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近日在德國萊比錫揭曉,其中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中國最美的書”評委會選送的兩部作品《訂單——方圓故事》和《學而不厭》分別榮獲金獎和銅獎。這是繼2004年《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之后,“中國最美的書”選送作品第二次榮獲“世界最美的書”金獎。至此,“中國最美的書”已經(jīng)在歷年“世界最美的書”角逐中斬獲了15個獎項。
“世界最美的書”組委會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2016年共收到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600件參評作品。國際評委團最終推選出14件作品榮膺2016“世界最美的書”稱號。這些獲獎作品分別來自8個國家或地區(qū)。
《訂單——方圓故事》
2016年世界最美的書 金獎作品
設計:李瑾 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
《訂單——方圓故事》,以書店訂單為引導,講述了西安一家有著33年歷史的私營美術書店的發(fā)展故事。作者的文字冷靜而不乏溫度,波瀾不驚的表面下潛藏著不易察覺卻一觸即發(fā)的詩意,不由得讓人掩卷沉思,回觀自己的青春歲月,感嘆作者幾十年了不起的堅持。
據(jù)了解,本書設計者李瑾最初只是想做一個關于書店訂單的書,但隨著書稿的不斷修改,這本書又有了更多的視角,這里面有訂單的故事,還有書店老板呂重華的家族故事,更有幾代人對書店的記憶。作者呂重華想以書的形式,為書店做一個總結,也為一家人在人間做個“到此一游”的記號。
除去印刷環(huán)節(jié),《訂單——方圓故事》光是裝訂就需要經(jīng)過二十多道工序,且全部都是手工作業(yè)完成,第一批2500冊書光裝訂用了近3個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讀者來說,要想把這本書看個究竟,讀完第一遍,還要有第二遍,而且手里要備上一把裁剪刀,因為筒子頁中還暗藏內容,那里有關于書店和家族成員的所有圖片資料,以及店老板多年收藏的瓦當圖片。
“中國最美的書”評委周晨評點說,《訂單——方圓故事》是一本歲月磨礪沉淀而成的“書之書”!該書展現(xiàn)了當代紙質書設計的探索,封面觸感非常獨特,視覺也非常新穎。圖書采用傳統(tǒng)線裝,又有很多當代元素,體現(xiàn)了圖書從平面設計到空間設計的探索,單一線索閱讀轉化成復合線索閱讀的一種探索。
《學而不厭》
2016年世界最美的書 銅獎作品
設計:曲閔民/蔣茜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學而不厭》借用《論語·述而》中“學而不厭”的典故講述知名藝術家周學對學習的思考。
周學認為,不斷地重復只會讓自己都生厭,主動求變是自身突破,呈現(xiàn)更新鮮的、驚艷的,又能讓人不斷學習,不斷歸零。四十歲,不高不低、不尷不尬的年紀,是出書最好的一個由頭?!秾W而不厭》成書,自起心、動手,再設計、印刷,近兩年時間。
設計者曲閔民在談到這本書的時候講到,書籍設計是書籍內容的視覺表達,亦要反應出作者本人的氣質。曲閔民發(fā)現(xiàn)周學有練習書法的習慣,這讓他隱約開始思考何為學習的本質,并開始把這種思考融入到了書籍的設計當中。他希望這本書能像電影中的長鏡頭一樣,毛氈、宣紙、內頁中的書法墨跡,由黑到白又由白到黑,如此反復,這正是他想表達關于學習的一種態(tài)度。
近年來我國書籍設計師能連續(xù)在“世界最美的書”評選中有所斬獲,除我國書籍設計界對外交流的充分開展,視野日漸開闊,整體設計水平逐步提升,設計師個人特質外,憑借的更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持續(xù)提升及我國5000年文明的大背景。
書的封面采用包裝紙,書名仿照訂單,選材和設計都很新穎。此外打破常規(guī),在前言和目錄之間插入圖片,激發(fā)讀者去探尋和發(fā)現(xiàn)。
內容和形式完美烘托在了一起,不是以精致、華美而取勝,而是以最樸實、最不起眼的材料贏得人心。
訂單上的文字大同小異,但頭像卻帶有呂老板的喜怒哀樂。
以出版社往來信件開頭,每一頁的簽名都附上店老板不同的肖像。
本書使用傳統(tǒng)的宣紙來印刷中國畫與書法,富有質感,畫頁左右上下翻折,賦予閱讀以動感,與內容相輔相成。
文本排列非規(guī)則型游動,在規(guī)則中尋求著變化,是虛與實、有序與無序的對立統(tǒng)一。
用繪畫裝裱形式制作封面,手法與主題很吻合,裸背裝訂方式便于翻閱。
東方韻味在設計中傳達到位,使得書籍的人文氣息和中國傳統(tǒng)審美意識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