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果酸治療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8例

      2016-04-06 07:33:59余琎廖勇梅魯華許飏
      西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淀粉樣變果酸皮損

      余琎,廖勇梅,魯華,許飏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皮膚科,四川瀘州646000)

      果酸治療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8例

      余琎,廖勇梅,魯華,許飏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皮膚科,四川瀘州646000)

      目的:觀察果酸(羥基乙酸)治療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依次應用濃度為35%、50%、70%的果酸治療8例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對照患者的皮損嚴重程度評分進行療效觀察。結果:隨著治療次數增加和果酸濃度的增高,患者的皮損嚴重程度逐漸降低,3次治療后有效率為100%,治愈率達62.5%,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結論:果酸治療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小。

      果酸;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療效觀察

      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是指淀粉樣蛋白沉積于既往正常的皮膚內,而無其他器官、系統(tǒng)受累,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長期摩擦、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1]。臨床表現常見于四肢伸側,以小腿為主,皮損主要表現為粟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疹,密集不融合成,或呈念珠狀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治療困難,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本觀察依次采用35%、50%、70%的果酸治療8例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患者,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014年在我科門診就診及住院患者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4歲;患者病程2月~12年,平均37月。臨床類型:苔蘚樣淀粉樣變性7例,斑狀淀粉樣變性1例。皮損以四肢伸側為主。苔蘚樣淀粉樣變性皮損表現為密集而不融合的粟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疹,質硬,表面粗糙,有少許鱗屑附著。斑狀淀粉樣變性皮損為網狀褐色色素沉著。8例患者臨床符合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并經組織病理確診,均伴有不同程度瘙癢。病例排除標準[2]:①對果酸溶液過敏者;②四肢有其他皮膚病者;③孕婦及哺乳期患者;④有肥厚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病史者;⑤有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及免疫缺陷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潔面紙清潔皮損后,首次治療以35%的果酸為起始濃度涂于患者四肢皮損處。當患者皮損處出現紅斑、白霜或主訴瘙癢、疼痛等不適時,以中和液中和。通常首次果酸停留時間為4 min;中和終止標志為無泡沫產生。治療每4周1次,每濃度1次,共治療3次。視患者耐受程度逐漸遞增果酸濃度或停留時間,最高濃度為70%,最長停留時間為8 min;治療間歇期囑患者注意防曬。

      1.2.2 療效評定標準[3]

      指定2位??漆t(yī)務人員按統(tǒng)一標準進行治療前后的對比觀察,根據皮損改善程度進行療效評分并拍照存檔。表1。按四級評分法對患者皮損嚴重情況進行評分并計算積分合計值。0=無,1=輕度,2=中度,3=重度,以積分值減少程度判斷治療療效,積分值減少程度=(初診積分-復診積分)/初診積分×100%,積分值減少程度>90%為治愈;積分值減少程度67%~90%為顯效;積分值減少程度33%~67%為好轉;積分值減少程度<33%甚至加重為無效。好轉率=好轉數/總數×100%,顯效率=顯效數/總數×100%,治愈率=治愈數/總數;總有效率=(好轉數+顯效數+治愈數)/總數。

      表1 治療前后皮損評分標準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8例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患者經過3次果酸換膚治療后,皮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圖1。果酸治療后較治療前皮損嚴重程度評分逐漸下降,表2,3次果酸治療后,皮損痊愈率達到62.5%,總有效率達到100.0%。治療前后療效比較,表3。

      表2 8例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果酸治療前后皮損嚴重程度評分比較

      表38 例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果酸治療前后療效比較(%)

      圖1 典型病例治療前、后的臨床照片

      2.2 不良反應

      8例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2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紅斑、瘙癢、疼痛不適,暫停果酸治療,以中和液終止,隨即冷敷后,上述紅斑、瘙癢、疼痛即刻消失,并順利完成治療療程。

