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例探小學生品讀能力之培養(yǎng)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盛澤小學 施正芳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顯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品讀”應受到重視。何謂品讀?品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品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從而達到課堂教學中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品讀能力呢?
“品讀”需要支架。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總有那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點”“線”“面”,如:關鍵的文題、詞語、過渡段、重點句等,它們或統(tǒng)領全文,或流露人物情感,或表明作者意圖,是破解全文密碼的關鍵所在,抓住這些“點”“線”“面”,進行深入地品讀,就能拓展到全篇,順暢地實現(xiàn)“整體感悟”和“整體把握”。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人物性格
課文中有些詞語運用很準確,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作用較大。指導學生抓住這些詞語品味,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形象。
例如教學《錢學森》伊始,我便提問:錢學森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必然會說他是一個才華橫溢、一心為國的人。那么文中哪些詞語讓我們體會這些呢?學生便會抓住“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中“最”,以及“都抵得上五個師”等詞語來體會。教學時,讓學生緊緊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品讀體會,錢學森出類拔萃的人物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2.品味經典語句,感悟文本中心
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文中總會有一些經典語句可以顯示文本的中心,它對教學有很大幫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
例如教學《錢學森》一課時,為了體會錢學森的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我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錢學森說的話進行品味朗讀。先出示人物的話:“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我提問學生:“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段話的?由此可見他是個怎樣的人?”錢學森在美國“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在馮卡門身邊擁有前途無量的未來”和“錢學森堅決要求回國”作對比,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錢學森要求回國決心是如此之大。抓住經典語句進行充分交流體會,層層推進,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感染之下,內心的情感被激發(fā),情不自禁地走進課文,走進錢學森那美麗的內心世界,學生的移情表達,促進了對課文的感悟、升華,內化了文本的語言。
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大膽想象。這種想象不是搞“無土栽培”“無根培植”,而是緊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自由朗讀中積極思考,在討論交流中,使情感和認識都得到升華。
1.師生對話式品讀,閃現(xiàn)智慧
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是在交往過程中承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所應該享受的權利,給予主動發(fā)言、積極參與的機會。所以,我在課堂上總是注意傾聽,善于捕捉“戰(zhàn)機”,從而營造對話高潮。
例如學習《錢學森》第5、6自然段時,我抓住海軍高級將領的話中“無論到那里,都抵得上五個師”和“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這兩點契機,深入文本,震撼學生心靈。教學時,我與學生進行對話式探究:“一個師有多少人?一個人抵得上5個師25000人,這說明什么?”又在對話中穿插朗讀,“當錢學森終于踏上歸國航程,他是什么樣的心情?我們該帶著怎樣感情去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這樣,學生的情感在一次次對話、朗讀中得到升華,心靈一次次受到猛烈的撞擊,從而提升了人物情感的認識。
2.想象觸發(fā)式品讀,產生共鳴
想象觸發(fā)是指在閱讀中教者調動學生的經驗庫存,從字句聯(lián)想到與其有聯(lián)系的經歷。想象觸發(fā),是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紐帶,也是觸發(fā)學生內心情感的一劑良藥。
例如通過理解美國海軍將領的話來體會錢學森的拳拳報國心時,考慮事件從時間、空間與學生實際相差甚遠,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產生一定的障礙。這時我讓學生圍繞“美國政府為了留下錢學森,都用了哪些辦法呢?”展開想象,讓想象與品讀相相結合。在此基礎上補充錢學森被禁錮,被折磨的資料,適當?shù)臄U展、延伸,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想象觸發(fā)式的品讀讓學生感受更真切,讀出了自己的內心體會,讀出了觸動心靈的人物形象,與文本與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隨著一次次地品讀,心靈一次次受到猛烈的撞擊,人物形象也悄悄地滲入了學生的靈魂深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彼砸岣邔W生的品讀水平也應多采用賞識性評價。賞識性評價正是通過激勵贊揚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其內心愿意學習,喜歡學習,學生在這樣愉悅的環(huán)境中品讀文本,必然能起到內化吸收的功效。
例如品讀“我們日夜盼望著的,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時,我給予學生及時性鼓勵性評價:“我聽出了‘深情’二字!”“多么深情而又激動的話語?。 薄巴ㄟ^你的品讀,我聽出了錢學森說話時的誠懇與堅定?!痹u價激起學生朗讀的信心,必然使得他們敢于主動品讀本文,愿于展示品讀水平,從而達到人本的互會與交融。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把品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充分利用文質兼美的課文,引領學生抓住內容精彩之處、語言運用經典之處,品讀語言文字,讓學生從字、詞、句的比較、揣摩、感悟中得到人文的關懷,受到語言的熏陶,努力使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相信,這樣以“品讀”為核心的語文教學才能讓學生都沉浸在“語言文化”的無窮魅力中,致使語文教學真正散發(fā)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