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籃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組織公民行為的中介作用

      2016-04-13 00:54:35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上海200234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上海200241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中介籃球隊沖突

      1.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上海 200234;2.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上海 200241

      ?

      籃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組織公民行為的中介作用

      Basketball Team Conflict and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on of OBC

      1.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上海 200234;2.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上海 200241

      楊尚劍1,孫有平2

      YANG Shangjian1, SUN Youping2

      摘要:目的:厘清籃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及滿意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重點檢驗組織公民行為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關系之間的中介作用。方法:以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U15 年齡層次的336名男子運動員為樣本來源,進行球隊內部球員沖突量表、球員組織公民行為量表以及球員滿意度量表的測試,在此基礎上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對組織公民行為的4個維度均有顯著的解釋力(R2=0.042、0.166、0.195和0.287,P<0.01),對滿意度的2個維度的解釋力也顯著(R2=0.049和0.080,P<0.01)。組織公民行為對滿意度的2個維度解釋力顯著(R2=0.108和0.149,P<0.001)。當球員之間沖突和組織公民行為同時預測球員滿意度時,在加入組織公民行為變量后,球員沖突對滿意度2個維度影響的效果均明顯下降,其中,對“個人表現”維度的影響雖然下降但仍然顯著(ΔR2=0.024,P<0.05),對“球隊表現”維度的影響變得不顯著(ΔR2=0.008,P>0.05)。結論:球隊內部球員沖突不利于球員做出組織公民行為以及提升球員的滿意度,而球員做出的組織公民行為對于提高球員的滿意度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球員之間的沖突正是通過降低球員的組織公民行為而進一步對滿意度形成負面影響的,即組織公民行為在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之間起到中介作用。

      關鍵詞:籃球隊;沖突;組織公民行為;滿意度;中介

      近年來,對于球隊團隊層面的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與重視,比如對于球隊凝聚力的研究、球隊集體效能的研究、球隊信任的研究等,研究者期待從不同的團隊視角,提升球隊的整體水平。然而,球員之間的內部沖突作為球隊常見的一種現象,并未引起學界足夠的重視,球員之間由于目標、期望、價值觀、行為方式等的不同,沖突是極易誘發(fā)的。那么,這種沖突對球隊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最近有研究表明,球員之間的沖突會對球員的滿意度產生顯著負向影響[1],但是,球員之間沖突對滿意度的作用機制是什么?現有的研究并沒有給出很好的回答。2008年,美國學者Aoyagi等人首次將組織行為學中“組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BC)的概念引入體育領域,并檢驗出運動員的組織公民行為與滿意度顯著正相關[2],那么,組織公民行為是否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之間扮演中介角色呢?這就成為本研究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诖?,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考察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組織公民行為以及滿意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重點檢驗組織公民行為對于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的中介作用。

      1理論與假設

      沖突,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它存在于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層面、各種領域之中,并且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當然體育領域也不例外[3]。沖突的研究由來已久,由于各學科領域對于沖突研究關注的側重點不一致,對沖突內涵的認識及理解也不盡相同[4]。國內外目前比較認可的對團隊成員之間沖突的理解,是Jehn的觀點,他認為沖突是其中一方感知到的與另一方在觀念認知上的差異以及在人際關系上的對立或不相容,它包括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任務沖突與工作的內容和目標有關,關系沖突側重于人際關系[5]。在體育領域,Holt等人的研究發(fā)現,運動隊內的人際沖突的類型也分為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6]。

      組織公民行為的概念是由Organ等人提出來的,他們認為組織公民行為指的是組織內個體做出的一種自覺性行為,這種行為雖然不是被作為一種獎勵機制提出來的,但是它卻能有效地促進整個組織的運轉[7],后來組織公民行為逐漸成為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2008年,Aoyagi等人將其引入體育領域,認為組織公民行為蘊含著兩方面的涵義,一是這種行為是運動員的自覺行為而非硬性規(guī)定,二是這種行為看似微小但累加起來卻能有效促進團隊績效。Organ認為組織公民行為的概念由五個維度組成,分別是幫助他人、責任感、運動員精神、出于好意以及公民道德[8]。

