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玲
1995年夏天,父親孫犁病重住進市內一家有名的醫(yī)院。早晨,我前去看望,送一些生活用品。一進病房,父親就很鄭重地對我說:“剛才你梁斌伯伯坐著輪椅來了,你代我去看望看望他吧!他很關心我。他和你方紀伯伯的病房挨著,住在二樓?!?/p>
推開一扇白色的門,有一個極小的過道,里面房間不大卻潔凈明亮。梁伯伯正躺在床上輸液,身上搭著一條舊毛巾被。我向梁伯伯說明來意,轉達了父親對他的問候和掛念。老人眼里有些潮潤,半晌無語。過了一會兒,他高興地招呼我坐到床邊,關切地問起我父親的病情。我一一告訴他。他略有沉思,便給我介紹了四樓病房的一位主任,說:“這個人醫(yī)術不錯,也負責任,有事可找他。”接著,他又詢問我父親吃飯的情況,介紹了自己平日喜歡吃的幾種食物,其中特別提到海參,說海參高蛋白,低膽固醇,有營養(yǎng),吃了長勁兒,讓我學著給父親做。他又指著床邊木桌上的一瓶藥,讓我記住藥名,說讓我父親也吃一些試試?!暗昧镞_,得活動,光躺著不行。我每天在陽臺上來回走十幾趟,在屋里就用健身器?!绷翰钢缸o理員身邊那個紙箱,說那里面是他健身的器械。他還跟我講他每天都寫毛筆字,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
雖然是躺著,可梁伯伯說話的底氣很足,雙目炯炯有神。我注意到他的頭發(fā)雖然極短,也很稀疏,但黑發(fā)還不少,兩頰微微帶有紅潤,牙齒也不太殘缺,特別是呼吸順暢、精神健旺,身體情況比起上次我見到他時好得多呢!
幾年之前,也是在這個醫(yī)院,我和愛人去監(jiān)護室看望過梁伯伯。老人氣喘得厲害,四周圍著監(jiān)測儀器,左一根管子,右一條塞繩。我很緊張,可老人彎著腰、低著頭一個勁兒地說:“我不要緊,我不要緊。”還瞅著我直問:“你爸爸怎么樣?你爸爸怎么樣?”弄得我心里酸酸的。這是一位多么堅強的老人啊!想的是別人,關心的是他人。
我怕影響老人休息與治療,便起身告辭,想過些日子再來看看他老人家,順便也去看看方伯伯。誰想,這竟是我們最后一次會面。一年后,82歲的梁伯伯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父親與梁伯伯的友情可以追溯到40年代。1938年春,他們在烽煙戰(zhàn)火的冀中相識。那時,父親剛剛參加革命,到河北蠡縣組織人民武裝自衛(wèi)會。梁伯伯是蠡縣小劉莊人,當時已在縣里領導著冀中區(qū)新世紀劇社。1941年,父親從阜平這塊號稱“窮山惡水”但給他留下許多美好記憶的地方回到冀中平原,參加編輯《冀中一日》。從那時起,父親與梁伯伯的接觸就逐漸多了起來。后來在戰(zhàn)爭間隙,他常常翻越幾個山頭去看望梁伯伯。1946年,父親又到蠡縣,那時梁伯伯已身為縣委宣傳部長。他特別招呼村干部,在生活上照顧好我父親。
(摘自《布衣:我的父親孫犁》三聯(lián)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