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的模糊性

      2016-04-16 14:33:26范秀英阜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阜陽236037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語境

      范秀英(阜陽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

      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的模糊性

      范秀英
      (阜陽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摘要:模糊性是自然語言的普遍特征,數(shù)字語言也不例外?;谟袩o數(shù)值義,本文對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的模糊性進行探討。在一定語境下有些基數(shù)詞是虛數(shù),不表達精確數(shù)字含義,具有一定的引申義,富含鮮明的民族特色,并起著一定的修辭作用。

      關鍵詞: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模糊;數(shù)值義;語境;修辭作用

      一、引言

      復雜、變幻莫測的客觀世界是模糊的,絕大部分事物沒有明確的界限。而語言是人類的思維工具,又是反映客觀世界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且由于語言的高度概括性、語言符號的有限性、人類思維和認知能力的局限性及其它因素,它同樣帶有模糊性。模糊語言指“帶有模糊性的自然語言,或指語言表達式所呈現(xiàn)出的不精確現(xiàn)象”[1]。語言既又精確的一面,又有模糊的一面。精確性是相對的,模糊性是本質的。語言的模糊性表現(xiàn)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只有詞具有概念的外延,所以詞的模糊語義是模糊語言學研究的主要對象[2]。詞義的模糊性指詞義所反映的對象語義不確定、邊界不清、亦此亦彼[3]。譬如,關于“紅色”,西方人認為它象征危險,有時還表示發(fā)怒、生氣,如“see red”,具有貶義色彩。再比如關于“中年”和“老年”的年齡段,它們的區(qū)分不明確,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會有新的劃分。還比如“大”與“小”,它們之間也沒有嚴格的界限。

      數(shù)字也是自然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符號,基數(shù)詞是它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講,基數(shù)詞以單數(shù)形式呈現(xiàn)且沒有其它模糊限制語時常常表示確切的數(shù)目,是實數(shù),具有精確的一面。但是在一定的語言結構或文化背景之下,有些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存在模糊性,不代表精確數(shù)字,失去原有精確數(shù)目的指稱意義,蘊含豐富的外延和內涵。本文將從數(shù)字語義有無數(shù)值含義方面來探討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的模糊性。

      二、語義與數(shù)值義有關的單數(shù)基數(shù)詞的模糊性

      計數(shù)是數(shù)字的基本功能,有些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虛化時其模糊義仍具有一些數(shù)值義。有的根據(jù)數(shù)字的基本義,喻大、喻小或表示程度高低,而有的既可喻大或表示程度高,又可喻小或表示程度低,這取決數(shù)字所處的具體語境。

      (一)小數(shù)目單數(shù)基數(shù)詞

      當數(shù)值小時,數(shù)字可用于比喻少,表示規(guī)模不大、分量輕、不重要、程度低、價錢不高、時間短、距離近、事情容易做、速度快等,如數(shù)字短語“one-horse show”(小型展覽會)、“one liner”(小笑話)、“two-bit”(微不足道的)、“a sheet in the wind”(微醉)、“twopenny”(廉價的)、“one-hit wonder”(曇花一現(xiàn))、“a stone’s throw” (一箭之遙)、“one foot in the grave”(它源于希臘神話,是離死不遠的幽默表達,此處使用了借代修辭法)、“for two pins”(輕而易舉)、“in two shakes of a lamb’s tail”(很快,該短語是由‘in two shakes’展開的,后者又是從‘in two shakes of a dice box’演變而來的,在此短語中,‘two’表示羊尾巴擺動的速度比其他動物要快些)[4][P47]。然而當用數(shù)字表示等級或排序時,數(shù)越小,地位卻越高,如 “A number one”、“A one”或“A1”意為第一流的、頭等的。

      多與少或大與小是相對而言的。在“Four eyes are better than two”(兩雙眼比一雙眼看得清楚)中,“two”言少,但在“One hour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今天的一小時抵得上明天兩小時)中,“two”卻指多。在帶有數(shù)字的諺語或格言中,通常是小數(shù)和大數(shù)進行對比,用于強調,直觀、清楚地說明道理,提出忠告,深刻、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質[5][P53]。在對比過程中,數(shù)字語義發(fā)生虛化,具有多和少的模糊義。除與“two”進行比較之外,“one”還和“three”、“seven”、“nine”、“ten”、“hundred”、“thousand”、“million”等大的數(shù)字連用,如 “One hour’s sleep before midnight is worth three after”(午夜前一小時的睡眠等于午夜后三小時)、“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艱難失之易)、“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針及時縫九針)、 “Better master one than engage with ten”(精通一事勝于會干許多事)、“One good mother is worth a hundred schoolmasters”(一位好母親等于一百個教師)、“A thousand probabilities do not make one truth”(縱有‘或然’一千,難成事實一個)、“A drop of ink may make a million think”(一滴墨水寫成的文字可讓萬人思索)[6]。在上面例子中,“one”雖然數(shù)小,但它的作用或價值等于或大于相比較的大數(shù)。