      運動員滿意度是運動員通過對其運動經歷的構成、過程以及結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而表現出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它是反映運動隊績效最適合的指標之一[9-10]。測量運動員滿意度比較權威的量表是Riemer 和 Chelladurai編制的運動員滿意度量表(Athlet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SQ)[11],該量表包含運動員整個運動過程和結果的各個方面共15個維度。

      關于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球員滿意度的關系,最近有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是一種顯著負相關的關系[1]。此外,還有研究表明,球員之間的沖突對于球隊凝聚力有顯著的負面影響,比如,Holt[12]等人通過對英國一所大學的足球隊歷時8個月的觀察與訪談發(fā)現,球員之間由于對隊友自私行為的不滿、與隊友在某一問題上的看法不一致、經常出現溝通不順暢的狀況等,經常引發(fā)球員之間的爭執(zhí)與沖突,而這種沖突會對球隊凝聚力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Sullivan 和 Feltz[13]的研究也發(fā)現,運動隊中的不良人際沖突會對球隊的任務凝聚力產生負面影響。而同時國內外的研究又表明球隊凝聚力對球員滿意度會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比如 Carron[14]、馬紅宇[15]等人的研究等。因此,我們可以推論:

      假設1球隊內部球員沖突顯著負向影響球員的滿意度。

      關于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球員的組織公民行為的關系, Kanfer[16]等研究指出,團隊成員的注意資源和認知資源對于團隊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人的注意力轉移或者分心的事情多了以后,會對人的資源分配產生重要影響,從而使得人們不愿再過多地做出一些與工作本身無關的有益行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組織公民行為。在一支球隊中,球隊內部球員沖突會使運動員過多地卷入與隊友的心理及行為的斗爭之中,那么,在認知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將有可能大大降低球員的組織公民行為。此外,球員之間沖突會造成運動員之間關系的緊張以及對完成任務的不同看法,會使得沖突雙方不愿為彼此提供幫助,也會影響到整支球隊的人際和諧[17],而這些都是構成組織公民行為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提出:

      假設2球隊內部球員沖突顯著負向影響球員的組織公民行為。

      關于球員組織公民行與對球員滿意度的關系,Aoyagi等人的研究表明,運動員的組織公民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顯著正相關[2]。組織公民行為是組織運行的潤滑劑,能夠減少人際沖突,例如主動為他人提供方便、幫助他人、維護人際和諧等,從而保證了工作關系的順暢,進而使人的滿意度得到提升[18]。對于一支球隊來說,技術好的隊員主動幫助技術差的隊友,可以提高隊友的運動技能,從而提高他的滿意度;隊員之間主動協(xié)調人際關系,可以使得隊員之間的合作關系更加順暢,也會提升球員的滿意度;隊員能夠積極為球隊的建設發(fā)展獻計獻策,將有利于教練員根據球隊的實際情況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和訓練目標,從而為全面提高球隊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提供有力支持,這樣球員對球隊的滿意度也會得到提升。而球員之間的沖突可能正是通過破壞球員的組織公民行為而間接影響到球員的滿意度。因此,提出:

      假設3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對球員滿意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假設4球員組織公民行為是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對滿意度作用過程中的中介變量。

      2研究方法

      2.1樣本來源與測試程序

      本研究的樣本來源是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U15 年齡層次的男子運動員。本研究數據的收集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分為預調查和正式調查兩個階段進行的。預調查歷時12天,對象包括江浙滬三地的8支球隊,由本文作者和課題組的另外一名成員,前往各支球隊的所在地,在充分征得教練員的同意后進行調查。預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11份,現場填完現場回收,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7份,有效率96.4%。正式調查階段歷時17天,是由本文作者和課題組的另外一名成員前往全國籃球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籃球賽的連云港賽區(qū)和青島賽區(qū)進行的。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將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進行,先進行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球員組織公民行為的調查,間隔兩天后進行球員滿意度的調查。調查是利用運動員休息時間,將運動員統(tǒng)一集中在教練員房間進行的。正式調查發(fā)放問卷349份,收回349份,其中有效問卷336份,有效率96.3%。其中需要說明的是,預調查的7支球隊(上海徐匯區(qū)體校未到賽區(qū)參賽)再次填寫了問卷,用以檢驗問卷的重測信度,用去掉7支球隊共84份問卷以外的252份有效問卷做驗證性因子分析,對各量表的結構效度進行驗證。

