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心中的遠方
山東省北鎮(zhèn)中學2 0 1 4級(2 2)班 趙一雪
遠方,像一個充滿魅力與誘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神秘和美……于是,肉身在道路前難耐,靈魂在浮空中渴求——遠方呵,向遠方。
拂卻六百年煙云,穿越時間的隧道……一個中國人的名字在蒼茫夜海中燦然閃耀——鄭和。這個響亮了整整六百年的名字,猶如啟明星般引領了十五世紀的文明曙光,輝映著一個時代的航路。
海路遙迢,水天茫茫,鄭和肩負朝堂重任,南下向遠,七下西洋,足跡遍布大半地球,將華夏文明之種播撒在3 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將中華文明帶向遙遠海外。
征帆如碑,濃縮著中華民族之精華,佇立在五千年如鐵的長風中,古人向遠之偉岸身雄峙瀚海千百年。向遠方,不僅需邁開腳步,掌舵揚帆于廣袤大海;更需立志燃魂,昂揚向遠于精神時空。
當今偉大科學家霍金患上罕見疾病,身體只能被禁錮在輪椅上的方寸空間,但是他的思想?yún)s自由地遨游在廣袤的時空,他的黑洞蒸發(fā)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使自然科學領域為之震撼,并且對哲學和宗教也影響深遠。他于有限空間中仰望那瑰麗浩瀚的夜空,于著作《果殼中的宇宙》中說:“我的手指還能夠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p>
向遠方,縱因人類之肉身而頗多受限,但仍要以最大氣力擊碎命運之果殼,以堅強毅力追求終極之真理,以不屈精神探索宏大之宇宙,以人性智慧向上攀升,向遠前行。
道途遠行,翻山涉水挑兩肩霜花,一路向西任風云雷電叱咤。玄奘西行五萬里,歷經(jīng)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求取真經(jīng),成就大道。方向不移,腳步不止,向遠之路豈不苦?我想,答案必是血汗交雜辛酸相伴……但若為神圣的信仰,若為心中的遠方,就不會畏懼,不會停息,就會愿斗罷艱險向遠行,一路豪歌向天涯。
錢鐘書先生筆耕一生,寫下《圍城》《談藝錄》《管錐編》等令人驚嘆的華章……先生的博學淵識一次次震驚世人,人們驚于其文,大談其表,卻總是忽略先生兩耳不聞窗外塵囂的精神遠行,忘卻了先生圖書館的一杯淡茶、一本舊書、默默向遠的清正身影。
如今的我們,視線易為眼前的光色所迷,聽力易為耳邊的喧嚷嘈雜所損,腿腳易為交織錯雜的城市所縛,心胸易為紛雜的金錢利欲所控……色彩斑斕的現(xiàn)代積木為我們構筑出一座極為舒適的城堡,以至于我們幾近忘記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追尋心中的遠方!
呵!遠方——出發(fā)吧,向遠方!去看看那山澤河川!去瞧瞧那亭臺樓閣!走吧,出發(fā)吧,向遠方!去追尋那精神光標!去放縱那心靈之旅!想想看,有朝一日,我們會去到那遙遠的地方,見一片清新的天地,攬一片絢麗的輝煌……將夢之風帆懸起吧,讓靈魂在向遠中凈化,讓信念在向遠中升騰,出發(fā)吧,為了那心中的遠方。
正如詩人汪國真的那首小詩:“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p>
遠方,是一個充滿魅力與誘惑的巨大泉眼,汨汨涌流出滋潤的甘泉……于是,意念在心底扎根,身體被吸引前行——別畏懼,別等待,就現(xiàn)在,出發(fā)吧!為了心中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