      有的數(shù)小未必就意味少。在“One body is no body”(一人等于沒人)中 ,“one”表示數(shù)量少;但在“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中,“一”言多,“三”卻言少。

      (二)大數(shù)目單數(shù)基數(shù)詞

      有些數(shù)值大的數(shù)字有時可表示多、深、長、高,或表示很、非常、極度,如“三”、“五 ”、“六”、“七”、“九”、“十”、“十二”等數(shù)字?!叭笔切?shù)中的最大數(shù),表示多。它在西方人心中是完美的數(shù)字,富有哲理。在西方,人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三重性,如大自然和人性都包括三要素,基督教中有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癟he best fish smell when they are three days old” (比喻在一起相處得太久,再好的朋友都會生厭)、“When three know it ,all know it” (三人知,天下曉)、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一切好事以三為標準)、“three-ring circus”(大型熱鬧的演出)、“three-handkerchief”(令人揮淚不止的傷感劇)等表明“三”被當作一個限度標準,喻指時間長、范圍廣、數(shù)量大、程度高等義?!拔濉币脖硎径?,是一種衡量尺度,如“five -star”(第一流的)、“five wits”(泛指人的智能)?!傲币彩且粋€基準,表示深,如“Six feet of earth make all men equal”(黃土之下無貴賤)、deep six(深埋;海葬)[7][P516]。根據(jù)《圣經(jīng)》,上帝是七天造世界萬物的,因此 “七”在西方是個神圣的數(shù)字,被當作規(guī)范、概括或歸納的數(shù)目標準,在西方有 “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洗禮)、“七歲看老”等說法。“on cloud seven”(高興萬分)、“Breaking a mirror will bring you seven years’ bad luck”(打破鏡子能帶來七年的不幸,它源于羅馬人認為人生中七年是一個循環(huán)))、“Seven hours’ sleep will make a clown forget his design”(睡七小時的覺,小丑把花樣都忘掉)顯示“七”意為程度深、時間長。“九”是兩個三的乘積,表示眾多,所以西方神話中存在“九個世界”、“九個繆斯”,英國的火警電話為“999”,體育娛樂活動常用九或它的倍數(shù)如九柱戲、高爾夫球場的十八個洞,這都說明西方人比較看重九?!皁n cloud nine”(高興萬分)、“A cat has nine lives”(貓有九命)等表明“九”有 “極度”、“多”的含義?!熬拧笔怯扇齻€三組成的,是多重完美,故“as right as nine pence”意為完好無暇。英國學校是十分制,“十”表示多,為最高標準,如 “ten strike”意指大成功,“ten”代指社會精英?!笆币灿糜谘远?,表示全部,如“十二”是敲鐘的最高數(shù),“strike twelve”意為達到最高目標或表現(xiàn)出全部的才能。

      在英語中,二十、四十、六十、百、千、百萬等大的整數(shù)有時具有虛化義,泛指數(shù)量大、程度高,常用于比喻或夸張,具有修辭功能,如 “I have told you twenty times /a hundred times not to watch TV all day long ”(我已多次告訴你不要整天看電視)、“l(fā)ike forty/sixty”(猛烈地;非常厲害地)、“one in a thousand”(百里挑一)、“make a million”(賺大錢)。以上例子使用大數(shù)往大進行夸張。再者,在整數(shù)百、千后再加“one”表示程度更深,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謝)、“a thousand and one ways”(千方百計)。

      一個大數(shù)表示“多”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這要取決于它所處的具體語境,要看所搭配的詞語?!皌hree”在大數(shù)中是小數(shù),如在“The woman can kill two men with simply three words”(這女人用三句話就能斷送兩個人的性命)中,“three”言少。在“six penny”(不值錢)中“六”喻少,因便士是英國最小的貨幣單位?!熬拧庇袝r也表示少,如 “a nine days’wonder”(轟動一時)比喻時間持續(xù)短。在“Her eyes were shining brilliantly, but her face lost its color within twenty seconds”(她的兩眼閃光,晶瑩明亮,可是她的臉瞬間突然失色了)[5][P52]中,“二十”是用來縮小,往小夸張。

      三、語義與數(shù)值義無關的單數(shù)基數(shù)詞的模糊性

      有些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虛化時其模糊義與數(shù)值概念毫無關系,而主要與特定的文化背景有關,有一定的文化淵源,承載著深厚的文化信息,是歷史文化的沉淀。

