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職務(wù)稱謂為啥稱“局座師座”
如今大眾對國民黨軍隊中的稱呼還有這么個印象,那就是軍長不叫軍長,而叫軍座,師長不稱師長,稱師座。在老電影《南征北戰(zhàn)》中,國民黨張軍長麾下的參謀就以“軍座”稱呼長官,此后但凡涉及國民黨時代的影視作品中,什么委座、總座、軍座、師座、團座、局座,層出不窮。
先從這個“座”字來看,“座”是敬辭,取寶座之意,可以是下級對上級的尊稱,也可能是對沒有隸屬關(guān)系的人的敬辭,所以今天粉絲對偶像稱“座”倒也沒什么問題。但若是將“座”視為國民黨軍隊的專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從正式軍職來說,在國民革命軍中沒有“某座”這個職務(wù),有的只是和解放軍一樣的軍長、師長、團長等。有人會問,是不是在當(dāng)年的“國軍”中,下級對上級有這樣約定俗成的習(xí)慣呢?據(jù)筆者所知是沒有的。首先,在民國將領(lǐng)的書信或回憶錄中,稱長官為“座”的情況不多。其次,在我尋訪抗戰(zhàn)老兵的過程中,常與他們聊到當(dāng)年的長官,老兵們都是說“我們師長”“我們軍長”,從沒有聽到有人說“我們師座”“我們軍座”的。
當(dāng)然,“座”這種稱呼在國民黨軍隊中的確存在,例如解放軍的將軍陳銳霆就曾稱呼在萊蕪戰(zhàn)役中被俘的國民黨將領(lǐng)李仙洲為“軍座”,這顯然只是一種表示尊敬的稱呼,用或不用完全看個人習(xí)慣。
據(jù)《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