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階段國學教育的內容與實施

      2016-04-14 07:48:15闞蓉
      江蘇教育 2016年41期
      關鍵詞:國學內容文化

      闞蓉

      小學階段國學教育的內容與實施

      闞蓉

      在小學階段國學教育實踐中,國學內容選擇多偏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相對忽視科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合作意識的滲透。為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補充更多與現(xiàn)代性精神兼容的國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并通過體驗式教學等方法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國學學習中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體悟經(jīng)典魅力,傳承思想智慧。

      國學教育;小學;內容;實施

      一、國學教育的內容選擇

      國學內容博大精深,要“取其精華”作為國學教育的主要內容。然而,對于何為“國學精華”則存在較多爭議。一般認為,國學是以儒學為主體,涵蓋經(jīng)史子集各方面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所選的古文(除詩詞之外)有四十余條,以經(jīng)史為主,涵蓋先秦和之后各朝代。例如,《三字經(jīng)》中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前者體現(xiàn)儒家思想,后者屬于道家經(jīng)典。進一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所選內容多數(shù)屬于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要以誠信、立志、勤學、智能、勤勞、愛國、親孝為主,與科學有關的部分僅占3.6%,與合作有關的僅占1.8%。[1]這也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儒家文化又以“倫理”內容為主的基本事實。除了行為習慣方面,這些國學教育內容還集中在“志”與“趣”兩方面,繼承了我國古代教育中“童蒙養(yǎng)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符合現(xiàn)代人才成長的科學規(guī)律。[2]

      然而,正如課堂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全部,學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一樣,語文教材中節(jié)選或者改編的國學內容也并非國學中的全部精華,僅靠教材內容教學也無法完成國學教育的全部目標。教材中所選內容多與人文有關,與科學、創(chuàng)新和合作有關的非常少。僅僅依靠教材內容,易給學生形成一種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科學、創(chuàng)新等方面成就不足的印象。

      事實并非如此,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不朽的文明之中,還包括發(fā)達的科技(天文、歷法、醫(yī)藥等)、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創(chuàng)新(如四大發(fā)明等),很多古代科技遺產(chǎn)至今還發(fā)揮著作用。例如,我國中醫(yī)經(jīng)典《肘后備急方》和《本草綱目》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能“治瘧疾寒熱”,啟發(fā)了屠呦呦及其研究團隊,最終提取出青蒿素,榮獲諾貝爾醫(yī)學獎。[3]該藥惠及世界2.4億人口,挽救數(shù)百萬生命,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稱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從思想史角度來看,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前,諸子百家在科技創(chuàng)新、法治理念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很多思想綿延后世,澤被當代,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現(xiàn)代性精神有很多共鳴。例如,崇尚科學的墨家學派在認識論、邏輯學、力學、幾何學、代數(shù)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著名思想史學者楊向奎先生認為,“中國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過整個古代希臘”[4];崇尚法治的法家學派在政治、法律、經(jīng)濟、行政、組織及運籌學方面提出了諸多創(chuàng)見,其重視法治、公平正義的思想至今仍然影響中國依法治國的理念與實踐。

      因此,在國學教育過程中,不必局限于儒家和道家經(jīng)典,除了教材中所選的國學內容,還可以加入更多與現(xiàn)代性精神和理念兼容的內容,尤其是墨家學派關于科學的思想、法家學派關于法治的思想,以及中國古代在科技創(chuàng)新、社會改革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與寶貴遺產(chǎn)。

      在選擇國學教育內容時,還有兩個觀點需要辨明。第一,國學教育并不完全等于文言文教育,大可不必因為文言文太難而放棄了一些經(jīng)典內容。文言文是古代書面語言,對小學生而言,很多原文艱澀難讀。因此,對于一些國學經(jīng)典內容可以用通俗流暢的現(xiàn)代漢語來重述和改編,使其成為兒童喜聞樂見的生動故事。第二,國學教育中加入科技創(chuàng)新和社會改革等內容,并不是替代科學、社會等課程的知識內容,而是從文化、情感、審美等角度來激發(fā)兒童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和燦爛文明的興趣與熱愛之情。

      二、國學教育的教學實施

      除語文教材之外,很多地方在校本課程中逐步增加國學教育內容。然而,如何更好地實施國學教育,即教師以何方式教、學生以何方式學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國學教育的目標,則需要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實踐。