      3 討論

      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是指淀粉樣蛋白沉積于既往正常的皮膚內,而無其他器官、系統(tǒng)受累,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長期摩擦、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皮損病理改變多為棘層肥厚、顆粒層增厚和角化過度;真皮上部可見嗜伊紅性無結構的玻璃樣物質沉積,周圍有不同程度的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1]。本病治療困難,病程長,通常伴有劇烈的瘙癢且容易復發(f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果酸是一系列α位含有羥基的羧酸的統(tǒng)稱。其滲透性強,不破壞皮膚屏障功能,能降低角質形成細胞間的粘連性和角質堆積,促進角質細胞的脫落,具有瞬間的剝脫作用。果酸治療魚鱗病、角化病、痤瘡、酒渣鼻、黃褐斑等疾病有一定療效[4]。研究表明果酸適合周期性使用,并且在50%~70%的質量濃度下治療效果明顯[5]。本研究依次采用35%、50%、70%的果酸治療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8例,隨著治療果酸治療濃度和治療次數的增加,其中5例患者皮損改善程度逐漸提高并最終獲得痊愈,痊愈率為62.5%;其中3例患者前兩次治療后皮損改善明顯,第三次治療后較前未見明顯改善,但均較治療前有所好轉;總有效率為100%。8例患者對70%的果酸均耐受;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紅斑、瘙癢、疼痛不適,通過暫停果酸治療,以中和液終止,隨即冷敷后上述紅斑、瘙癢、疼痛很快消失。

      果酸換膚對于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性療效確切,且操作過程相對簡單,值得推廣應用。但果酸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要求操作者對果酸的治療濃度、治療時間的嚴格把握。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反應,在整個療程中做出相應的調整;并且在治療過程中遇到不良反應時能及時做出及時的處理。樹立患者對治療正確的期望值,換膚后應注意防曬工作,以免色素沉著。只有醫(yī)患雙方密切配合時,才能達到果酸換膚的最佳效果。

      1.趙辨,主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0-61.

      2.鐘少敏,劉慧賢,吳艷.乙醇酸換膚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痤瘡炎癥后色素沉著的療效及耐受性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3,12(42):731-734.

      3.鄒曉輝,梁俊琴.點陣激光治療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療效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3,35(6):343-344.

      4.徐曉云,章偉,吳琰瑜,等.果酸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5,44(1):47-49.

      5.Jaishree Sharad.Glycolic acid peel therapy-a current review[J].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2013,11(6): 281-288.

      (2016-05-15收稿)

      Treatment of Eight Cases of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 with Glycolic Acid

      Yu Jin,Liao Yongmei,Lu Hua,Xu Ya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Sichuan Province 646000,China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emical peel of glycolic acid in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Methods:Eight patients with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Glycolic acid at 35%,50%,and 70%were consecutively applied to the lesion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lesion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severity of skin lesion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treatments and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acid.After three treatments,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and cure rate was 62.5%.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Glycolic acid wa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skin amyloidosis,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was rare.

      Glycolic acid;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R758.6

      A

      10.3969/j.issn.1000-2669.2016.05.018

      余琎(1988-),女,研究生。E-mail:8212173982@qq.com

      猜你喜歡
      淀粉樣變果酸皮損
      超聲診斷心肌淀粉樣變性伴心力衰竭1例
      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一例及臨床分析
      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合并肺結核一例并文獻復習
      骨髓瘤相關性腎輕鏈淀粉樣變1例
      齊墩果酸固體分散體的制備
      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 03:40:56
      齊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對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熊果酸對肺癌細胞株A549及SPCA1細胞周期的抑制作用
      水線草熊果酸和齊墩果酸含量測定
      尋常型魚鱗病患者皮損中間絲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變
      面部肉芽腫1例并文獻復習
      屯昌县| 林芝县| 阳西县| 阳信县| 昔阳县| 梧州市| 罗平县| 博客| 洛浦县| 昌图县| 同江市| 宁武县| 调兵山市| 长岭县| 商洛市| 青川县| 凌云县| 永昌县| 合水县| 通江县| 南充市| 株洲县| 中牟县| 盘锦市| 延安市| 彭州市| 吉安市| 莱芜市| 苏尼特右旗| 綦江县| 铜陵市| 宜阳县| 通海县| 沙洋县| 克拉玛依市| 韶关市| 肥乡县| 始兴县| 中宁县| 赣州市|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