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命峰,黃會雄
(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長沙 410205)
?
云計算環(huán)境下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混合式學習的研究與實踐
蘇命峰,黃會雄
(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長沙 410205)
摘要: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破解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難題,分析專業(yè)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特點和教學現(xiàn)狀,探索課程的混合式學習,提出一種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并進行實證研究,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云計算;混合式學習;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在線學習
0引言
黨的十八大強調堅持走信息化道路,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戰(zhàn)略,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xiàn)代化。加強優(yōu)質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應用,創(chuàng)新網絡教學模式,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
1混合式學習的現(xiàn)狀與定義
從20世紀90年代提出E-Learning并用來改革、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教學,到21世紀意識到E-Learning教學不是那么有效,開始提出混合式學習以來,國外特別是企業(yè)培訓對混合式學習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日益趨多。在我國,2003年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倡導混合式學習以來,混合式學習開始成為研究熱點,國內成人繼續(xù)教育、培訓機構特別是IT培訓機構采用混合式學習者日益增多。
混合式學習結合傳統(tǒng)學習和E-Learning(數(shù)字化或網絡化學習)兩者的優(yōu)勢,在適當?shù)臅r間通過應用適當?shù)膶W習方式,對適當?shù)膶W習者傳遞適當?shù)募寄??;旌鲜綄W習指將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學習資源、學習評價等要素進行有機結合,實現(xiàn)課堂(線下)教學與在線(線上)學習混合,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混合,過程式考核與總結性評價混合等,既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2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特點與現(xiàn)狀
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是理論與實操緊密聯(lián)系的課程,通過課程學習,掌握網絡規(guī)劃設計、網絡設備配置、網絡管理維護等技能,培養(yǎng)專業(yè)集成公司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網絡工程師,以及企事業(yè)單位的網絡組建、管理和維護人員。為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復合型的建網、管網、用網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目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教學現(xiàn)狀如下:
2.1學生水平參差不齊
高職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高中計算機教學的內容淺,以通識、普及教育為主,計算機基礎差。在高職院校學習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感覺比較困難。從職高、中職來的學生雖有些計算機基礎知識,但大部分同學的英語基礎不好,課程學習表現(xiàn)為上課聽不太懂,跟不上,給教學的組織和實施帶來難度。
2.2課程教學時間不足
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需要學生掌握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進行網絡組建、配置、管理、故障排除等,需要學生完成大量的實驗。課堂教學除精講理論外,留給學生實踐的時間往往不夠。
2.3實驗設備條件有限
為提高高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需要大量成套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軟件等)和計算機等進行實驗,一般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實驗設備有限,很難做到人手一臺實驗設備。影響了實驗效果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2.4教學資源表現(xiàn)單一
目前課程教學資源一般為傳統(tǒng)紙介教材、PPT、word電子教案,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窄,表現(xiàn)單一?,F(xiàn)在學生喜歡借助手機、計算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接入互聯(lián)網,通過網站、QQ(群)、微博、微信等,獲取包括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
2.5課程考核方式傳統(tǒng)
傳統(tǒng)課程的考核方式一般局限于線下,采用課程閉卷、機房實踐操作等考核方式,有時間、地點的局限性。過程考核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對技能水平進行考核。
3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研究
為破解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難題,探索教學新模式,針對專業(yè)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引入思科netspace和世界大學城2大云計算學習平臺,提出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結合E-learning,進行混合式學習,通過不斷優(yōu)化綜合考核,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云計算環(huán)境下課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構建如圖1所示,分為4個模塊。
圖1 混合式學習的模式構建
3.1教師在線模塊
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目標對應的專業(yè)技能點,細化為多個教學單元,物化為多種形式的電子資源,依托思科netspace和世界大學城兩大云計算學習平臺提供給學生在線學習。包括登錄制作精良的在線學習網站(包括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進行交互式自主學習,掌握必備的專業(yè)知識;通過思科Packet Tracer網絡模擬和虛擬化程序進行網絡組建與故障排除操作,掌握必備專業(yè)技能;針對每一個教學單元,通過網絡在線測試平臺完成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考核,并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測評情況。
為方便學生自學,制作好微課;對操作步驟進行錄像(錄屏),輔加以操作說明。為便于師生交流,教師依托兩大云計算學習平臺與學生進行一對多或一對一的在線答疑和指導。
3.2學生在線模塊
在整個在線學習過程中,及時記錄沒有解決的問題,留在課堂模塊解決。
3.3教師課堂模塊
教師通過課堂教學,進一步加強學習效果。包括面對面進行教學指導,聽取學生成果匯報;對于在線評測時遇到的難點,進行講解和強化;針對重要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作深入的探討和細化。另外,針對在線學習不能實現(xiàn)的實踐訓練和考核,在課堂采用真實網絡設備,進行技能訓練和考核。
3.4學生課堂模塊
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更進一步強化學習。包括面對面接收教師指導,向教師匯報學習成果,展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情況;針對在線學習時遇到的疑難問題,當面提出并得到解答;通過教師全面總結,得到系統(tǒng)學習并鞏固提高。此外,利用學校成套的真實網絡設備,在課堂模塊進行網絡組建與故障排除的實踐訓練與考核。
4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現(xiàn)
通過前端分析,深入把握高職學生的學習特征分析、學習需求分析和教學內容分析。根據(jù)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教學目標,以學習活動為中心,基于云計算學習平臺,運用多種現(xiàn)代化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進行混合式學習的具體實施。
4.1準備階段
教師依據(jù)高職學生的特征、學習需要和課程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四大教學模塊,每一模塊又分為若干項目,每一項目細化為若干工作任務。每一個工作任務體現(xiàn)獨立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根據(jù)每個工作任務,在云計算學習平臺,精心準備立體化、交互式教學資源,包括微課、PPT、教學視頻、錄屏、動畫、Packet Tracer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包等。
