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飛
李清照的婉約詞風(fēng)的形成
于小飛
在中國古代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作家中,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有著“千古第一才女”、“婉約之宗”之譽。李清照的婉約之風(fēng)的形成,與她豐富跌宕的人生際遇是分不開的,她把女性獨特的柔美溫婉和她飽受磨難的一生融合在一起,形成其獨特的婉約詞風(fēng)。
李清照 婉約之風(fēng) 形成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世家。其父親李格非,是北宋“后四學(xué)士”之一,學(xué)士淵博,家中藏書豐富。其母親王氏,是狀元的孫女,知書達理、善文通音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特別是來自于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便工于詩詞,這為其后期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文學(xué)基礎(chǔ)。未完全被封建社會所束縛、相對自由的少女時期,被記錄在李清照早期清新空靈的創(chuàng)作中。
例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闭?6歲的少女時期,清純可愛的李清照用她還未被憂愁侵染的雙眼,感受著大自然的絕妙景色,即使惜春也不傷春,此時的創(chuàng)作洋溢著青春與美好。
1.婚后的甜美與憂愁
從安逸美好和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甜美幸福和琴棋書畫的新婚時期過渡到丈夫外出后的離愁以及丈夫納妾對李清照婚姻帶來的打擊,從“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到“惜別傷離方寸亂”,“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詞風(fēng)從輕快甜美,到委婉曲折、纏綿惆悵。這個時期,典型的代表作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闭煞蜈w明誠遠赴外地,李清照的詞句也不再輕快,充滿著離別的愁思。
2.喪夫之痛、亡國之恨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家中房屋以及屋內(nèi)所存古玩書畫全被焚毀。1129年,在李清照45歲時,丈夫趙明誠病死。此時,國家破滅、家中敗落再加上失去丈夫,接踵不斷的痛苦和磨難折磨著孤苦飄零的李清照,國家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這個曾經(jīng)幸福無比的女人承受著難以負荷的悲切。從詩情畫意到顛沛流離,從家族盛世到孤苦破敗,安定的生活一去不復(fù)返,美滿的婚姻隨著國家的破敗而破碎,無依無靠無權(quán)無貴的她只能用創(chuàng)作來表達自己無限的愁思。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七組疊詞,動態(tài)的展現(xiàn)出此時精神恍惚的李清照凄苦難耐,本是借酒消愁,聽到深秋的寂寞中傳來大雁的哀鳴,想到曾與亡夫趙明誠一起設(shè)想用大雁傳書,如今大雁還在,而趙明誠卻不在了,黃昏點點滴滴的細雨更加重了此時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思念之情。
53歲時,李清照寫下了沉重的《武陵春·春晚》:“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庇脙?yōu)美的語言抒寫著內(nèi)心的悲痛,對生命流逝的惋惜,對生活磨難的嘆息。在封建社會中,這個曾經(jīng)生活在書香門第、享受安逸生活的女人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又要經(jīng)歷喪失親人、家族、國家的磨難,甚至在經(jīng)歷這些磨難的同時,還承受著被誣陷、入牢獄的多重痛苦,這樣的境遇,不得不讓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中充滿著愁緒與嘆息。那溫婉的一句“怎一個愁字了得”含蓄而真切的嘆息了李清照的一生。
良好的家庭背景,隨著國家衰敗而跌宕的一生,讓這個才華橫溢、精通音律而又善作書畫的女人終其一生都沉浸在悲苦之情中??梢哉f,是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封建社會中開明的父母、曾經(jīng)充滿幸福美好的婚姻生活、國家衰敗后家破人亡和顛沛流離的晚年,造就了女詞人李清照婉約的詞風(fēng)。
[1]孟敏.婉約中見真率_溫柔中透剛強_論李清照婉約詞中的疏朗氣[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3(04).
[2]趙陽.約詞之比較——以秦觀詞和李清照詞為例[A].湖文學(xué)評論·古典文學(xué), 2016(21).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xué)傳媒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