      1.誦讀熟記與下意識“熏陶”。

      國學教學中要摒棄簡單實用主義,不能片面強調母語教育的交流和交際等工具性功能,而忽視了文化熏陶與傳承。裴鈺在《漢語言的多樣性,是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一文中指出,“語言教育的核心,不是交流,也不是識字,而是母語文化的傳承”。[5]文化熏陶與傳承是一種“緘默知識”,沉淀在人的“潛意識”之中,雖然無形,但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深層次思維方式、審美偏好和行為邏輯。縱覽古今國學教育的方法,誦讀熟記是其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因為在誦讀經(jīng)典的過程中,學生會慢慢接受文化熏陶,實現(xiàn)文化傳承。誦讀熟記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口誦”與“心惟”的結合,具體是指用標準的普通話,用略帶夸張的語調讀文言詩文,強調對作者情思的體會以及文本語言的運用。學生會在誦讀的過程中逐步理解并熟記經(jīng)典語句和故事,欣賞和體悟語言藝術,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踐行和傳承思想智慧。

      2.“體驗式”教學與文化體悟。

      很多國學內容與現(xiàn)代生活具有一定的歷史距離,在教學中可以多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通過音樂、故事、影像等直觀方法,使相關內容易于理解,提高學生興趣,加深學習體驗。

      第一,音樂渲染下的情感共鳴。在國學教學中,古典音樂有助于將學生的情緒帶入古時情境與文化氛圍中,在音樂的渲染下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味經(jīng)典的魅力,感悟人生的哲理。在教學中,如講授悲傷的主題時,可播放古箏曲《梁?!贰⒍抖吃隆泛凸茏忧逗帐伺摹返绕臉非鳛楸尘耙魳?;講授積極歡快的主題時,可采用琵琶曲《春雨》、笛子曲《雪山情》和揚琴曲《歡樂的牧童》等相對活潑的曲子作為背景音樂。另外,在分析討論和概括分享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播放《高山流水》和《春江花月夜》等引人沉思的音樂,促進學生情感升華。

      第二,生動故事中的抽象理解。在國學教學內容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哲學、倫理、政治等領域的思想和觀點,其內涵豐富,意義深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就需要將抽象的思想轉換成學生易于理解的生動小故事,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或者認知結構關聯(lián)起來,便于理解和記憶。另外,還可以編成舞蹈或者劇本,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備些漢服道具,讓學生扮演角色,根據(jù)故事內容進行劇情表演。

      第三,影像體驗中的感知領悟。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靜態(tài)畫面和動態(tài)視頻等來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強化感性認知和理性領悟。如在講授《孟母三遷》的歷史典故時,可以通過動畫視頻讓學生了解孟母搬遷的原因和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環(huán)境”在人的教育和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講授《三字經(jīng)》中的“稻粱菽,麥黍稷”“馬牛羊,雞犬豕”等內容時,可以通過靜態(tài)圖片或者實物來幫助學生認知“六谷”“六畜”,并可由此引申至自然歷史領域,使其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意義。

      [1]牛龍龍,彭小艷,季瑩.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所選“古文”初探[J].美與時代(下),2015(7):126-128.

      [2]陸一,史靜寰.志趣:大學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J].教育研究,2014(3):48-54.

      [3]王洪鵬.從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談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作用[J].科技導報,2015(20):118-119.

      [4]童恒萍.墨家科學興衰對于中國古代科學發(fā)展的影響[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8(1):110.

      [5]陳芬.國學課程體驗式教學之淺析[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6):114-117.

      G621

      A

      1005-6009(2016)36-0030-02

      闞蓉,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南京,210036),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國學內容文化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誰遠誰近?
      主要內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文化之間的搖擺
      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 15:13:24
      甘肃省| 东辽县| 偃师市| 济源市| 浦东新区| 永春县| 邯郸市| 教育| 永吉县| 厦门市| 崇州市| 固原市| 梓潼县| 泗洪县| 黎川县| 永仁县| 手游| 冕宁县| 平陆县| 江津市| 嘉禾县| 凤山市| 黄龙县| 台南县| 大悟县| 霍城县| 鹤山市| 江达县| 久治县| 定安县| 连南| 阳西县| 富源县| 保德县| 博白县| 西藏| 原阳县| 讷河市| 登封市| 米脂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