      2.2研究工具

      2.2.1球隊內部球員沖突量表

      本研究在借鑒 Jehn 和Holt等人對于團隊沖突理論架構的基礎上,通過對兩支高水平青少年男子籃球隊的21名運動員以及4名教練員的半結構化訪談,自行編制了測量球隊內部球員沖突的量表。初始量表包含21個題項。經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了一個涵蓋11個題項的二維量表,分別命名為“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經跨樣本的效度檢驗,其驗證性因子分析的各項指標分別為:χ2=83.459,DF=43,χ2/DF=1.941,GFI=0.937,AGFI=0.904,RMR=0.051,RMSEA=0.065,NFI=0.935,RFI=0.907,IFI=0.967。整個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為0.872,間隔兩周后的重測信度為0.856。本研究將該量表命名為“球隊內部球員沖突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測量。

      2.2.2球員組織公民行為量表

      對于組織公民行為的評定,本研究采用的是中國香港的樊景立教授等人開發(fā)的中國情境下的組織公民行為量表(Chines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Scale, COCB)[19]。COCB 包含五個維度共20個條目,其報告的克隆巴赫α系數分別為0.87、0.87、0.86、0.82和0.81。經過修訂,我們得到了一個包含4個維度(球隊認同、幫助隊友、責任感、人際和諧)共13個條目的測量運動員組織公民行為的量表。該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為0.844,間隔兩周后的重測信度為0.822。效度檢驗采用跨樣本的驗證性因子分析,各項指標分別為:χ2=71.923,DF=53,χ2/DF=1.357,GFI=0.955,AGFI=0.923,RMR=0.049,RMSEA=0.040,NFI=0.938,RFI=0.909,IFI=0.983。本研究將修訂后COBC命名為“球員組織公民行為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測量。

      2.2.3球員滿意度量表

      由于本研究是將球員滿意度作為結果變量進行研究的,因此本研究選取了ASQ中針對結果的兩個分量表作為測量工具,即運動員對個人表現的滿意度和對球隊表現的滿意度(簡稱“個人表現”和“球隊表現”),這兩個分量表都各自包含3個條目,Riemer 等人報告的兩個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分別為0.85和0.95。經過修訂,原量表的條目和結構均未發(fā)生變化。經檢驗,該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為0.797,間隔兩周后的重測信度為0.898。效度檢驗采用跨樣本的驗證性因子分析,各項指標分別為:χ2=14.188,DF=8,χ2/DF=1.773,GFI=0.979,AGFI=0.945,RMR=0.033,RMSEA=0.059,NFI=0.970,RFI=0.944,IFI=0.987。本研究將修訂后的ASQ的兩個分量表命名為“球員滿意度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測量。

      2.3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層次回歸分析,采用AMOS 7.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和結構方程分析。

      3研究結果

      3.1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各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一覽

      注:**表示P<0.01,RC 關系沖突,TC 任務沖突,ID 球隊認同,AL 幫助隊友,CO 責任感,HA 人際和諧,IP 個人表現,TP 球隊表現(下同)。

      從表1可以看出,沖突變量的平均值小于5點量表的中間值3,組織公民行為和滿意度各變量的平均數均大于3,表明在我國高水平青少年男子籃球隊中,運動員感知到較低的球隊內部沖突,能夠表現出較好的組織公民行為,對自己的表現以及球隊的表現都比較滿意。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關系沖突與組織公民行為的4個維度以及滿意度的2個維度皆成顯著負相關,任務沖突除了與 “個人表現”滿意度的關系不顯著以外,與其余變量皆成顯著負相關。

      3.2組織公民行為對球員內部沖突與滿意度的中介作用檢驗

      中介效果的檢驗,主要是根據Baron[20]等人的建議進行:首先,自變量預測因變量(M1);第二,自變量預測中介變量(M2);第三,中介變量預測因變量(M3);最后,自變量和中介變量同時預測因變量(M4)。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中介變量,觀察自變量解釋變異量的變化。如果解釋量下降且達到顯著水平,則為部分中介效果;如果解釋量下降而未達顯著水平,則為完全中介效果。本文將研究結果分兩部分呈現,第一部分單獨呈現M2(見表2),第二部分呈現 M1、M3、M4(見表3),因為只有 M2 是把“中介變量”作為效標變量的,其余的都是將“因變量”作為效標變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研究結果呈現地更加清楚、明晰[21]。

