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
(天津市肉類聯(lián)合加工廠,天津300300)
植物源防腐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在肉制品中的應(yīng)用
張全
(天津市肉類聯(lián)合加工廠,天津300300)
系統(tǒng)地介紹了植物源天然防腐劑的種類及在抑菌效果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闡述了植物源天然防腐劑在肉制品防腐保鮮方面的研究進展,最后對植物源防腐劑的發(fā)展進行了展望。
植物源;防腐劑;肉制品
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10%~20%的食品損失源于腐敗而被廢棄。食品在加工、運輸、貯藏等過程中被微生物污染,不但降低了食品的衛(wèi)生質(zhì)量和商品價值,同時微生物產(chǎn)生的毒素也會對食用者本身產(chǎn)生危害,損害消費者的健康[1]。食品防腐劑是指能夠殺滅微生物或抑制其繁殖作用,從而防止因微生物作用引起食品腐敗變質(zhì)、延長食品保存期的一類食品添加劑。其防腐機理主要是通過作用于微生物細胞的亞結(jié)構(gòu),達到殺菌或者抑菌的目的[2]。
依據(jù)來源的不同,食品防腐劑可分為天然防腐劑和化學合成防腐劑兩大類,其中天然防腐劑又可分為動物源食品防腐劑、植物源食品防腐劑和微生物源食品防腐劑。天然食品防腐劑來源于動植物組織和微生物,具有來源范圍廣、抑菌性能強、安全性高、風味影響小等特點[3]。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微生物源生物防腐劑和動物源生物防腐劑的研究較多,且Nisin是唯一得到大規(guī)模應(yīng)用和商業(yè)化的細菌素[4]。目前在食品工業(yè)中使用的防腐劑仍以化學合成防腐劑為主,但經(jīng)過科學研究及試驗表明,化學合成防腐劑的安全性不高,并有嚴格的添加限量要求;國內(nèi)外對天然防腐劑的研發(fā)現(xiàn)狀仍然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工業(yè)應(yīng)用發(fā)展相對滯后,因此,開發(fā)安全有效的天然來源的食品防腐劑,是今后食品防腐劑發(fā)展的方向。
目前雖然我國學者對植物源天然防腐劑的研究較多,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和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從不同的植物中尋找和制備多功能的天然食品防腐劑仍處于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3]。
植物源防腐劑是指在植物的器官中提取出來的具有抗菌性能的物質(zhì),其活性成分多為植物次生代謝產(chǎn)物,其抗菌活性較強。目前,用于食品的天然植物源防腐劑包括香辛料及中草藥提取物、茶多酚、竹葉提取物、果膠酶解物等[5]。
1.1香辛料提取物
香辛料品種繁多,形態(tài)、氣味、功效各異,但都具有典型的特征香氣,其含有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是呈味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且多集中于該植物的特定器官,并具有抗氧化及抗菌防腐功能,而其中的精油是主要的抑菌防腐物質(zhì)。經(jīng)國內(nèi)外學者長期研究,目前已確定的精油中的抗菌成分有丁香酚乙酸酯、香芹酚、丁香酚、異硫氰酸烯內(nèi)酯、枯茗醛、異冰片、百里酚、甲基子丁香酚、茴香腦、樟腦、香芹酮等。由文獻中發(fā)現(xiàn),目前通過提取精油可以作為防腐保鮮劑的食用香辛料植物主要有:蔥、蒜、姜、洋蔥、辣椒、茴香、丁香、肉桂、花椒、牛至、百里香、迷迭香等。
王步江等[6]對肉桂精油的抗菌性能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利用濾紙片液相和氣相擴散法進行體外抑菌試驗,肉桂精油對霉菌、細菌和酵母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肉桂精油且對霉菌的抑菌作用要高于酵母菌和細菌。顧仁勇等[7]研究了丁香、牛至、山蒼子、連翹及肉桂5種香料的超臨界CO2提取物的綜合抑菌能力,經(jīng)實驗得出,5種香辛料精油對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并對細菌和酵母也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綜合抑菌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肉桂>丁香>連翹、牛至和山蒼子;隨著pH值的降低,精油的抑菌效果也隨之增強;加熱處理121℃15 min對抑菌效果均無明顯影響。劉偉等[8]的研究指出,姜酚明顯抑制痢疾志賀氏菌、枯草芽孢桿菌、釀酒酵母、金黃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和大腸桿菌,并通過電子顯微圖證實了姜酚對細胞或菌絲形態(tài)的改變作用,由此推測其抑菌機理是姜酚直接作用于細胞膜的結(jié)果。張赟彬等[9]通過實驗表明,在八角茴香精油及其主要單體成分中,對大腸桿菌抑菌效果最佳成分為八角茴香精油和檸檬烯。
1.2中草藥提取物
