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65~6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4.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在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對角度的判斷和測量。
【教學準備】
課件、量角器。
【教學過程】
1.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確定位置的知識。(板書課題)
2.出示情境圖。
師:請看,這是動物園中,以噴泉廣場為中心各場館的分布示意圖。你能以小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你喜歡的場館在噴泉廣場的什么方向嗎?
生: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東北方向。
生:大象館在噴泉廣場的西北方向。
……
(大部分學生能用東北、東南等方位描述各場館的方向)
1.感知角度在確定方向中的作用。
(1)如何區(qū)分熊貓館和獅虎山的準確方向?
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熊貓館和獅虎山都在噴泉廣場的東北方向,東北方向是在哪兒?誰來指一指?
(課件演示東北區(qū)域)
師:該如何區(qū)分它們的準確方向呢?
生:熊貓館偏北一些,獅虎山偏東一些。
生:離正北方向的角度不一樣。
師:善于思考的孩子,想到用角度的知識來區(qū)分。下面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試著去研究。
(2)小組合作學習,描述熊貓館和獅虎山的方向。
師:(出示學習單)邊讀邊思考學習單中有幾項任務?
學生明確任務:①找角。②量角。③描述準確方向。
師:請大家在圖中找一找、量一量有關的角?
(學生活動:找到有關的角,并準確量出度數(shù),小組交流描述方向)
(3)全班匯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愿意結合《學習單》向大家匯報一下?和熊貓館有關的角你找到幾個?和獅虎山有關的角哪幾個?
(學生指著圖說出找到的角,課件隨機顯示)
師:你們怎樣測量角度?結合量的角度能描述熊貓館的具體方向嗎?(結合課件引導學生介紹如何測量角,并描述方向)
生:我們組測量這個角是20°,以噴泉廣場為觀測點,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東北方向再往東20°。(板書:東北方向偏東20°)
生: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北偏東20°方向上。(板書:北偏東20°)
師:(追問)北偏東20°什么意思?
(學生指著圖說,教師隨機結合課件演示北偏東20°)
(4)質疑辨析。
師:你認為這兩種描述方式哪種好,好在哪里?
(學生討論交流,達成共識:第二種方式好,清楚地描述出以哪個方向為起點,往哪個方向偏了多少度)
小結:介紹物體所在方向的一般描述方法。如: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北偏東20°方向上。
師:還有不同的角度描述熊貓館的方向嗎?
(課件演示)
生:我們量的是70°的角,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東偏北70°的方向上。(板書:東偏北70°,課件隨機演示)
(5)用不同的角度描述獅虎山的方向。
師:和獅虎山有關的角你找到幾個,是多少度,該如何描述獅虎山的方向?
生:以噴泉廣場為觀測點,獅虎山在噴泉廣場的東偏北40°的方向上。
生:獅虎山在噴泉廣場的北偏東50°的方向上。
師:這兩種描述方式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角度不同,方向的起點不同,但描述的方向是一樣的。
2.感知距離在確定位置的作用。
師:(出示課件)根據(jù)剛才的方法,你還能描述大象館和長頸鹿館的方向嗎?
生:以噴泉廣場為觀測點,大象館和長頸鹿館都在噴泉廣場的北偏西60°的方向上。
師:如何區(qū)分它們的具體位置呢?
生:距離不同。
師:給出距離。(課件演示距離)說出大象館和長頸鹿館的具體位置。
(學生結合方向和距離描述大象館和長頸鹿館的具體位置)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確定物體的位置需要幾個信息?
[結合學生發(fā)言,教師適時小結并板書:方向(結合角度)、距離]
3.設計行走路線。
師:參觀斑馬場后,大家想去猴山,能說說他們的行走路線嗎?
生:可以先回到噴泉廣場再去猴山,也可以以斑馬場為中心,直接去猴山。
師:如果從斑馬場出發(fā)你需要什么信息?
生:角度和距離。
師:哪個的角度?指一指。
生:(指著圖說)噴泉廣場的角度。
生:不對,應該是斑馬場的角度。
師:是的,無論走那條路線,都要以觀測點為中心確定角度和距離。(課件演示角度和距離)為了快速確定方向可以在觀測點畫出一個小的方向標,它可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
1.完成教科書第66頁“練一練”1、2、3 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奇思和妙想在做游戲時遇到了一個問題:(課件)奇思看妙想在北偏東50°的方向上,妙想看奇思在什么方向上?請大家課下和你的小伙伴邊表演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