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勛
很多年以前,讀過十八世紀法國著名文學家伏爾泰的代表作《老實人》,至今印象深刻。書中那位純樸善良的老實人,信奉導師關(guān)于“世界盡善盡美”的哲學,卻在旅程中遭遇了種種不幸。
記得高爾基的《在人間》中也有類似情節(jié):高爾基被別人用詭計敲掉飯碗,善良的廚師同他告別時對他說道:在這個世界上,好人是要倒霉的。
好人倒霉的事這世上確實有,但不等于說好人就非得倒霉不可,倘若一個社會好人總是吃虧,那這個社會就不堪救藥了。
同理,管好干部隊伍也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否則,干部隊伍就不會得到健康發(fā)展。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yè)以才興。為政之道,首在用人。古人云:“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敝v老實話、做老實事的老實人得到重用,老實人就會多起來。反之,投機鉆營者得到重用,投機鉆營者就會多起來。這就是用人導向。管好干部隊伍,必須把握正確的用人導向,包括千方百計用好老實人。
那么,何謂老實人?在我看來,他們只顧埋頭做事,不善聲張造勢;他們清正自守,不善交際,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往往“人脈”不廣;他們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憑本事立足;他們專注干事不會來事,講原則不懂圓滑,甚至敢得罪人;他們言行一致,不持兩副面孔,以本真示人;他們并非庸庸碌碌、無能無為之人,而是能干事、會干事、愿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人;他們踏踏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勇于挑重擔,敢于打硬仗;他們?nèi)娜鉃槿嗣穹?,而不是一心一意為個人謀利。這樣的老實人,是一個單位、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脊梁。焦裕祿是這樣的老實人,孔繁森是這樣的老實人,羅陽還是這樣的老實人。事實上,正因為有無數(shù)這樣的老實人,我們黨才有了巨大力量。如今,我們黨正帶領(lǐng)人民前進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上,而要想圓“中國夢”,我們黨就必須擁有很多這樣的老實人,且讓這樣的老實人不吃虧。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老實人流汗又流淚的現(xiàn)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他們工作干得雖然好,卻得不到應有的賞識,很難得以提拔重用,有為而沒有位,這難免讓老實人心里很“受傷”。
與老實人吃虧相對應的則是一些不老實者吃香。這種人善于“造勢”和“謀官”,還往往能如愿以償,受到重用提拔,原本理所當然應屬于老實人的晉升機會,常常被他們輕易就捷足先登。這就叫“不善者競進,惟私者當?shù)馈?。對此,我們應十分警惕。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讓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當老實人的人灰頭土臉,說假話、辦虛事、投機鉆營的人得意揚揚。
不讓老實人吃虧,重在把選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老實人,公道正派地使用老實人,讓老實人看到希望、受到鼓舞;更在形成科學的用人機制,客觀地看待干部,準確地識別干部,破除唯親、唯賄、唯吹、唯上的不正之風,給老實人以機會、崗位、地位,讓不老實的人得不到好處,占不到便宜。如此,干部隊伍才風清氣正,“不讓老實人吃虧”這句話才真正落了地,開了花,結(jié)了果!
責任編輯:戚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