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瑩
每到季節(jié)性疾病的高發(fā)期,孩子們會頻繁生病?!耙灰钥股亍薄笆遣皇窃撦斠骸薄霸缬盟幘筒粫梅窝住钡瘸蔀榱死_家長的主要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邀請了天津和睦家醫(yī)院兒科主任傅宏娜醫(yī)生為家長支招該如何應(yīng)對。
誤區(qū)1
不經(jīng)常給孩子輸液、吃抗生素,會不會“小病”變“大病”?
傅醫(yī)生說,首先要搞清楚“小病”和“大病”的定義是什么。需要輸液,甚至住院的就一定是“大病”嗎?相信很多人都會這么認為。那么家長如何判斷醫(y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否適合孩子,傅醫(yī)生希望通過講述幾個在和睦家治療的“小病”,給家長提供更多的判斷依據(jù)。
幼兒急疹 這個病通常是嬰幼兒第一次發(fā)熱(一般都在39°C以上),而且至少持續(xù)3~4天,不了解這個疾病的媽媽們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被嚇到,這時即使被告知需要輸液治療,家長也能接受。
但在我們這里,醫(yī)生會通過和家長詳細解釋,讓他們知道這只是比較常見的幼兒多發(fā)疾病之一,無需輸液,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幼兒急疹是病毒感染,抗生素無效。只要能保證孩子攝入足夠液體,3至4天后,熱退疹出,紅疹也無需特殊護理,再過3天左右,基本就可自愈。
小兒嘔吐 該癥狀常常讓孩子們非常痛苦,也容易造成脫水,所以很多家長希望通過輸液止吐和糾正脫水。
其實在我們這里,一片昂丹司瓊(止吐藥)加上口服補液鹽就可以解決95%以上兒童的嘔吐和脫水問題!不是遇到的嘔吐和脫水的患者都不重,而是通過更為科學的治療和細致的護理降低了輸液率,減少了孩子們的痛苦。
肺炎 相信所有媽媽,只要聽到“肺炎”兩個字,就會非常緊張。實際上,不是所有的肺炎都需要直接輸液治療的,肺炎也是要進行評估分級的。程度輕的肺炎不用直接選擇輸液治療,可以口服藥配合霧化在家治療解決。
對于非常小的嬰兒、咳喘重的孩子,醫(yī)生可能也會建議住院觀察,但多數(shù)通過合理的霧化、水化都能順利緩解,住院治療是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護理和監(jiān)測病情變化,并不是為了輸液,而且我們這里的平均住院天數(shù)只有3天左右。
對于兒童常見病,除了前面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腹瀉、便血、哮喘等,治療也都很少需要輸液。請家長們一定要理解,并不是輸液和住院才是治療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不是只有門診治療“小病”,而是更規(guī)范地治療了“大病”。
誤區(qū)2
有的兒科醫(yī)生經(jīng)常什么藥也不開,就讓家長等,可是等孩子病情重了怎么辦?
傅醫(yī)生說,這確實是工作中遇到的最難溝通的問題。家長希望孩子能得到及時的治療,不要讓孩子的病情加重,這是情理之中的;但事實上,在疾病的初期沒有任何一個癥狀能準確提示這個病肯定會加重,這就是為什么不過早用藥,不過度治療的原因——臨床上只有10%左右的孩子病情真的會發(fā)展成較為嚴重的疾病。
另外,如果孩子早期的發(fā)熱只是上呼吸道感染,通過保證攝入充足的液體濕化氣道,就可以得到緩解和自愈。當然在治療過程中,確實也有發(fā)展成肺炎的可能,不能因為這10%的可能性就直接給孩子按肺炎治療。在治療時,“等”病情減輕還是加重,是很糾結(jié),但請給孩子點時間,讓他們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免疫力;給自己點信心,您并沒有選擇耽誤孩子的治療方案;也請給醫(yī)生一些理解,沒有一個醫(yī)生愿意看到孩子病情加重。
(摘自《城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