      表2 球隊內部球員沖突預測組織公民行為回歸分析一覽(M2)

      注:*表示P<0.05,***表示P<0.001(下同)

      從表2可以看出,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對組織公民行為的4個維度均有顯著的解釋力(R2=0.042、0.166、0.195和0.287,P<0.01),其中,關系沖突對幫助隊友、責任感和人際和諧3個維度有顯著負向影響,對球隊認同影響不顯著;任務沖突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四個維度均有顯著負向影響。研究假設2得到部分驗證。

      表3 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和組織公民行為預測滿意度層次回歸一覽

      由表3的回歸結果可知:首先,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對滿意度的2個維度(M1)均有顯著的解釋力(R2=0.049和0.080,P<0.01)。其中,關系沖突對滿意度的2個維度均產生顯著負向影響;任務沖突對“個人表現”維度影響不顯著,對“球隊表現”維度有顯著負向影響。因此,研究假設1得到部分支持。

      其次,組織公民行為對滿意度的2個維度(M3)解釋力顯著(R2=0.108和0.149,P<0.001),其中,責任感對“個人表現”維度有顯著正向影響,其余3個維度對其影響不顯著;人際和諧對“球隊表現”維度有顯著正向影響,其余3個維度對其影響不顯著。因此,研究假設3得到部分驗證。

      最后,當球員之間沖突和組織公民行為同時預測球員滿意度時(M4),當加入組織公民行為變量后,球員沖突對滿意度2個維度影響的效果均明顯下降,其中,對“個人表現”維度的影響雖然下降但仍然顯著(ΔR2=0.024,P<0.05),說明組織公民行為起到部分中介效果;對“球隊表現”維度的影響變得不顯著(ΔR2=0.008,P>0.05),表明組織公民行為在球員沖突與“球隊表現”滿意度之間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假設4得到驗證。而這其中組織公民行為對于關系沖突與個人表現之間的作用路徑主要是通過“責任感”來實現的,對于關系沖突和任務沖突與球隊表現的作用路徑主要是通過“人際和諧”來實現的。

      3.3結構方程分析結果

      因本研究數據呈正態(tài)分布,故采用極大似然法估計各路徑系數值。整個模型的基本適配指數分別為:χ2=27.664,χ2/DF=2.128,GFI=0.978,AGFI=0.938,RMSEA=0.062,NFI=0.959,RFI=0.912,IFI=0.978??梢钥闯龈髦笜司_到模型適配的標準,表明該模型擬合程度良好。球隊信任對績效影響模型的整體擬合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球隊沖突與績效關系的整體擬合模型

      Graph 1An integrated model of teammate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從圖1可以看出,球員之間關系沖突和任務沖突對滿意度的影響均有兩條作用路徑,第一條是直接影響,第二條是通過組織公民行為間接影響,關系沖突和任務沖突對滿意度影響的間接效果值分別為0.205(0.33×0.62)和0.242(0.39×0.62),都大于其各自的直接效果值0.13和0.10,說明它們的直接效應都不是主要的,其對滿意度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組織公民行為變量間接實現的,也表明組織公民行為對于球員之間關系沖突、任務沖突與滿意度之間的關系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因此,結構方程檢驗與回歸分析在結果上顯示基本上是一致的,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前期所提出的假設。

      4討論

      第一,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對于球員滿意度有顯著負向影響,其中,關系沖突和任務沖突都對“球隊表現”滿意度有顯著負向影響,表明在一支球隊中,無論隊友之間是由于關系緊張還是由于對訓練比賽看法的不一致導致的沖突,都會給球隊帶來負面影響,按照 Carnevale 和 Probst[22]的信息加工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來解釋,是由于人際沖突分散了人用于任務本身的認知資源,加重了認知負擔,影響了有效認知信息的加工過程,從而影響到了自身滿意度,這也與由是梁[1]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關系沖突對“個人表現”滿意度有顯著負向影響,而任務沖突影響不顯著,表明關系沖突對于滿意度的破壞力要大于任務沖突,這也驗證了 Holt[6]等人的研究。

