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珊瑚小學 吳青靜
?
關于體驗式小學作文教學的思考
江蘇省泰興市珊瑚小學 吳青靜
小學生害怕寫作文,作文難寫的問題給小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小學生難以寫出好作文,這就是目前小學生與寫作文之間產(chǎn)生了惡性循環(huán)?,F(xiàn)在反觀我國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改革發(fā)展歷程,基本上都是將視角聚集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這兩方面。小學生在開始進行寫作文時,從基本的看圖說話開始,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課的教學中將關注點放在作文的結(jié)構(gòu)方面,只要求小學生的作文在結(jié)構(gòu)上的相對完整即可,對作文內(nèi)容、形式方面和小學生的情感表達只是簡單的瀏覽,這就使得小學生的作文沒有實際內(nèi)容和可讀性。這樣的作文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內(nèi)容范化,缺乏真情實感,難以寫出具有感染力的作文。這些問題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生開始寫作階段要重視對他們的指導。
(一)小學生作文中缺乏童趣
小學生本來是具有天馬行空的思維和無限童真的群體,他們的語言應該是最具自由、活潑和樂趣的,可是,他們要面對考試,要想在可是考試中獲得理想的分數(shù),就需要將他們真實的思想表達進行密封,而應該用他們的大腦記住教師所教的內(nèi)容和模式,所以,在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時,小學生原本的天性就遭到了扼殺,從而迫使他們按照現(xiàn)實的要求進行作文的寫作,所以小學生的作文中缺乏童趣。
(二)小學生作文中沒有表現(xiàn)生活的內(nèi)容
生活在當今這個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單一?,F(xiàn)在的小學生基本上是手機不離手,手機上的游戲已經(jīng)將他們的課余時間完全占據(jù),從而使得他們放棄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這就使得小學生的生活失去許多豐富性,這就給他們的寫作帶來極大的阻礙作用。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寫《快樂的一天》這篇作文,許多小學生無從下筆,因為他們的生活就是起床、吃早飯、上學和放學,其他時間都在玩游戲,所以每天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樣的,無所謂快樂與否。盡管將這篇作文寫完,教師批改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中沒有突出生活的樂趣,甚至出現(xiàn)許多學生的作文在內(nèi)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語文新課標》中對語文這門學科中的寫作要求,學生寫作要充分的表達真情實感,積極地表現(xiàn)學生對社會生活、自然環(huán)境和百態(tài)人生的獨特感受??梢?,新課標將學生的思想情感方面的表達放在重要的位置,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輔導課時,要積極的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去體驗生活,只有當學生對生活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時,才能寫出具有內(nèi)容生動性和思想深刻性的作文。
(一)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和體驗生活
學生的實際生活才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只有當學生去用心體驗和感受生活時,才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實質(zhì)性的提高。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以這樣的形式記錄學生自己的生活,從而去挖掘生活的美。這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能力,而且還能不斷的通過這樣的書面表達,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課堂情景
社會是一所具有豐富知識的寶庫,也是學生寫作的真實指導之書。教師要定期的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體驗歷史文化遺物中所包含的深刻內(nèi)容,再者,在一些特征的日子,例如中秋節(jié),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況,這不僅是對學生在感受生活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而且還能夠引導他們關注社會的弱勢群體,尊敬老人,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將扮演好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組織活動來豐富課堂的氣氛。例如教師安排出游活動,將語文課堂教學搬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讓小學生去觀察自然界的事物,當他們具有表達欲望時,教師可以及時的進行指導,這樣也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樣的活動安排,可以使學生與自然之間進行親密接觸,提升學生觀察和感受自然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語文教學活動課,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還可以很好的豐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這對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的真實性有很大的作用,只有這種真實的寫作才能夠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可讀性,也正是這種真情實感能夠打動讀者的心。對于批閱作文的教師而言,這樣的作文也會使教師感到賞心悅目,從而給學生較高的分數(shù)。
小學生自身具有較強的對社會和自然界的感受能力,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將小學生的天性釋放出來,讓他們用自己的雪亮的眼睛去觀察;用他們敏銳的洞察去感受生活;用他們的天真之心去體驗生活。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安排課堂教學時,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然后教師積極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便于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體驗,只有他們的心中裝滿具體的、感性的和豐富的生活材料,當再次面對寫作文這樣的任務時,他們就不會擔心沒有素材可以寫。這就需要教師真正引入體驗式的作文教學模式,真正的將學生心理和思想放開,讓他們真實的感受生活,寫出充滿生活感受和樂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