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琴
(作者單位:寧夏彭陽縣第三中學 756500)
影視作品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路雪琴
影視作品介入中學歷史教學,顯示出較強的綜合優(yōu)勢,如何全面、充分地認識影視作品與中學歷史教學的關系和作用,自覺運用影視作品來提高中學歷史教學的效率,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發(fā)展前景。
1、出版渠道。目前,中央和地方錄像教材出版社都陸續(xù)發(fā)行過一定數量的歷史教學錄像片。主要來源于:(1)1984年,由華東師范大學等12所高校攝制的古代史錄像帶,多為各朝代的文物考古類。(2)1980年教育部組織北京、上海等11所高校分別編制的中共黨史教學錄像片,共29部。(3)1991年初,普教聲像出版社推出《高中歷史世界史資料片(古代部分)》錄像帶,分上、中、下三集共6小時,內容范圍從原始社會到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
2、社會渠道。許多教育、文化單位和部門,出于服務,研究或教學的需要,都編制和保存了一定數量的歷史錄像片,如中央電教館存藏的有:介紹歷史人物的《張騫》、《鄭和》等,反映古代文化遺跡的有《敦煌石窟》、《秦陵兵馬俑》及一戰(zhàn)、二戰(zhàn)的部分資料片;國家圖書館視聽資料館保存的中國近代史錄像資料;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存有近現(xiàn)代史錄像片30多部。近年來,一些中學開展錄像教學,也開始注意歷史錄像資料的搜集積累,這其中包括一些教師的自拍片,如對秦陵兵馬俑、敦煌莫高窟、鄂軍都督府等的拍攝。
3、電視渠道。豐富多彩的電視節(jié)目,是搜索時不可忽視的重要來源,多年來通過電視臺播映的影視作品比比皆是。其中一些影視作品,比較系統(tǒng)地反映了時代風貌和重大歷史事件,有較高的教學價值。在電視臺開辦的一些專題節(jié)目中,也常有一些與教材有關的節(jié)目。如中央電視臺的《神州風采》欄目推出的《中國歷史名人》分別介紹了孔子、畢昇、鄭成功、詹天佑等20位名人;還有中央電視臺的《華夏文明》、《中國風》等。
4、網絡渠道。近年來,互聯(lián)網發(fā)展勢如破竹,2011年互聯(lián)網普及率已達28.9%,如今每一所中學都能輕而易舉地利用網絡搜索影視作品。如中學歷史教學影視信息網站擁有80000多分鐘的影視資料,開設歷史影庫、影視指南、影視課堂、影視研究、跨學科影庫五大功能模塊二十多個欄目;還有中學教師魔燈同盟、天河部落Moodle課程平臺也有不少影視作品。此外通過紀錄片之家、天外來客、優(yōu)酷、土豆、新浪、搜狐、鳳凰、騰訊、樂視網高清、奇藝高清影視、pps網絡電視、pptv網絡電視、360影視、皮皮影視、迅雷高清影視、風行高清電影等網站或用百度、谷歌、有道等搜索引擎都可以輕松獲取大量的影視作品。
1、在學校層面,要加強有關影視欣賞課程建立,建立和完善學校影視資源庫歷史影視資源的建設已經成為了歷史教學中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建設歷史影視資源,首要的任務是建立起一個歷史影視資源庫,學校組織歷史教師從多方面收集各類影視作品,然后進行合理的分類,以方便在教學中隨時調用。最值得借鑒的案例是“中學歷史教材‘二戰(zhàn)’歷史影視片的挖掘”,該影視資源庫的成功之處不僅在于影片種類的豐富,而表現(xiàn)在科學、合理的分類方法。這些影視片或以歷史事件的發(fā)展脈絡為線索,或以戰(zhàn)役或戰(zhàn)區(qū)為基本單位,忠實地再現(xiàn)二戰(zhàn)波瀾壯闊的歷史風貌,通過大量珍貴的史實鏡頭,揭露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兇殘和暴虐,披露了大戰(zhàn)初期英、法、德等國的外交陰謀,展示了世界人民為維護和平與法西斯浴血斗爭的動人畫面。歐洲戰(zhàn)場的鏖戰(zhàn)、太平洋上的搏擊、亞洲戰(zhàn)場的硝煙、北非戰(zhàn)場的沖殺都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涵蓋了二戰(zhàn)時教材中的所有史實,從而構成一部完整的二戰(zhàn)歷史教學的直觀教材。今天,根據二戰(zhàn)史的教學需要,選擇運用這些影視作品,對正確傳授歷史知識,教育青年下一代,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此外,普通電視節(jié)目也被用來為教學服務。電視播放國內或國際重大要聞時,暫停一下其他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一下這些大大事。比如中國航天事業(yè)的輝煌歷程,從1999年的“神州”一號,到2003年的“神州”五號首次載人航天,再到2012年“神州”九號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在這些偉大的時刻,暫停一下其他教學活動,讓學生收看電視直播,都能極大地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自信心,真實感受到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進步。
2、在教師層面,在課堂上適度、靈活地運用影視資料進行教學。不僅僅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而應該是幫助教師體現(xiàn)教學思想、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充當好一個“導演”的角色,他要把大量的影視作品靈活地加以運用,使之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運用影視作品導入新課。一個扣人心弦的導課能夠一開始就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新課教學鋪設情景。運用影視作品進行新課教學,再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繼續(xù)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運用影視作品進行課堂小結,以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形象地概括本課教學內容,進行請改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此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影視作品的欣賞,輔導他們寫影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向學生推薦一定數量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同時鼓勵他們進行質疑,對劇中人物事件進行再研究。
3、在學生層面,要正確利用影視作品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不但知道如何運用學過的知識,而且,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還會主動地去學習新的知識。比如《甲午海戰(zhàn)》,以劇中人物評價為研究主題建立影視作品研究小組,查閱相關資料,對慈禧太后、李鴻章、鄧世昌、劉步蟾等人物從多角度進行再認識再評價,可以感受影視作品中重塑歷史人物的準確性,分析影視作品中對場景或事件資料的選擇是否恰當,或者檢查作品中的禮儀、服裝是否完全符合晚清社會習俗,并提出修改建議。此外,還可以編排歷史劇,進行角色體驗,從多個角度認識和表現(xiàn)歷史人物,拉進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求知,學會相處,學會做人。
(作者單位:寧夏彭陽縣第三中學 75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