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錄娃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渭北初中 741300)
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馬錄娃
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是一個繁復的工程,需要我們教育者認真思考研究。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從關鍵的詞語句子來推廣微課的應用,從修辭手法的運用來提高微課的教學水平,從課文的結構出發(fā)來探討微課的內(nèi)在規(guī)律,從作文的寫作方法訓練方面來推廣微課的經(jīng)驗,還可以從閱讀文學作品中調(diào)整微課的不足。這些途徑都是應用微課的最佳途徑。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教學體驗。
語文教學在于一個讀字。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此理。在微課的進行上,我們可以隨時抓住課文中的語句進行開展。如古詩詞的教學,教學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其中的一點,就可以開展微課教學。如詩詞名句的教學,就可對關鍵的詞句來做具體的分析。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中,桃花潭是什么樣的一個的潭,能引起大詩人李白如此的雅興呢?桃花潭的美景又是如何的呢?是不是桃花開的非常的多,滿山遍野都是桃花呢?教學中,我們就要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想象。然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再想:水是什么樣的水,真的就那么深嗎?也許真的就那么深,也許是作者的夸張,為的是下文的抒情。潭水是永遠流不盡的,那么汪倫和李白的感情也是和流水一樣,源遠流長的。這樣既分析了內(nèi)容,又是微課的典型應用,可以說是取得了一箭雙雕的教學效果。還有李白的詩句“手可摘星辰”。人的手有那么長嗎?不可能??!天上的星星有那么低嗎?也不是??!那么,李白是怎么摘到星星的呢?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危樓高百尺”。是樓高??!這個樓有多高呢?作者沒有直接寫樓怎么怎么高,而是通過人站在樓上一伸手可以摸見星星來寫的,這是側面描寫。教師分析到這里,學生就會在腦子里構建一個高樓的形象,可以頂?shù)教焐系母邩?。這種大膽夸張的藝術手法,正是李白想象豐富的表現(xiàn)。所以,我們隨手拈來,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微課的應用就能水到渠成,毫不費力。說穿了,微課就是教學時從某一細節(jié)入手,進行詳細的、全面的分析。
現(xiàn)在教材中七年級語文《窮人》這一課,內(nèi)容結構比較繁復,對初中生而言要把它完全理解掌握尚需一定的時日,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微課,就其中的某個方面來探討一下,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課文的結尾就很獨特,丈夫最終決定收留下兩個孤兒,桑娜拉開帳篷,當丈夫看到并排的四個孩子時,他會說什么呢?他是贊美妻子呢,還是埋怨妻子事先不跟他商量呢?文章沒有寫,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來分析課文,托爾斯泰為什么不寫呢?那么寫出來好呢,還是不寫出來好呢?教師這么一發(fā)問,肯定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fā)學生探討的積極性。這是寫作手法的探討,也是對文章主題的探討。主人公美好的心靈作者不發(fā)一言,讓讀者自己去評斷,這比作者寫出來的藝術效果要好得多。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來。這種言盡而意未盡的藝術效果,正是我們學習掌握的技巧。其實,教師可以把這種微課的教學模式告訴學生,讓他們自己利用微課來自學,一樣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如何利用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教學,是接下來重點概括的問題。
1.深度閱讀教學中,微課的教學主題要非常明確 微課在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其本身具有的特點,尤其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必須要凸顯出主題鮮明的特點。當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設計時,應該把握好閱讀素材的取材范圍,教師不能找一些超出初中學生學習范圍以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學習,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微課教學內(nèi)容的主題一定要非常明確,一個微課視頻只有一個主題,全程只能圍繞一個中心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講解。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入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那么,當學生對微課的講解內(nèi)容進行討論時,只能圍繞一個線索展開討論,不能出現(xiàn)多條線索共同討論,這樣容易使微課的內(nèi)容顯得分散,不夠集中。教師在微課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設計上,必須要突出問題的重點,對知識點的羅列要條理清楚,先后有序,內(nèi)容框架要完整,控制好微課的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教學效率。
2.對微課的質(zhì)量要提高要求 要想讓微課在教學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制作微課視頻時,對其質(zhì)量一定要嚴格把好關,比如,講解者的聲音,語速等,都是制作微課時需要考慮的問題,講解者要務必保證吐字清楚,聲音洪亮,語速適中。同時,還要考慮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有時由于受一些特殊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會使微課的視頻效果和音頻效果都受到影響,講解者在講解的過程中,對知識點不能重復講解。制作微課視頻之前,講解者應該避免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微課制作的質(zhì)量要求,務必保證微課的全程效果。
3.微課能幫助學生感受到詩歌的意境 微課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把文字、聲音、圖像和視頻共同結合起來,有機的教學,帶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微課能將靜態(tài)的書面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的視頻,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學,能使枯燥的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王家新的詩歌《在山的那邊》,這首詩中蘊含了困難、挫折、理想、信念等非常熟悉又非常抽象的東西,學生在學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微課教學,讓學生感受帶有思想感情的朗誦,體會詩中的情感,通過微課把學生帶進詩歌的具體意境中,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道理,用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現(xiàn):人生道路上總是會遇到挫折,尤其是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道路上,會有各種崎嶇,但是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最終將困難戰(zhàn)勝,實現(xiàn)理想。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以其簡單化、實用化、多樣化和智能化備受師生歡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開展語文微課教學中,教師必須聯(lián)系學生實際和課堂實際,不斷優(yōu)化微課的教學環(huán)境、組織策略、應用技巧,堅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重點,以學生的學習實效為落腳點,真正發(fā)揮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指引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渭北初中 7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