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金明
《荷塘月色》疊音詞探究
凌金明
疊音詞具有音節(jié)整齊、朗朗上口的音樂美,朱自清在 《荷塘月色》中大量使用疊音詞,從而使 《荷塘月色》產(chǎn)生了婉麗柔美的美感效果。
從 《荷塘月色》使用的疊音詞的詞性來分,主要有兩類。
一是形容詞,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2.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時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全文共用了18個描摹形態(tài)的疊音形容詞,這些詞語的運用反映出作者觀察的細致和描摹的準確。例如第1句,如果你把 “靜靜”改為“安靜”或“寧靜”,把“薄薄”改為“稀薄”或 “輕薄”,就缺乏溫馨美好的情境效果了。又如第2句,如果你把 “遠遠近近”和 “高高低低”概括為 “到處”,就會使荷塘四周由近及遠的空間感、高低錯落的立體感消失殆盡。這些描摹狀貌的形容詞頗有 《詩經(jīng)》中“蒹葭蒼蒼(渺茫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枝葉裊娜繁盛貌),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飛滿天的盛大貌)”的藝術(shù)效果。
二是量詞,如:
1.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
2.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4.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
疊音式量詞具有和婉親切的特點。如果把“日日”改為“每日”,把“層層”改為“各層”,便失去了和婉親切的韻味。
其次,從本文使用的疊音詞的結(jié)構(gòu)形式來看,可分為三類。
一是 “AA”式,如:
1.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2.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
3.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
“AA”二字式疊音詞具有輕柔、細膩的特點,這一類疊音詞在文中使用最廣泛,單第四、五兩自然段就有十多個。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起被劉勰譽為 “五言之冠冕”的 《古詩十九首》中的篇章: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河/脈脈不得語。
二是 “AABB”式,如:
1.荷塘的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
2.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
3.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
“AABB”四字式疊音詞比只用雙音節(jié)詞有加強表達效果的作用。如“隱隱約約”與“隱約”比,“迷迷糊糊”與“迷糊”比,音節(jié)的強化帶來了效果的強化。
三是 “ABB”式,如:
1.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
2.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斑駁的黑暗,峭楞楞如鬼一般。
“ABB”三字式疊音詞兼有上兩類疊音詞的特點,它的情境色彩也有明有暗,只是本文的兩個詞都偶然用的是灰暗色調(diào)。
我國近現(xiàn)代作家像朱自清一樣善于繼承古代詩文疊音詞使用傳統(tǒng)的還有很多。也都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徐志摩 《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鄭愁予《錯誤》“我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峻青 《海濱仲夏夜》“在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海邊,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fā)出溫柔的刷刷聲。晚來的海風,清新而涼爽。我的心里,有著說不出的興奮和愉快?!?/p>
如果你把這些帶點的疊音詞刪去,這些經(jīng)典詩文的韻味就會大減??梢姡喿x時用心品味優(yōu)秀詩文語言的精微之處,往往能獲得會心的喜悅,對自己的寫作也能獲得良好的啟迪。
(作者單位:江西省尋烏中學)
編輯:蘇雨
責任編輯:金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