為了提高在線學習效果,在課程開始前期,對學生進行云計算學習平臺使用的培訓。學會使用思科netspace云計算學習平臺進行線上學習、在線測試、課程反饋等。利用世界大學城進行微課學習、任務接收、作業(yè)提交、交流互動等。
4.2實施階段
教師使用任務驅動,按項目組織進行混合式教學。如圖2所示,在混合式學習實施中,針對線上教學,依托思科netspace和世界大學城兩大云計算學習平臺,教師為學生分發(fā)任務、發(fā)布學習資源(包括微課)、控制教學進度,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用探究的方法,自我識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方式,培養(yǎng)和控制學習過程,實現(xiàn)“培養(yǎng)個性化”,打破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受時間、空間和教學模式的限制。利用學習平臺進行在線交流、指導答疑。針對完成的項目任務,實時進行在線測試,量化過程性評價。
圖2 混合式學習的實施
針對線下教學,依托多功能一體實訓室,師生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重點難點指導、學生任務成果展示、教師點評等。利用真實網絡設備進行動手實踐和綜合操作技能考核。
通過線上和線下教學相結合,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互協(xié)作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適應混合式教學,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
4.3評價階段
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評價,通過線上測評和線下考核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過程式考核與總結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學生的過程式考核取自每一項目任務的在線測試成績、課堂出勤情況、教學互動情況、作業(yè)成果(基于虛擬仿真設備)??偨Y性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總結匯報、綜合技能測試(基于真實設備)等。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混合式學習實現(xiàn)了“考核科學化”。學生自主完成課程學習后,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登錄“思科netspace”云計算學習平臺,針對每一章節(jié)進行在線測驗,包括理論知識測試和通過虛擬平臺的技能考核。學生可以即時知道測試的結果和正確答案,并且知道每一道題目對應的知識點,方便學生有針對性的復習和鞏固。作為教師,通過云計算學習平臺提供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精確掌握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知識點掌握情況。
5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施效果
自2013年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采用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混合學習以來,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大大提升,教學效果明顯。培養(yǎng)的學生100%考取至少一個行業(yè)/企業(yè)專業(yè)資格證書,每年在省級以上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均榮獲二等獎以上成績。
為了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施效果進行量化評價,以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在期末課程結束后,連續(xù)3年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具體從以下幾個評價維度評測教學效果:
(1)課程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2)注重團隊的力量,提高了協(xié)作學習能力
(3)啟發(fā)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探究學習能力
(4)課程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
(5)課程學習感到滿意
每一個維度分為5個評價等級,分別是:A代表完全同意;B代表同意;C代表一般;D代表不同意;E代表極不同意。自2013年開始,連續(xù)3年將學生的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匯總,如表1所示:
表1 學生調查結果統(tǒng)計表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完全同意或同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數(shù)達到112,占比87.23%;完全同意或同意“注重團隊力量,提高了協(xié)作學習能力”的人數(shù)達到116,占比82.27%;完全同意或同意“啟發(fā)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探究學習能力”的人數(shù)達到117,占比82.79%;完全同意或同意“課程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的人數(shù)達到117,占比86.52%;學生對“課程學習模式感到滿意”的人數(shù)達到124(完全同意和同意),占比88.65%。
綜合以上數(shù)據(jù),在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課程教學中引入云計算平臺進行混合式學習,課程教學滿意度高,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得到學生的充分認可。
6結語
在線教育方興未艾,慕課微課如火如荼?;旌鲜綄W習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和發(fā)展趨勢,對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求具備信息技術技能,需要熟練操作云計算學習平臺,需要基于項目、任務將課程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并進行有助于學生互動,體驗友好的學習活動設計。混合式學習也對學生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在線學習的環(huán)境和條件,在線學習時需要專心致志,克服網絡上的其它誘惑。
融合E-Learning方式和課堂教學的混合式學習,基于線上和線下實現(xiàn)學習方式、學習資源等優(yōu)勢互補。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協(xié)作性,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復合型網絡專業(yè)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Z].中發(fā)[2010]12號,2010-07-08.
[2]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4).
[3]田世生,傅鋼善.Blended Learning 初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4,(7):7—11.
[4]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理論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
(編輯趙欣宇)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under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SU Mingfeng, HUANG Huixio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205,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atus of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Explore the blended learning of course. A blended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is proposed,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cloud computing; blended learning;computer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online learning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1-0009-04
作者簡介:蘇命峰(1980 -),湖南寧鄉(xiāng)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混合式學習。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云計算環(huán)境下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混合式學習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XJK013CXX010),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課題《云計算環(huán)境下虛擬機性能優(yōu)化研究》(13C462)資助項目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