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驗主義是19世紀30年代創(chuàng)立于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的一場哲學運動,強調“超越”物質現(xiàn)實的理想精神狀態(tài)只能通過個人的直覺獲得,而不能通過現(xiàn)存宗教的實踐獲得:人天性善良,能夠通過直覺而不是經驗或邏輯獲得最深奧的真理。該運動開始于1836年美國作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1803—1882)發(fā)表的一篇散文,之后同年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成立了超驗俱樂部。超驗主義的代表人物包括詩人沃爾特.惠特曼(1819—1892)和亨利.戴維.梭羅(1871—1862)。 梭羅的 《瓦爾登湖》 崇尚在田園般的自然環(huán)境中過一種簡樸生活,熱烈贊揚吠陀思想對運動的影響。超驗主義者的靈感來自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新柏拉圖主義、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和東方神秘主義,強調存在超越經驗限制的東西。超驗主義者的貢獻就在于在理想主義的旗幟下,重新審視了“美”的哲學命題,解放了美國思想,也使美國文學 (包括散文創(chuàng)作) 從模仿英國及歐洲大陸的風格中脫穎而出,開創(chuàng)了美國文藝復興時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