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躍
(山西金甌土地礦產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1)
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王超躍
(山西金甌土地礦產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已進入飛速發(fā)展階段,既有土地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不足與弊端逐漸顯現,并引發(fā)了一系列亟需解決的諸如三農問題、違法占地以及土地流失等問題。對此,筆者從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現狀出發(fā),詳細闡釋了其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自身工作經驗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土地管理制度;現狀;問題;對策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7.013
1.1我國土地管理模式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經歷了三個階段,相關部門統(tǒng)一管理全國土地是為第一階段;城市和農村不同部門分級管理土地是為第二階段;行政統(tǒng)管部門科學統(tǒng)籌規(guī)劃全國范圍內的土地是為第三階段。
1.2我國土地管理機制
土地管理法是我國現階段所推行的土地管理機制,不同級別的管理部門對土地進行管理,并將各自的管理任務分配至各級政府。
1.3我國土地管理制度
我國在進行土地管理過程中推行了土地管理法,與此同時也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了國土覆蓋的利用制度,重點處理了我國土地的總體規(guī)劃。此外,還將國土功能詳細劃分為了農耕地、建設用地和未加利用的土地,我國相關部門嚴格計劃和核查了以上三種土地之間的轉化,并對農用耕地轉化為建設用地的現象加以重點監(jiān)督和管理,以避免建設用地持續(xù)擴大,盡最大可能保護我國農用耕地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2.1土地承包經營與土地利用率之間的矛盾
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影響著土地價值與地租,而土地價值、地租與農民收入直接掛鉤。土地所有者希望土地出租的期限越短越好,而土地經營者則相反。
2.2土地所有權與土地經營權的矛盾
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村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村內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是集體土地產權主體的三種主要形式,可簡稱為“鄉(xiāng)(鎮(zhèn))、村、組”三級,較為模糊的“集體”概念致使以上哪一級組織是哪些集體土地的產權主體并不是很清晰,自然無法為農民權益提供保障。土地使用權的主體、地位等內容并沒有在相關法律中獲得較為清晰的規(guī)定,農民無法感受到土地使用權的穩(wěn)定,自然不愿意長期投入土地,我國一些土地開始出現鹽堿化、沙化乃至荒漠化的現象。
2.3征地補償制度與農民利益之間的矛盾
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對土地征收范圍的界定并不合理,主要體現為以下兩方面:其一是法律規(guī)定的土地征收范圍過寬,部分建設用地如商業(yè)性建設用地不應被引入征收程序,卻因被納入了征地范圍而對農民利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二是法律中有關土地征收范圍的規(guī)定過窄,部分生態(tài)林建設用地理應納入征收程序,但并沒有被納入征收范圍。
3.1更新土地管理理念
切實解決我國土地管理制度存在問題,首要任務在于更新土地管理理念、樹立新型資源觀和資源管理觀。對此,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需加快土地管理社會風險、經濟風險防范管理體系的設計,同時還需健全并完善相關土地管理制度,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
3.2加強土地管理基礎制度建設
土地管理基礎制度主要包括產權制度、規(guī)劃制度與土地調查制度。
3.2.1產權制度:我國政府及其他土地管理部門需建立健全一定的現代土地產權制度,明晰城鄉(xiāng)產權主體與權能,統(tǒng)一登記土地及其地上附著物。
3.2.2規(guī)劃制度:為了為土地利用規(guī)劃的權威性提供保證,相關部門需推動《土地利用規(guī)劃法》的建立,并借此實現“立法——規(guī)劃許可——計劃制度——管治規(guī)則”的土地管理體系。
3.2.3土地調查制度:國家要想快速、全面、準確地把握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首先需保證土地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對此,我國需建立一定的土地調查機構與專業(yè)的土地調查隊伍,同時還需轉變資源管理觀念,加大對我國土地數量、質量和生態(tài)的綜合監(jiān)測與調查力度。
3.3加強土地的財稅制度改革
農民、政府、開發(fā)商之間的利益關系需獲得進一步的處理,既要為政府合理行使職責、農民合理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保障,還需引導農民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配合政府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為了避免土地囤積和閑散現象的出現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新的土地財政模式的構建。
經過數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我國土地管理制度正逐步趨向完善,但仍有諸多問題存在。總而言之,只有對我國現階段土地管理制度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加以充分認識,更新土地管理理念,加強土地管理基礎制度建設與財稅制度改革力度,才能促進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1004-7026(2016)07-0019-01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