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經(jīng)開區(qū)實驗學校 曾貝思
小學高段作文有效教學談
江西省南昌市經(jīng)開區(qū)實驗學校 曾貝思
作文教學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長期以來,小學生的作文多“假”“大”“空”,原因是學生在寫作中缺少生活體驗,沒有從身邊的人、事、物入手來寫作,故而所寫作文也就容易脫離實際,感染力不強。提倡讓作文回歸生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觀察、體驗,寫身邊事,頌身邊人,這樣更能讓學生的作文變得具有感染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豐富作文內(nèi)容,提升學生作文內(nèi)涵的根本。讓作文回歸生活,就是要讓學生多從生活中去觀察、感受、體驗,從生活中去找“米”,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讓作文富有感染力,能打動人,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仔細分析學生的作文不難發(fā)現(xiàn),一是流于形式,多是好詞佳句的堆疊,雖然有思路和結(jié)構(gòu),但內(nèi)容過于枯燥,沒有自己的認識和體會,讀起來較為干癟;二是不懂如何應用生活素材,多是以“流水賬”方式記錄生活,主題不明、思路不清。從教師教學角度看,多強調(diào)如何選定主題、安排思路、精選語句,對生活素材的選擇方法指導不足,甚至認為作文只需學生能圍繞主題而多用好詞佳句即可。如此,學生所寫作文自然和生活相脫離,沒有了生活味。
讓作文回歸生活,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真正能“我手寫我見”“我手寫我心”,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以四年級上習作一為例,該課時是圍繞“節(jié)日”主題展開的,生活中不乏學生喜歡的節(jié)日,如“六一兒童節(jié)”、“春節(jié)”等,甚至學生也可自己設立一個節(jié)日。在教學中就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設立自己的節(jié)日,如“全家出行日”“讀書節(jié)”等,學生可自由抒發(fā),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確定主題,再寫作,所寫作文也就會有生活味些。又如五年級上習作二是圍繞“小動物”展開的,很多學生家中都有小動物,引導學生回家觀察后再寫作,寫清特點,寫清事件,作文就顯得更真實。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摒棄以往的應付考試的作文教學方式,尤其不能讓學生在考前背范文,而要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觀察和體驗,獲得對生活的感性認知,再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會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作文富又生活味,具有真情實感。否則,大話、流水話,只能降低作文的層次。
“寫什么”“怎么寫”這兩個問題一直是困擾學生作文的核心問題。長期以來,在高段作文教學中,多是“我講你寫”的模式,即教師告訴學生要求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文,收集作文批閱后講評。學生在作文中多是接受來自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沒有豐富的寫作體驗,自然不知道該寫什么,怎么寫。如五年級下習作一是圍繞“觀察”主題展開的寫作活動,教學中雖然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了各種自然景觀引導學生觀察,學生沒有親自去觀察,難以寫出自然景觀的特點,只能羅列。
提倡生活化教學,就是要變“我講你寫”為“先觀察后寫”“先說后動筆”,即在作文前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獲得直觀的感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說自己的收獲,共同分享,再動筆寫作。如上述案例中,課堂教學前先指導學生選擇好觀察對象(如夕陽)并仔細觀察,觀察中做好記錄,課堂引導學生以相同對象為小組展開交流活動,說自己的所見和所感,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好思路,確定所觀察對象的主要特點,選擇相應的觀察順序進行描寫或記敘,寫作后小組互評修改,這樣更利于學生把握對象特點,寫出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或感受,讓作文打動人。
在作文課堂中,要多引導學生圍繞主題發(fā)言,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說出來,畢竟說是寫的基礎(chǔ),在課堂中通過相互的交流和表達,學生的寫作體驗豐富了,再引導學生根據(jù)課堂中所交流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寫作,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握住重點和難點。否則,若直接采用任務式的作文,學生難以獲得體驗,寫作中也就找不到話說,作文也就容易變得空洞。
進入高段后(尤其是六年級)作文練習的時間較少,教學中更多的是以檢測、考前總復習等方式對學生加強訓練。從作文練習方式上看,一是以檢測卷上的練習為主,二是以教師布置的作文練習任務為主,方式較為單一。從學生的表現(xiàn)上看,大多學生并不喜歡作文,甚至厭惡作文,寫作整體水平不高。
實施生活化練習,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作用,以生活為出發(fā)點,以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幫助學生多練、熟練,做到熟能生巧,系統(tǒng)地掌握作文寫作方法。首先,要注重以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多寫多練。如日記、周記、觀察日記等,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而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寫作方式進行訓練。如景物的描寫,引導學生觀察后以觀察日記的方式進行描寫;其次,要注重以活動方式觸發(fā)學生的寫作認清。在語文教學中,可組織作文競賽、最佳小作家評比、最美作文評選等活動,以豐富的活動來帶動學生寫作。如班級黑板報中可選登學生的一些優(yōu)秀作文,讓學生獲得滿足感。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組織學生辦班級簡報。
在作文教學中,不能因為考試而把作文放到次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時間安排上,在引導學生練習材料閱讀、識記教材知識點的同時,要騰出時間來讓學生練習作文。在方法上要多給予學生指導,要注重以多樣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練習,只有多寫、多練,學生的作文才能獲得進步,作文教學也才會更加有效。
作文是主體借助語言文字來抒情達意的一種方式,小學高段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蘇醒。在高段作文中提倡生活化教學,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觀察和感悟,寫身邊的人和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作文變得更加真實,富有感染力,讓學生作文過程中得到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