后文理解瑞士政府和人民對燕子的關(guān)愛、對生命的呵護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尋找“麻煩”的本意
1.“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nèi)遇到了麻煩?!薄奥闊笔鞘裁匆馑迹?/p>
(“麻煩”就是困難,難題。)
師:找近義詞是解詞的好方法。
2.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煩?能用這個段落中的有關(guān)句子來回答嗎?
(“當?shù)貧鉁伢E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已經(jīng)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
師:我們聯(lián)系下文找到了相關(guān)的句子,了解了燕子遇到的“麻煩”。
【教學由近義詞替換、聯(lián)系上下文尋找“麻煩”一詞的本義展開,這是理解詞語的基礎?!?/p>
二、品讀“麻煩”的內(nèi)涵
1.理解“氣溫驟降”
①“氣溫驟降”是什么意思?(“氣溫驟降”是指氣溫突然下降。)
②齊讀這個句子,看看“氣溫驟降”和“氣溫下降”有什么不一樣?
師:在比較中,我們從“驟”字里體會到氣溫不僅降得突然而且很猛,燕子遇到的麻煩真大。
【通過比較“氣溫驟降”與“氣溫下降”,來理解“驟降”包含的氣溫突然而猛烈地下降的意思,從而訓練學生準確理解詞語,體會它給燕子的生存帶來麻煩?!?/p>
2.理解“長途跋涉”
①“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卻遭遇了氣溫驟降。 “長途跋涉”指什么?(指爬山涉水,長途奔波。)
②那么燕子每年從南到北、從北到南長途飛行要經(jīng)過些什么?(要經(jīng)過崇山峻嶺、滾滾江河、繁華的城市、廣闊的田野等。)
③它們還要經(jīng)過大海,無邊無際的大海。它們是怎樣長途跋涉的呢?讀讀這段資料。出示資料:
燕子過海
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我們的船,在藍色的太平洋上航行。我看見了一群過海的燕子。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的飛呀飛。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的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過了一會兒,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飛了,有的卻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飛不起來了。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著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里。
當你看見燕子飛來的時候,請不要傷害它們!你可知道:在到達目的地以前,它們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
④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交流。
師:其實,所有的候鳥都像勇士一樣經(jīng)歷著這樣艱辛的長途跋涉,令人肅然起敬!
【通過展開想象、拓展閱讀,豐富學生對燕子長途跋涉經(jīng)歷的了解,將文字還原成一定的形象,從而在孩子們腦海里形成畫面,對“長途跋涉”一詞包含的艱辛有了感性理解?!?/p>
3.理解“瀕臨死亡”
①那么,此刻,它們?yōu)槭裁礊l臨死亡?
(因為氣溫驟降,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被凍死了,他們找不到食物;再加上艱辛的長途跋涉,所以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②你能想象它們?yōu)l臨死亡的情形嗎?
(或它們躲在樹下凍得全身僵硬;或它們在冰冷的巖縫里奄奄一息;或燕媽媽把她冰冷的翅膀蓋在寶寶的身上,燕寶寶全身顫抖等。)
師:想象著那些長途跋涉后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的燕子朗讀這兩句話。生讀。
【學生知道“瀕臨死亡”的本義,只需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了解燕子瀕臨死亡的原因,并展開想象燕子瀕臨死亡的境遇,讓學生置身于文字創(chuàng)造的意境,入境生情?!?/p>
三、體會“麻煩”的作用
上文說,它們在瑞士境內(nèi)遇到了麻煩。現(xiàn)在,請你聯(lián)系剛才的學習想想它們遇到的“麻煩”實際上指什么?
(或它們快死了;或它們遇到了一場危機、它們遇到了一次挑戰(zhàn)、它們遇到了死神的考驗等。)
師:對,它們遇到了一場生存的危機,一次生死的挑戰(zhàn)。歷盡千辛萬苦的勇士奄奄一息。
【最后再引導學生“由意到言”,體會“麻煩”表情達意的作用,對燕子跋涉的經(jīng)歷和處境的危急有了一系列感性材料的積累,油然而生尊敬、同情、救助之心?!?/p>
總評:這段教學體現(xiàn)了第二學段關(guān)于詞語教學的年段目標:“利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體會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遵循“言—意—言”的閱讀規(guī)律展開教學,既重視了理性的認知,又沒有忽視感性的體悟,力求用形象感化學生的心靈,用理性開啟學生的思維,讓詞語訓練中的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結(jié)合,學生在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獨特魅力的同時,陶冶了情操,獲得了方法,提高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