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
《新體育》出到800期了,很不簡單!
記不準是1979年還是1980年,《新體育》雜志發(fā)表了一篇報道,題目是“毛毛和平平”,寫的是中國女排兩名主攻手張蓉芳和我。那個時候,雜志種類本來就很少,影響大、喜歡看的除了一本《大眾電影》,就是《新體育》。女排上雜志了,我們都感到很新鮮。后來,1981年世界杯,我們拿冠軍了,《新體育》有很多篇幅都是報道中國女排的。再往后女排幾次奪冠,都上了《新體育》封面,還有全體隊員的頭像,成為女排的必讀。
在隊伍征戰(zhàn)大賽的日子里,一些媒體記者和我們一起經(jīng)歷激動人心的拼搏,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每年春節(jié),隊伍都要到福建漳州等南方基地,在艱苦的冬訓中度過。記得《新體育》的何慧嫻、中央電視臺的宋世雄,還有寫報告文學《中國姑娘》的魯光等人,都是中國女排的好伙伴、好朋友。他們?yōu)槿撕芗儤?,工作也很扎實,多次專門到冬訓基地采訪。聽說女排在磨練新的技術,他們會認真觀摩,從記者的角度去學習,有了這樣深入的了解,報道中就不會說外行話。客觀地說,時代不同了,那時候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選擇,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沒有現(xiàn)在這么快,但是,他們能沉得下來,還是因為有一種責任心和自律。
當時,除了聽廣播看電視,報紙雜志就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像《新體育》雜志,看了覺得很權(quán)威。大家的努力和付出被報道出來,能刊登到雜志上,里面還有很多真實的故事和細節(jié),覺得很受感動。通過媒體的宣傳,全國都在學習女排精神。我們知道自己成了社會上的榜樣,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刻苦訓練,決不能辜負全國上下對女排的希望。雖然壓力大了,人們的胃口也被吊了起來,勝利了還要再勝利,拿了冠軍還要再拿冠軍,但是,大家都覺得這是一種驕傲和光榮。
過了十幾年、二十幾年,有些球迷把收藏的雜志和自己剪下來貼成冊的報紙寄給女排。前些年我還收到過。想想那里面記錄著已經(jīng)是三十多年前的事,當初看我們打球的球迷不過四十多歲,如今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那些雜志和剪報本來紙張質(zhì)量就不好,印刷也顯得粗糙,看上去已經(jīng)發(fā)黃,但總是覺得沉甸甸的。為了這份歷史的記載,球迷們那么用心,真是很感人。
中國女排現(xiàn)在正在漳州集訓,備戰(zhàn)今年的大賽,特別是里約奧運會,都希望有個好的表現(xiàn),取得好的成績。一支隊伍經(jīng)過長期的技術磨礪和精神積淀,只有做好自己,才能無愧于自己走過的路,對得起新的時代。中國女排會繼續(xù)努力,也希望《新體育》和廣大媒體、球迷繼續(xù)為我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