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宇
玻璃是易碎品,但它們家族中有個非常堅強的家伙,摔不碎,打不破,即使破了也不會傷人。這個家伙叫防震玻璃,是法國化學(xué)家貝奈第特斯發(fā)明的。
1903年的一天,貝奈第特斯在實驗室整理儀器,不小心將一個玻璃燒瓶摔到了地上。他生怕燒瓶里的藥水灑在地上,連忙拾起了瓶子。
奇怪的是,這個瓶子雖然布滿了橫七豎八的裂紋,但沒有一點碎片,瓶中的藥水也沒有流出來。
他沒有把瓶子扔到垃圾桶里,而是仔細觀察了一番,心想:一般的玻璃燒瓶一摔就碎,碎片滿地,而這個瓶子只破裂了,一定是瓶中的藥水起了作用。這種藥水今后可能會在玻璃工業(yè)中派上大用場。
由于當時手頭很忙,來不及做細致研究,他便把瓶子暫時放在一邊,只是在上面貼了一張小紙條,并寫道:“1903年11月,這個燒瓶從3米高的地方摔下來,拾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一晃,幾年過去了。一天,貝奈第特斯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一輛客車發(fā)生事故,司機和乘客被車窗的碎玻璃片劃傷了,鮮血直流。他腦海里立即浮現(xiàn)出幾年前燒瓶在實驗室里摔裂的情景,思考著:那個燒瓶摔在地上都沒有碎。如果燒瓶所用的玻璃能裝在車窗上,那該多安全啊。
貝奈第特斯被自己這個奇妙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一口氣跑到實驗室,找出幾年前那個貼有紙條的燒瓶。
經(jīng)過研究,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燒瓶摔而不破的秘密。原來,那個燒瓶曾經(jīng)裝過硝酸纖維溶液。溶液揮發(fā)以后,瓶壁上就留下了一層堅韌而透明的薄膜。這薄膜牢牢地粘在瓶子上。所以,燒瓶摔落到地上時,只震出了裂紋而沒有碎片飛散出來。
偶然的發(fā)現(xiàn),一下子打開了貝奈第特斯的思路。他連夜調(diào)配硝酸纖維素,將透明的硝酸纖維素夾在兩層玻璃之間,使之牢牢地粘合在一起,然后劇烈振動玻璃,用力撞擊玻璃,玻璃最多出現(xiàn)一些不起眼的裂紋。
就這樣,一種不會破碎的防震玻璃問世了。如今,防震玻璃被廣泛運用于汽車、火車、飛機、輪船上,深受人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