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玉 劉紅果
?
青年“暖心墻”傳遞城市溫暖
文/向玉劉紅果
2月1日,綿陽市游仙區(qū)開元中街溫馨小區(qū)旁,出現(xiàn)了一面特制的“暖心墻”:墻上掛滿了捐贈的各式衣物——無論你是誰,都可以在墻面掛捐贈的衣物,成為愛心的播撒者、傳播者;無論你是誰,只要覺得自己有需要,就可以現(xiàn)場試穿后馬上帶走。這種特殊的公益關愛方式贏得不少街坊鄰居連連點贊。
今年,綿陽迎來了史上最冷寒冬,最低溫度達零下3攝氏度?!叭绱说奶旌貎?,那些身上衣衫單薄、無家可歸的孩子可怎么辦?”出于這一考慮,游仙團區(qū)委在開元社區(qū)綿陽市雷鋒志愿者服務中心設立起一面“富樂青年暖心墻”。
“暖心墻”剛設置好,就有不少居民送來閑置的衣物。墻上一會就懸掛了十余件棉衣、圍巾、棉帽等,引得不少人駐足觀看,也有路人拍照后上傳至網(wǎng)絡。街坊陳大姐路過時,看到了游仙團區(qū)委的“暖心墻”便前來咨詢。當?shù)弥梢悦赓M挑選并就地可帶走后,陳大姐現(xiàn)場挑選了起來,她說:“我家有一戶親戚,生活很是貧困,想挑一件過年的棉衣給孩子穿。”很快,她拿著一件粉紅的小棉襖滿意而去。隨后,一位清瘦的大爺也被吸引過來了,在了解活動詳情后,他表示立刻回家收拾用得上的衣物,希望能在下一次寒潮來臨之前,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小區(qū)的關愛氛圍因“暖心墻”的出現(xiàn)而被帶動起來,引發(fā)一波接一波正能量的傳遞。
據(jù)了解,“暖心墻”是借鑒伊朗“友善之墻”的理念,結合游仙區(qū)本地實際創(chuàng)新的一種新型互助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多余的衣物掛在墻上,有需要的人隨時可以把衣服帶走。這種模式減少了當面贈送物品的尷尬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受助對象的自尊心。
據(jù)游仙團區(qū)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同伊朗“友善之墻”不同的是,“暖心墻”經(jīng)過前期策劃,墻上所掛衣物,最開始是在活動開展過程之前,聯(lián)合雷鋒志愿者服務中心向社會愛心人士征集的?!拔覀冎皼]想到‘暖心墻’有這么大的需求量,一個下午,就有近30件衣物被有需要的人領走了。”他說。但可喜的是,更多的衣物是在“暖心墻”設立后,街坊通過口耳相傳前來捐贈的。
游仙團區(qū)委希望通過“富樂青年暖心墻”這樣一扇窗口,探索開辟一個全社會抵抗寒潮的愛心陣地和溫暖驛站,通過它來傳遞“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在全社會發(fā)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新型人際關系,努力建設互幫互助的精神家園。
相關鏈接
一面墻溫暖了一個國家
2015年的冬天,寒流席卷了整個伊朗。冰冷的不僅僅是天氣,加之經(jīng)濟危機帶來的蕭條,失業(yè)者和無家可歸者的數(shù)量急劇上升。在伊朗東北部的一個小城市馬什哈德,一位匿名的愛心人士,開始在一面墻上畫上鮮艷的圖案,并在墻上安裝好一排排的掛鉤,方便人們捐獻出用于保暖的衣服,既能讓無家可歸者得到幫助,也能保護無家可歸者的隱私和尊嚴不受到任何傷害。“如果你不需要,便把它留下;如果你需要,就把它拿走?!眽γ嫔狭粝碌倪@句暖人的話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馬什哈德市民的響應和支持。
馬什哈德“友善之墻”的愛心活動,得到了伊朗許多城市市民的效仿,越來越多的伊朗民眾加入到為無家可歸者捐衣捐物的活動中來,愛心人士捐贈的電冰箱也出現(xiàn)在伊朗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
馬什哈德的一面普通的冰冷的墻,在愛心人士的手里幻化成一面溫暖的“友善之墻”,溫暖了一個冬天,也溫暖了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