      第二,球隊內部球員沖突對于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具有顯著負向影響,表明隊員之間的人際沖突會減少隊員幫助隊友的主動性,降低球員自身完成球隊任務的責任感,破壞球隊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這也與 Ntoumanis[17]等人的部分研究結果相吻合。組織行為學認為,沖突會提升團隊成員的焦慮水平,威脅到人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而這種威脅會降低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和認同感,減少彼此之間的承諾,按照 Swann[23]等人的自我驗證理論(self-verification),當一個人的觀點經常被團隊其他成員挑戰(zhàn)或消極評論,那么他對團隊的認同感就會降低,也就不會做出有利于團隊的組織公民行為。但是,我們發(fā)現,關系沖突對球隊認同沒有顯著影響,這可能與青少年的心理年齡特點有關,青少年正處于認知發(fā)展的階段,情感的波動起伏也會比較大[24],今天與隊友打一架,明天就有可能又成好朋友,所以,關系沖突不會影響到隊員對于球隊的認同,在運動隊中,隊員對球隊的認同可能更多地取決于教練的領導行為[25]。

      第三,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對球員滿意度有正向影響,這主要體現在球員組織公民行為的“責任感”對“個人表現”的影響以及“人際和諧”對“球隊表現”的影響兩個方面。隊員責任感的提升,將會表現出主動要求訓練的行為,把刻苦訓練作為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表現出諸如訓練比較認真、課余時間主動加練、訓練時間早來晚走等行為,這樣的話,對個人表現的滿意度提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球隊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會對球隊表現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點也與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相吻合,比如 Macovei[26]等人對手球隊的研究、Jowett[27]等人對籃球、足球和排球隊的研究、席海龍[28]對我國 U19 國家足球隊的研究等。

      第四,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在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之間扮演中介角色,表明球員的滿意度不高,并不僅僅是球員之間的沖突程度高引起的,而是由于球員之間的沖突降低了其做出組織公民行為的主動性,進而影響到了球員的滿意度,這是一個全新的發(fā)現。不過從團隊凝聚力的視角來看,沖突會對球隊凝聚力產生負面影響[29],球隊凝聚力對球員滿意度的影響顯著[15],而凝聚力又與組織公民行為顯著正相關[2],因此,組織公民行為作為球員沖突與滿意度之間的中介變量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5結論

      本研究探討了我國高水平青少年男子籃球隊內部球員沖突、組織公民行為以及滿意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重點考察了組織公民行為在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之間的中介作用。研究結果發(fā)現,不論是球員之間的關系沖突或是任務沖突,都會對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和滿意度產生負面影響;而球員所做出的組織公民行為越多,越有利于球員滿意度的提升;球員組織公民行為在球隊內部球員沖突與滿意度之間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世梁.大學籃球教練員領導行為, 團隊沖突, 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系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4,33 (4): 115-121.

      [2]Mark W.Aoyagi, Richard H.Cox, Richard T.McGuire.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port: Relationships with Leadership, Team Cohesion, and Athlete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8, 20(1):25-41.

      [3]Huseinagic E, Hodzic A.Approach to Team Conflict Resolution [J].Sport Scientific & Practical Aspects, 2010, 7(1): 63-67.

      [4]萬濤.沖突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2-3.

      [5]Jehn K A.A Multimethod Examination of the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Intragroup Conflict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 40(2): 256-282.

      [6]Holt N L, Knight C J, Zukiwski P.Female Athletes’ Perceptions of Teammate Conflict in Sport: Implications for Sport Psychology Consultants [J].Sport Psychologist, 2012, 26(1): 135-154.

      [7]Organ D W.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Construct Clean-up Time [J].Human Performance, 1997, 10(2): 85-97.

      [8]Organ D W,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ts Natur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M].Sage Publications, 2006:484-487.

      [9]Doherty J A.Managing Our Human Resources: A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Sport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 1998, 1(1): 1-24.

      [10]馬紅宇,王二平.群體凝聚力與運動成績關系: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 25(6):834-836.

      [11]Riemer H A, Chelladurai P.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SQ) [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8, 20(2): 127-156.

      [12]Holt N L, Sparkes A.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Cohesiveness in a College Soccer Team over a Season [J].The Sport Psychologist, 2001, 15(3): 237-259.

      [13]Sullivan P, Feltz D L.The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eam Sports (SECTS) [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33(8): 1693-1715.

      [14]Carron A V, Colman M M, Wheeler J, et al.Cohesion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 A Meta Analysis [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2, 24(2):168-188.

