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戚繼光點兵
◎顧靜怡
戚繼光很有名,戚家軍很厲害,但大家知道嗎?這有名與厲害源于戚繼光的一個奇葩招數(shù),就是戚繼光組建戚家軍時點兵點將“機靈的不要”。
話說戚繼光這招“機靈的不要”也是有原因的。嘉靖三十五年,倭寇來犯,戚繼光率明軍前去應戰(zhàn),可開戰(zhàn)的架勢還沒擺開,有些人就腳底抹油——開溜了。危急時分,戚繼光張弓搭箭,射死了倭寇頭目,及時穩(wěn)住了軍心,才得以擊退敵人。
一場小小的戰(zhàn)斗徹底暴露了明軍的素質(zhì),戚繼光知道若想打敗倭寇就一定要有一支敢打敢拼的隊伍,他萌生了自己訓練軍隊的想法。之后,戚繼光在城內(nèi)城外張貼了一張張讓人哭笑不得的告示:“武大郎開店,個高的不要。戚繼光點兵,機靈的不要。”嗬,機靈的不要,真夠奇葩的!
戚繼光葫蘆里到底賣的是啥藥?大家猜不透。有些機靈的人坐不住了,“機靈的不要,豈不斷了混飯吃的路?”他們惡作劇地從四鄰八鄉(xiāng)糾集了一堆長得歪瓜裂棗、土了吧唧、木訥愚鈍的人前去接受戚繼光點兵。沒想到點兵臺上的戚繼光看到烏亞亞一片循規(guī)蹈矩的老實人,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二話沒說,把思維正常、零件齊整的都留下了。
經(jīng)過幾年的精心訓練,戚繼光把這些常人眼里的歪瓜裂棗訓練成了一支聽指揮、肯吃苦且敢打敢拼的隊伍,并擁有了一個響當當?shù)拿枴菁臆?。生死關頭,聰明人往往會利用自己的聰明去投機取巧,規(guī)避風險,而老實人因為沒有花花腸子,看似缺心眼,其實更多的是忠誠。戚繼光點兵,機靈的不要,這個看似奇葩的招數(shù)就是他取勝的秘訣!
(摘自《經(jīng)典》2016年第4期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