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之坤
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dāng)斯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人是很麻煩的。”這是一句大實話。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一滴水清晰可見,但是,當(dāng)它融入水中,你還能找到那滴水在哪里嗎?同樣,你是一個有個性、有思想、有自我的人,如果迫切希望被別人接納,渴望合群,常常也會磨掉自己的棱角,隱藏自己的個性,屏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馬克·吐溫說:“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樣,我所暴露給世人的只是修剪過的、灑過香水的、精心美容過的公開意見,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見謹(jǐn)慎小心地、聰明地遮蓋了起來。”因為,只有當(dāng)你變得與人群中的其他人沒有多大區(qū)別的時候,這個群體才會接納你。
人們總是喜歡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排斥與自己不同的人。人們渴望被什么樣的人群接納,就容易變成什么樣的人。需要警惕的是,渴望被人群接納的心理,常常會讓我們削尖腦袋,扭曲自己的個性,甚至做出違心的事情。最后,我們雖然被人群接納了,但自我卻消失了。
一個人獨(dú)自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這是一個“人”。很多人聚集在一個社交場合,推杯換盞,彬彬有禮地交談,這就是“人群”。這之間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的人,他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和目光,不用考慮自己的姿態(tài)和著裝。他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而在社交場合交談的人,特別關(guān)心別人對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他會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按照別人喜歡的方式行動。
正如張愛玲說的那樣:“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xiàn),看見同類,也被看見,這就是社交。”人需要社交,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個人生都變成社交。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乎每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個人的議論和評價,那么,我們就會失去自我的空間,忽視自己的感受,泯滅自己的思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