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玉鐸
奇襲山炮營
文 許玉鐸
1934年秋,由于“左傾”路線的錯誤,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隨后,閩浙贛蘇區(qū)的紅十軍奉命從橫峰葛源出發(fā)長征北上,只留下一部分后續(xù)部隊駐守蘇區(qū)。各縣、區(qū)、鄉(xiāng)紛紛組織了游擊隊,準備和國民黨反動派血戰(zhàn)到底。在各地組織的眾多游擊隊中,有一支勁旅,即閩浙贛蘇區(qū)橫峰青板游擊大隊,楊文翰任大隊長兼政委。
1934年10月,國民黨“雄獅”部隊山炮營,攻陷了橫峰蓮荷豬頭山炮臺之后,駐守豬頭山的紅軍官兵只剩下17名勇士,為了不做國民黨的俘虜,他們高呼著口號,全部跳崖犧牲。這一悲壯事跡傳到青板游擊大隊之后,游擊大隊的干部戰(zhàn)士們個個義憤填膺,紛紛向楊文翰請戰(zhàn)。
楊文翰派出3名偵察員去山炮營的駐地偵察。第二天,偵察員們帶回來一個好消息,說:“山炮營就駐扎在離青板街不遠的山坳里,每天由一個司務長帶領兩個伙夫去青板街采購物品。只要我們抓到這個‘舌頭’,對山炮營的情況就了如指掌了?!?/p>
第二天,這個司務長果然被“請”到了游擊隊駐地。經(jīng)過楊文翰的耐心教育和開導,他答應把詳情告訴游擊隊,并把山炮營的駐防情況畫了一張簡圖,交給楊文翰,于是一個周密的奇襲計劃在青板游擊大隊的領導層中形成。
為了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楊文翰決定部隊第二天就出發(fā)。
那是一個初冬的夜晚,52個黑衣人和兩個偽裝成匪軍的人在那個司務長的帶領下,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急行軍,偷偷潛入山炮營的外圍,時間正好是凌晨1點10分。這時,楊文翰輕聲命令:“各小組注意,約1點20分,以槍聲為號,各小組分別開始行動!”
約1點15分,山炮營門口的崗亭內(nèi),兩個匪哨兵正在擲骰子賭博,猛抬頭見兩個陌生的軍人進來,剛喊出了一個“口……”字,“令”字還未出聲,兩把鋒利的匕首就割斷了他們的喉管。接著,黑衣人魚貫而入,分別進入各自的襲擊崗位。營區(qū)內(nèi)東、西兩側(cè)各坐落著兩排簡易棚屋,里面住滿了熟睡著的匪軍,10架山炮和10輛汽車停放在另一座簡易棚屋里。黑衣人紛紛避開空曠地面的燈光照射,繞到屋后,分別解決了住宿棚屋前和炮車棚屋前的哨兵。正在大家屏息等待楊文翰的槍聲時,突然出現(xiàn)了意外……
一個半夜起來燒飯的伙夫,發(fā)現(xiàn)有幾個黑衣人晃動的身影,知道大事不好,邊跑邊大喊起來。猛然間,山炮營駐地像炸開了鍋,碉堡上的警報器鬼叫一樣地響了起來,探照燈打開賊亮的燈光,把整個營房照射得如同白晝……
“打!”楊文翰槍聲一響,各行動小組立即按事先布置好的行動方案,開槍殺敵。
接著,負責山炮和軍車的10個小組(每組3人)用集束手榴彈將10架山炮、10輛軍車炸了個稀巴爛,負責碉堡的一組三人也用炸藥包將碉堡炸毀了。
激戰(zhàn)了約15分鐘,已達到奇襲的目的,楊文翰立即下令“撤”,襲擊住宿棚屋的4個小組(每組4人)撤離時將大門反鎖,使匪軍無法及時逃出。隨后,游擊隊員們炸開了營房后面的鐵絲網(wǎng),安全順利地撤出。
這次奇襲,打死國民黨匪軍182人,打傷57人,擊斃匪營長1人、匪連長2人、連副1人,炸毀山炮10架、軍車10輛、碉堡1座,使山炮營徹底癱瘓。
責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