      [15]馬紅宇,王二平.凝聚力對教練員領導行為、運動員角色投入和運動員滿意度的中介作用[J].體育科學,2006,26(3):64-69.

      [16]Kanfer R, Ackerman P L.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An Integrative /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Skill Acquisi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9, 74(4):657-690.

      [17]Ntoumanis N, Vazou S.Peer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Youth Sport: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5, 27(4): 432-455.

      [18]斯蒂芬.P.羅賓斯,蒂莫西.A.賈奇(著).組織行為學(第14版)[M].孫建敏,李原,黃小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270-387.

      [19]Farh J L, Earley P C, Lin S C.Impetus for Action: A Cultural Analysis of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Chinese Society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3): 421-444.

      [20]Baron R M, 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 1173-1182.

      [21]楊尚劍,孫有平,季瀏.教練領導行為與凝聚力:信任的中介作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38(2):69-73.

      [22]Carnevale P J, Probst T M.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onflict i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Categoriz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5): 1300-1309.

      [23]Swann W B, Ko S J.Finding Value in Diversity: Verification of Personal and Social Self-views in Diverse Group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 29(1): 9-27.

      [24]約翰﹒桑特羅克著.寇彧,譯.青少年心理學(第11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181-184.

      [25]Jowett S, Chaundy V.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act of Coach Leadership and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on Group Cohesion [J].Group Dynamic: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4, 8(4): 302 - 311.

      [26]Macovei S, Tonita F, Alexandrescu N, et al.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Team Cohesion Impact on Handball Performance [J].Science, Movement and Health, 2012, 12(2): 166-169.

      [27]Jowett S, Shanmugam V, Caccoulis S.Collective Efficacy as a Mediator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Athlete Satisfaction in Team Spor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12, 10 (1): 66-78.

      [28]席海龍.我國U19男子足球隊隊員間人際關系的心理學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3):56-58.

      [29]Holt N L, Black D E, Tamminen K A, et al.Levels of Social Complexity and Dimensions of Peer Experiences in Youth Sport [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8, 30(4): 411-431.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eammate conflict,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and satisfaction. Methods: The study chose 336 U15 high-level male basketball athletes as samples and tested them using teammate conflict scale, athlete OBC scale and athlete satisfaction scale. Results: Team conflict has powerful explanation for OCB (R2=0.042, 0.166, 0.195, 0.287,P<0.01), meanwhile it has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power for athletes satisfaction (R2=0.108, 0.149,P<0.001) and the two dimensions of satisfaction, namely the dimension of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the dimension of team performance (R2=0.108, 0.149,P<0.001). When team conflict and OCB were used together to predict athlete’s satisfaction, the influence of teammate conflict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mong them,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was still significant (ΔR2=0.024,P<0.05), while the team performance was not significant any more (ΔR2=0.008,P>0.05). Conclusion: Team conflict wa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athlete’s OBC and satisfaction, but OBC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atisfaction improvement, and played a mediation role between team conflict and satisfaction.

      Key words:Basketball Team; Conflict; OBC; Satisfaction; Mediation

      CLC number:G804.87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001-9154(2016)01-0089-07

      (編輯馬杰華)

      中圖分類號:G804.8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9154(2015)06-0089-07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簡介:楊尚劍,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與運動心理,E-mail: yangshangjian@163.com。

      1.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2.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猜你喜歡
      中介籃球隊沖突
      耶路撒冷爆發(fā)大規(guī)模沖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井岡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第20屆CUBA男籃四強攻防能力分析*
      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保險中介與保險公司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保險中介與保險公司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從觀念到實物
      健康飲食
      “鄰避沖突”的破解路徑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
      對新疆大學男子籃球隊攻防技術的統(tǒng)計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20
      寻乌县| 江城| 怀柔区| 浠水县| 绥江县| 布尔津县| 社旗县| 巴楚县| 洛阳市| 乐清市| 平乡县| 长顺县| 蓬莱市| 云浮市| 安泽县| 闻喜县| 洛隆县| 新疆| 游戏| 柳州市| 大化| 进贤县| 贵港市| 丰原市| 普安县| 肥西县| 札达县| 富平县| 曲阳县| 鄢陵县| 巴彦县| 锦州市| 高安市| 定远县| 新乐市| 云浮市| 平乡县| 三门峡市| 楚雄市| 巴青县|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