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東興小學 方桂嫦
?
營造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文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東興小學方桂嫦
要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
特級教師黃愛華老師在“比較數的大小”一課中,精心設計了一場游戲活動,將數學學習與快樂的游戲融合在一起,玩中有學,學中有思。第一次游戲讓學生分成兩隊,每隊選派一位代表上來抽0—9中的一個數字,然后順次放到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上,哪隊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四位數大,哪個隊就勝了。這次游戲讓學生初步體驗相同位數的兩個數的比較方法。第二次,變換游戲規(guī)則,將所抽出的數字從千位放起,再放百位、十位、個位,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從數的高位比起的方法,突出高位數字的重要性。第三次游戲,再變換規(guī)則,兩隊可將所抽出的數字自由的放在你認為合適的數位上,在這次游戲活動中,既滲透組合思想,又蘊含著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黃老師獨到匠心的預設與巧妙的動態(tài)生成,讓學生在掌握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的同時,又使學生的學習情感、探究方法、思維品質都得到錘煉與發(fā)展。由此可見,作為教師如果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才可以,有了充分的準確,教師的教學才會游刃有余。
課堂是學生成功的搖籃,老師是學生成功的點金石。教學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tǒng)一體。對教學而言,師生關系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凸現(xiàn)、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尊重學生人格,熱愛每一個學生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分享理解,體驗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tài),敢想、敢說、敢問,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課堂上提倡六個可以:錯了可以重答;不同意見可以補充;老師錯了可以提意見;不明白的可以問;小組可以討論;偶爾可以讓學生來上課,老師來聽課。這樣的課堂,孩子們可以無拘無束地發(fā)表見解,各顯其才。
1.觀察身邊事物,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蘊含著數學問題。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到處都有數學,如果能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心理特征等,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數學的存在魅力,他們必定會興趣大增,繼而主動學習數學。例如,在教“可愛的校園”時,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里邊看、邊數、邊談話、讓學生自主觀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還可以把活動延伸到校園外,數一數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這樣,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
2.結合生活實際,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借助他們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思考數學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一節(jié)《分類》的數學課上,老師課前先播放一段動畫片——片中的小明的房間亂七八糟的,需要整理。小明便把所有的東西塞進一個大袋子里,再把袋子放進衣柜里,就算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了。當老師引導學生解決完片里的小主人翁是誰?她遇上了什么問題?她是怎樣做的?這樣做,你有什么意見等一系列問題后,再一次帶著同學們一起參觀小明的家。先在客廳欣賞壁畫,接著按“會不會游泳”這一標準將圖中的動物分成兩類;再到廚房把小明媽媽買回來的水果和蔬菜分別放在果籃和菜藍中;然后又緊扣著先前動畫片的情節(jié),教小明把大袋子打開,將袋里的東西分類整理成“文具”、“玩具”等類別。老師提供的分類題材豐富多彩,且緊扣學生的生活實際,原來生活中的數學是那樣的有趣。接著,老師又進一步把課室里的物品進行分類,同學們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展開討論。在交流中,自主地理解、體驗探究分類的思想方法。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