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外國語實驗學校 湯景黨
分層教學策略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探析
江蘇省沭陽縣外國語實驗學校 湯景黨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把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變成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并努力達到目標。初中數(shù)學的主要特點表現(xiàn)為:高度抽象、邏輯嚴密、應用廣泛,它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數(shù)量關系,也要求學生能自主運用空間形式,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但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的知識面有寬有窄,知識水平有高有低,學習能力有強有弱,同樣的知識學習,不同學生學習情況也會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本文分析探究了分層教學策略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指導教師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按照學習情況將學生分層,并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最大限度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
分層教學;初中數(shù)學;教學策略;探析
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學習理論:“只要在提供恰當?shù)牟牧虾瓦M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 。”在這句話中,布盧姆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牟牧虾头椒▽W生進行教學,并對學生提供恰當?shù)膸椭?,這樣學生才能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深度分析布盧姆這句話,衍生出分層教學理論,強調了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強調教師需進行分層教學。初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以這一理論為依據(jù),把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
1.學生分層
由于學生在智力、個性特性、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狀況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高層次學生學習成績好,理解能力強,能積極主動學習且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中層次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一般,學習興趣忽高忽低,但學習比較勤奮;低層次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對學習毫無興趣,知識面較為狹窄且學習能力弱。教師將學生分層后,可按1:2:1的比例把學生分為四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小組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如,這里有一道練習題:某種液體中每升含有1012個有害細菌,某種殺蟲劑1滴可殺死109個此種有害細菌。現(xiàn)要將這種2升液體中的有害細菌殺死,要用這種殺蟲劑多少滴?若10滴這種殺蟲劑為1 升,要用多少升殺蟲劑?這道練習題相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低層次學生來說就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在小組內討論,分析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分析能力弱的學生分析題干,各層次學生共同解答,共同得出答案。
2.教學目標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不同,對高層次學生的教學要求相對較高,低層次學生相對較低。教學目標根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個性差異不同,設定的目標也就不同。如,對于同一道數(shù)學練習題,對不同的學生就要分層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高層次學生,不僅要求其非常熟練運用公式定理解決問題,還要求其將相同的公式定理運用到其他更復雜的綜合性問題中;對中層次學生要求相對降低一些,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公式定理,并能靈活解決相同問題;而對低層次學生要求更低了,只需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公式定理,能解決簡單問題就行了。
3.教學內容分層
初中數(shù)學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每一個知識點的概念、公式定理、例題、課后練習題等,但教材是針對全體學生而言,沒有明顯的分層,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整個教材的結構與聯(lián)系,根據(jù)學生情況將教材分層,對延伸拓展的教材內容適可而止,鼓勵學生自主查閱學習;對重要的知識點不斷強化訓練,改變例題和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跟隨考試的思路,做到舉一反三,不斷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要兼顧教材重點和難點的講解,兼顧高、中、低層次學生的理解能力,注重課堂教學內容講解的分層,讓每個學生的每一堂課都有所收獲。
4.作業(yè)分層
課后練習作業(yè)對提高學生數(shù)學成績尤為重要。如果數(shù)學成績分層設計得好,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寫作業(yè)時獲得成功的快感,就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如,對于低層次學生,教師可只給他們設計鞏固性練習,幫助他們鞏固課堂上學習的公式定理,并訓練他們學會運用;對于中層次學生,教師應給他們設計拓展練習,要求他們不僅熟練掌握課堂學習的內容,還應在此基礎上拓展不同題型,將同一知識點分布在不同題型中,鍛煉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對于高層次學生,教師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他們布置綜合性題型,把所學的知識集中在綜合題型中,鍛煉他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5.評價分層
教師可在每次學習測試后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如對取得好成績的學生予以表揚,并提醒其謙虛;鼓勵表揚取得進步的學生,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分析原因并及時改進,鼓勵其向高層次努力。
1.依據(jù)實際情況對具有不同差異的學生選擇恰當?shù)慕谭?/p>
不同的學生學習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教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課堂講解語言能被全體學生理解,課堂進度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2.教師教學要遵循“立足個體,兼顧全體”的原則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避免進行“一刀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并不等于教師帶領全體同學齊步走,而是在尊重個體差異的情況下,發(fā)展先進生,鼓勵中等生,幫助后進生,全體同學共同進步。
3.教師在分層教學是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雖然在教學上將學生進行分層,但在其他方面不能對優(yōu)等生偏心,課堂互動、課外活動讓各層次學生均有機會參加。其次,要增強中層次和低層次學生的自信心,幫助他們不斷取得進步。
[1]王玉銀.思變·會變·善變——淺談初中數(shù)學變式教學[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4.
[2]馮育金.初中數(shù)學變式教學的認識分析和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