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貞
向日葵沒有煩惱
文/劉貞
去年的時候,小學校的英文老師生病了,在仙臺住院,她請假期間,學校安排了她的女兒瑪麗亞小姐來代了一周課。小她很喜歡年輕溫柔的瑪麗亞小姐,回來告訴我說今天上課也很開心。她的同學薩拉快活的說瑪麗亞老師給我們唱一樣的歌曲,她的聲音也很好聽哦。小姑娘表達了對新老師的喜愛,又歪著頭問我,南希老師不回來了嗎,我很想念她。她說我們畫了卡片給她,請瑪麗亞小姐去醫(yī)院的時候帶給她。
一周以后,英文老師出院了,派家里的小孩子給每位學生家都送來小禮物,說對不起,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小朋友和家長們擔心了。
每個小朋友得到的禮物都不一樣,有的是筆,有的是拼圖,有的是軟糖。老師為小她準備的是一對黃色的蝴蝶發(fā)卡。正是小她最喜歡的顏色。
在學校門口遇到南希老師的時候,我向她致謝,問她身體恢復的怎么樣。她說啊讓大家操心了,這是老毛病,我們家族遺傳的,我父親也是這樣。我應該早一點去檢查,不應該抱著僥幸的心理。她摸摸胸口說心臟年紀大了,就開始耍脾氣了。如果我爸爸還在世,一定會批評我。我看她氣色,還是有一點虛弱的,我說您應該多多休息,不必急著工作啊。她說我覺得跟小家伙們在一起,是最好的休息。
這時候有小朋友經(jīng)過,向她問好,她馬上綻放一個笑容,元氣滿滿的說嗨,艾爾伯特,早安!我贊美她說哇,好燦爛的笑臉啊。
她轉(zhuǎn)頭看看我,說對嘛,我們怎么可以給孩子一張疲憊的臉,他們是來學習,是帶著信任和愛的。她說自從我拿到了教師資格證,走上講臺,我爸爸就告訴我,這份工作是帶給孩子們明亮和快樂的,你見過愁眉苦臉的向日葵嗎。她沖我擠擠眼睛,說我常常想起我爸爸,就覺得自己做的還很不夠。
南希老師的父親六十年代來到日本,做英文教師,曾經(jīng)是明泉學園的園長。這間幼稚園已經(jīng)有五十年的歷史,在東北地區(qū)是非常著名的雙語幼兒園。他們家里出了七八位教師。我很早認識南希老師的弟弟,他在中國做外教,是一個會彈吉他會單手倒立看到孩子就高興得不得了的紅頭發(fā)小伙子。他也常常跟我講起他的父親,說自己想要當老師也是因為受父親的影響。他說我看我父親,還以為當老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呢,你看他怎么能那么愉快,一直保持輕松的狀態(tài),等我做了老師第二年,我就知道,不是這個工作讓人愉快,而是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必須要釋放快樂。
他們姐弟都跟我講過同一件事,有一天爸爸因為一點事情心情不好,坐在幼稚園的花壇邊,臉上露出煩惱的神色。有一位家長經(jīng)過,看到他,非常不以為然。很嚴肅的跟他說您是園長,這樣子的情緒怎么行呢?小朋友們來幼稚園是要快快樂樂的享受童年時光,如果教職員或小朋友們經(jīng)過,看到園長爺爺這么疲憊這么不開心,他們一定會很擔心,也一定會很疑惑,您這樣沒精神怎么可以呢。
園長馬上站起來,跟他道歉,鄭重的表示是自己做錯了,是自己想的不周到。從那以后,在任的二十多年里,園長只要出現(xiàn)在幼稚園里,沒有一天不是笑瞇瞇的。面對著孩子和家長,就像一棵向日葵,永遠綻放明快的微笑。
園長先生說他很感謝那位嚴厲的家長,正是因為他正直的意見,讓做教師的人細細省察自己的作為,認真思考自己的職守。天下沒有一份工作是可以敷衍應對的,你要尊重你的職業(yè),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精神來投入都還不夠,你不能期待別人包容你的敷衍和懈怠,你也不能指望社會原諒你的臭脾氣和壞心情。無論家里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一個教師都不能任性,放任情緒僭越職責。
我自己也做過教師,也做過很多年學生。做過甲方,也做過乙方。面對過學生家長,現(xiàn)在自己也是一名蠻愚鈍的小學生的家長。常常會被別人的差脾氣掃射,偶爾也會把自己的壞心情發(fā)散。聽到園長爺爺?shù)墓适?,我打心眼里佩服。我們常常只關(guān)注個性舒張的那一面,忘了在情緒上也有恪盡職守的必要。一個永遠保持微笑的老師,不僅是盛開在炎夏的向日葵,他是溫暖很多人童年的太陽。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高興,她是多么幸福,得遇這樣的老師,得享這樣的溫馨。
向日葵不是沒有煩惱,而是把煩惱藏在了日光之后,留給了孤獨的自己。所以感謝那些在自己崗位上綻放微笑釋放善意的人,因為他們默默的收斂了悲傷和憂慮,把最美好的給了你。這是對自己職業(yè)的尊重,也是對世界的最高貴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