我國中草藥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中草藥的抑菌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楊淑文[10]研究了連翹、刺五加、黃連等32味中草藥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結(jié)果表明32種中草藥中,連翹等23種中草藥提取物對大腸桿菌具有抑制作用,虎杖等26種中草藥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連翹和虎杖分別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王雄[11]等對8種中草藥進行常見病原菌的體外抑菌作用測試,結(jié)果表明8種中草藥對大腸桿菌、腸道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豬鏈球菌、痢疾志賀菌的抑菌圈中,茉莉花茶均大于8.3 mm,韭菜葉、韭菜根均大于9.1 mm,連根韭菜均大于16.6 mm;艾葉對痢疾志賀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別為8.9 mm和11.9 mm,苦瓜對痢疾志賀菌的抑菌圈為8.6 mm,其余幾種草藥則均無明顯的抑菌作用,從而研究證實連根韭菜等中草藥對上述細菌具有較好的抑菌效果。
中草藥成分較多,作用機理復雜,而中草藥提取物是以中草藥為原料,通過提取分離手段,定向獲取和濃縮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已有研究確定的中草藥抑菌成分有醛、酮、酯、醚、酸、萜類及內(nèi)酯等,其抑菌作用主要機理有:1)影響細胞蛋白的合成;2)影響核酸合成;3)損傷細胞漿膜;4)對細胞壁的合成形成干擾;5)使得遺傳密碼不能正常復制[5]。
1.3茶多酚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原產(chǎn)地是我國西南部的云貴高原、西雙版納地區(qū)。茶葉是生活中常見的保健飲品。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zhì)的總稱,包括黃烷醇類、花色苷類、黃酮類、黃酮醇類和酚酸類等。主要為黃烷醇(兒茶素)類,兒茶素占60%~80%。茶多酚具有一定的食品防腐保鮮作用,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茶多酚對青霉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常見食品腐敗微生物有良好的抑制效果[12]。此外,茶多酚還對食品中的色素及維生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保護食品中的色素及維生素,并能消除異味。通過動物試驗研究表明,茶多酚的安全性較高,無蓄積毒性,無遺傳毒性,可果蔬、肉制品等食品的防腐保鮮方面得到廣泛應(yīng)用[3]。此外,茶多酚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抗衰老、防癌、防輻射、降血壓、消除體內(nèi)自由基、清洗肺部尼古丁等[3]。
1.4果膠酶解物
果膠是羥基被不同程度甲酯化的線性聚半乳糖醛酸和聚L-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是細胞壁的組分之一。果膠自身并無抑菌活性,但當通過酶解將果膠降解為低聚物時,就具有了明顯的抑菌效果。果膠酶解產(chǎn)物可應(yīng)用于多種食品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保鮮效果,開發(fā)前景廣闊。邸佳妮等[13]研究了山楂果膠酶解物在酸奶保鮮方面的應(yīng)用,試驗結(jié)果表明山楂果膠低分子酶解產(chǎn)物對乳酸菌表現(xiàn)出很強的抗菌性,在低濃度時能促進乳酸菌生長,在高濃度時反而抑制乳酸菌生長,且隨著濃度的增大,能夠抑制酸奶酸度升高及后酸化作用;此外,山楂果膠低分子酶解產(chǎn)物對酵母菌和霉菌也有明顯的抑制效果。李大峰等[14]通過采用果膠酶對柚皮果膠進行水解,得到果膠水解物,并研究其對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并通過實驗得出,當水解時間為150 min時,果膠水解物對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隨著水解時間的繼續(xù)延長,抑菌作用反而下降。
1.5其他植物植物源防腐劑
竹葉中含有酚類、黃酮類及酯類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對霉菌、細菌等容易導致食品腐敗變質(zhì)的微生物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15],另外,竹葉提取物屬于中性防腐劑,與只能在酸性條件下才能抑菌的防腐劑相比,竹葉提取物拓寬了抑菌條件和范圍。
植物抗菌肽是植物自身合成的能夠防御環(huán)境中微生物侵害的一類小分子多肽。植物抗菌肽多為陽離子多肽,熱穩(wěn)定性較好,作用位點各不相同,抗菌機理也多種多樣。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硫堇、植物防衛(wèi)素和脂質(zhì)轉(zhuǎn)移蛋白的研究較多。
植物防衛(wèi)素(Plant defensins)對細菌的抑制作用不明顯,但對多種真菌抑制作用較強,廣泛分布于種子植物的胚、子葉、莖、葉、果實及花等器官中。對擬南芥的研究表明,防衛(wèi)素的表達具有嚴格的器官特異性。目前大部分防衛(wèi)素是從植物種子中分離得到的[16],并在植物表皮細胞及葉原基表層細胞中優(yōu)先積累。
我國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為植物源天然防腐劑的研究開發(fā)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條件。由于植物源天然防腐劑在性能及安全性方面的優(yōu)勢,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學者加大在植物源天然防腐劑方面的研究力度。目前植物源防腐劑的應(yīng)用主要體現(xiàn)在肉制品的保藏、水果和果汁的保鮮、醬菜、雞蛋的存儲方面。
楊錫洪等[17]研究了殼聚糖在中式煮制肉制品中的應(yīng)用,研究表明對殼聚糖的酶解時間越長,粘均分子量越低,殼聚糖的抑菌效果也就越好,將6%的經(jīng)菠蘿蛋白酶酶解30 min的殼聚糖添加到中式煮制肉制品中,可將中式煮制肉制品的貨架期延長3 d。禹迎迎[18]研究了復合植物提取物在低溫肉制品中的抑菌效果,結(jié)果表明,新型天然復合植物提取物對于腸桿菌科細菌、假單胞菌、乳酸菌等主要腐敗菌的抑制作用強,其防腐效果顯著優(yōu)于山梨酸鉀。與乳酸鈉相比,天然復合植物提取物添加量為6 g/kg時,低溫熏煮火腿切片的細菌總數(shù)達標期可延長8周,添加量為8 g/kg時,細菌總數(shù)達標期則可延長10周,對于腸桿菌科細菌、假單胞菌、乳酸菌等主要腐敗菌的抑制作用強,且能較好抑制單增李斯特菌生長。
