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記憶中每次父親做好飯菜,母親的反應(yīng)總是最為強(qiáng)烈,不是嫌淡了,就是咸了,但母親又不肯親自下廚做飯。用母親的話說,我就喜歡看他在廚房里忙碌做飯燒菜的樣子,盡管吃的時候嘴上犯些難,但心里卻是甜滋滋的。
我和兄弟姐妹還有母親一起,在廚房中陪伴著父親,為他打下手。等到父親開始燒菜的時候,我們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此時的父親最為得意,火苗躥得老高,像飯店的大廚一樣。一切就緒后我們上桌吃飯,菜的味道依然如故。此時的我們方才醒悟,剛才大家都在看父親燒菜的架勢,誰也沒提醒父親需要掌握調(diào)料的分量,于是大家都笑了,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父親燒菜,喜歡用燉的方式,我們喜歡吃爆炒的菜,父親也常常做,但我們總覺得味道不夠勁爆。父親對我們說,你們嫌我燒的菜不夠味,那是因為你們不懂得生活,生活就是這樣,平平淡淡才是最好的。
我時常用父親做菜的方式烹飪菜肴,但每次吃的時候,總覺得與父親燒出的菜味有些區(qū)別。好幾次打電話給父親,問其中的緣由,父親總是說等你回家再告訴你。
一次周末,我?guī)е拮踊亓艘惶思?,父親下廚為我們燒菜,我在旁邊觀察細(xì)節(jié),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等到坐下吃飯的時候,我還是覺得父親燒出的菜味道不一樣,我正在疑惑之時,父親笑嘻嘻地問我,嘗出哪里不一樣了嗎?我抬起頭看見白發(fā)蒼蒼的父親和母親正慈愛地看著我們吃飯,而自己卻不動筷子。一瞬間我明白了,我燒的菜的確比父親燒的菜少了一味調(diào)料,這是一種特殊的“調(diào)料”——父愛的味道,在歲月沉淀中越發(fā)美味。
(摘自《中老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