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水一步法變成液態(tài)烴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證明,集中光、熱和高壓,只需一步反應就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變成有用的液態(tài)烴燃料。這種簡單、廉價的新型可再生燃料生產技術有望幫助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控制全球變暖。且反應過程中會放出氧氣。
研究人員在發(fā)表于《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中指出,在光熱化學流體反應器中,在180~200 ℃和6個大氣壓(1個標準大氣壓=1.013×105Pa)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一步轉化為液態(tài)烴和氧氣。集中光能引起光化學反應產生高能中間體和熱,從而引發(fā)形成碳鏈的熱化學反應,這樣就在單步過程中產生了碳氫化合物。據(jù)稱,與電池或氣態(tài)氫動力汽車技術相比,其工藝還有一個重要優(yōu)勢,反應中的許多烴類產品正是目前汽車、卡車和飛機中所用的燃料,所以無需改變現(xiàn)有的燃料銷售系統(tǒng)。按研究人員的設想,用拋物鏡將陽光集中于催化劑床層上,為反應提供熱量和光激發(fā)。多余的熱還可以用來帶動相關太陽能燃料設施運行,包括產物分離、水凈化等。
[中國石化有機原料科技情報中心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