李雙雙等[19]研究了在凍藏條件為-18℃時,不同濃度的茶多酚保鮮液對金槍魚肌肉的保鮮效果,結(jié)果表明,采用6 g/L茶多酚保鮮液浸漬處理金槍魚肌肉,在感官品質(zhì)沒有明顯變化的前提下,一級鮮度貨架期能延長至30 d,二級鮮度貨架期也比對照組延長了至少15 d,由此說明茶多酚對金槍魚肌肉具有較強的保鮮效果。
尋求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天然防腐劑已成為食品工業(yè)的研究熱點,我國植物資源豐富,且傳統(tǒng)的植物資源也符合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植物源天然防腐劑在安全性方面也比化學合成防腐劑要高,因此,開發(fā)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天然防腐劑成為了食品防腐保鮮領(lǐng)域新的發(fā)展趨勢。
[1]湯定明.生物防腐劑納他霉素的特性及在肉制品中的應(yīng)用[J].肉類工業(yè),2007(1):35-37
[2]高彥祥.食品添加劑[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1:34-35
[3]劉澤鑫.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劑的研究進展及前景[J].呂梁學院學報,2013,3(2):40
[4]周志江.生物防腐劑及其在食品防腐中的應(yīng)用[J].保鮮與加工,2015,15(1):1-8
[5]丁捷楓,王強勝,李建芬.天然植物源食品防腐劑的研究進展[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5,34(1):26-31
[6]王步江,劉金福,樊秀花,等.肉桂精油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與機械,2011(6):166-167
[7]顧仁勇,張石峰,劉瑩瑩,等.五種香辛料精油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3):106-108
[8]劉偉,趙婧,陳冬,等.姜酚的抑菌機制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5(11):92-100
[9]張赟彬,郭媛,江娟,等.八角茴香精油及其主要單體成分抑菌機理的研究[J].中國調(diào)味品,2011,36(2):28-33
[10]楊淑文.32種中草藥抑菌活性的比較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3):1361-1362
[11]王雄,趙志光,邵愛華.八種中草藥對常見病原菌的體外抑菌試驗[J].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45(2):25-29
[12]汪秋安,劉強.茶多酚的提取方法與應(yīng)用進展[J].輕工科技,1999(4):10-14
[13]邸佳妮,王玉田,丁楠.山楂果膠酶解物在酸奶保鮮中的應(yīng)用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5(4):49-51
[14]李大峰,賈冬英,陳瀟,等.柚皮果膠水解物的抗菌活性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10,32(2):63-65
[15]吳建中,許春波,周嶸,等.竹葉保鮮劑的提取及抑菌效果初探[J].食品工業(yè)科技,1999(2):14-15
[16]Thomma B P,Cammue B P,Thevissen K.Plant defensins[J].Planta,2002,216(2):93-202
[17]楊錫洪,解萬翠,王維民,等.殼聚糖在中式煮制肉制品中的應(yīng)用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9,25(2):176-178
[18]禹迎迎.天然復合植物提取物對低溫肉制品微生物及理化品質(zhì)的影響[D].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3
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Source Preservatives in Meat Products
ZHANG Quan
(Tianjin Meat Processing Factory,Tianjin 300300,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kinds of plant derived natural preservatives and i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research results,and describ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derived natural preservatives in meat product preservation,development of botanical preservatives is discussed at last.
plant source;preservative;meat product
10.3969/j.issn.1005-6521.2016.17.054
2016-08-08
張全(1983—),男(漢),助理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熟肉制品研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