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教育集團花園校區(qū)(225200)楊 昆
?
例談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的滲透
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中心小學教育集團花園校區(qū)(225200)楊昆
[摘要]數形結合思想的實質就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結合起來,以達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目的。因此,從小學低年級開始,教師就要注重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的滲透,為全面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低年級數學結合思想運用
在低年級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把數與形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認識,教師可以借助學具讓學生動手去擺一擺、做一做,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對數與形之間的關系有深刻地認識。
如在教學“認識10以內的數”時,筆者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學生利用小棒擺出四邊形,并讓學生說出四邊形的特點。在學生初步學會擺出四邊形的基礎上,筆者向學生提問:“用3根小棒,5根小棒,6根小棒……可以分別擺成什么圖形呢?”之后,筆者再繼續(xù)引導:“如果給你同樣長的小棒,至少需要幾根才能擺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呢?”經過擺一擺和做一做,學生得出了擺出小棒的個數與圖形邊數之間的關系,對“幾根小棒”“什么圖形”的認知也變得深刻,優(yōu)化了學習效果。
由此可見,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借助手中的學具進行嘗試擺放,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形之間的對應關系,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的滲透。
經研究表明,兒童的數學認知規(guī)律通常要經過直接感知——表象——形成知識——構建知識體系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對數學抽象知識有一個直觀地了解與認識,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在直觀的學習情境中去感知。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借助相關的圖形,從而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提高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認識乘法”時,為了讓學生深入地認識“乘法”,筆者通過多媒體展現如下的一幅圖。
之后,筆者向學生提問:“根據圖形,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形嗎?你是怎樣計算的?”學生結合圖形和數數的方法,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答案為12。于是,筆者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圖形,并且把圖形與結果“12”相結合,讓學生通過乘法計算得出正確答案,幫助學生順利地理解了“12”的由來,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將抽象問題直觀形象化,從而達到數形合一的理想境界,優(yōu)化學習效果。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從而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題目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幫助學生看“數”畫“形”,圖文互促,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有這樣一道習題:明明做了14顆五角星,芳芳做的比明明少6顆,芳芳做了幾顆?為了讓學生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和更好地解決問題,筆者先引導學生多讀幾遍題目,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試著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筆者的鼓勵與啟發(fā)下,學生將題目的意思用圖形表示如下:
通過圖形,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誰畫得多,誰畫得少,進而為學生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奠定了基礎。
從上述教學課例可以看出,在關于數與形的理解與認識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有價值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真正去感受、觸摸、操作、實踐等等,使數形結合思想自然地滲透到學生學習過程中,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數形結合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一種基本的教學思想。教師要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注重在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那么,將會對學生一生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責編莫秋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08-082
華羅庚先生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割裂分家萬事非?!蹦敲?,數形結合思想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滲透呢?結合低年級學生特點,筆者認為,可以采取擺“形”學“數”、借“形”學“數”、依“形”解“數”和看“數”畫“形”等方法,下面筆者主要就這幾個方面具體談談自己的做法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