      有的數(shù)字詞語具有一定的語言哲學根源。西方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一”是由神所表現(xiàn)的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是萬物的本原、所有數(shù)的根基,如 “the Holy One”(神)、“back to square one”(從頭開始)。有的出自于明文條規(guī),如 “Five it”(拒絕回答)源于美國修正法案的第五條規(guī)定[8],“Section Eight”(指被開除軍籍者,后轉義指神經(jīng)不正常者)源于美國陸軍第八條[7][P518]。有的用事物特征或特點、使用的工具、手段、動作等方式來概括、表達或引申出某種含義,如“four- letter words”(下流語的婉稱,源于粗俗詞組成的字母數(shù))、“four o’clock” (紫茉莉,源于花開的時間)、“the six -foot way”(鐵路,源于鐵軌之間的距離)、“thirty”(死亡的委婉語,源于通信業(yè)中新聞通信末尾出現(xiàn)的‘-30-’代表結束)、“404”(無法找到資源或訪問的頁面不存在或已經(jīng)被刪除,源于上網(wǎng)查找信息未果時屏幕上出現(xiàn)的數(shù)字)、“give somebody five ”(擊掌問候或祝賀勝利)、“ride Bayard of ten toes”(是步行的戲稱,馬是英國早期主要的勞動生活工具,Bayard of ten toes是兩只腳的神馬,被比喻成人)[4][P40]。許多由數(shù)字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多與《圣經(jīng)》或宗教有關,如“30 silvers”(卑鄙的出賣,源于十二門徒之一猶大為了三十個銀幣出賣了耶穌)、“be in the eleven”(足球隊隊員,源于‘the Eleven’即耶穌的十一門徒)。有的來自于其它文學作品,如“seven-league boots”(神奇的速度)源自于英國童話故事,“two frogs”(不要輕率從事)出自于《伊索寓言》。有的來自于體育娛樂活動,如“to have two strikes against one”(三擊兩不中,若第三次再不中,就要出局,轉義指處境不利)源于棒球運動[9],“behind the eight ball”(處境危險)來自于彈子游戲。有的與社會歷史生活有關,如“the Old Thirteen”為“美國早期的國旗”,“four hundred”喻指上流人士,它源于1892年紐約名流William Astor夫人的私人舞會客人數(shù)目減至四百人而得此義。有的源于飲食習慣,如 “a storm in a teacup” (茶杯里的風暴)意為小題大做或大驚小怪。有的來自航海業(yè),如“three sheets in the wind”(酒后東倒西歪的醉態(tài))是水手用語[10][P50]。有的與軍事有關,如“zero hour”(原是發(fā)起進攻等軍事行動的準確時刻,后用于指重要決定到來的時刻)。有的來自電報用語,如“seventy three”(祝平安)。有的來自電影,如 “seven-year itch”(七年之癢)源于美國著名演員夢露主演的電影名,常用于指婚姻到第七個年頭會出現(xiàn)一些人們難以控制的問題。有的來自智力測試題,如“sixty-four dollar question”為智力測驗中最難的問題,后喻指難題或重大問題。有的是源于委婉語,如“a forty-four”指妓女,“five fingers”指扒手或小偷,“the 100”指廁所,“number one”有時指去方便,使表達婉轉、含蓄、有禮貌。

      另外,除了理性意義,詞還帶有附屬性質的含義,感情色彩義是其中之一。有些詞具有感情傾向或主觀態(tài)度,含有褒貶之義,也帶有獨特的民族個性。褒貶或吉兇與數(shù)字自身的數(shù)值義無直接關聯(lián),但各民族都有自己偏愛或討厭的數(shù)字,詞的感情色彩使數(shù)字語義產(chǎn)生了模糊性。根據(jù)數(shù)的奇偶、形狀、發(fā)音或其它文化因素,有的被認為是兇數(shù),有的則被認為是吉數(shù)。有的數(shù)有時為人們所喜愛,但有時卻被人們忌諱,具有雙重標準,是矛盾的數(shù)字。有些數(shù)字語義的模糊性源于迷信、宗教傳統(tǒng)或民族心理等,具有神秘的民族色彩。如“a four-leave clover”意為非常幸運,因“clover”一般只有三個葉,如有四個葉子則非常珍貴,表示運氣好[10][P109]。由于宗教的因素,“三”也象征著幸運,如“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號一定運氣好)。西方人認為“666”是兇數(shù),因它是一條事故頻發(fā)的公路號。同時,它也指撒旦及迫害基督教徒的羅馬暴君尼祿,后泛指惡魔。在西方“六”是不吉利的數(shù)字,再比如“be six feet under”表示入土、死亡或歸西。但“六”有時是骰子的最高點,表示幸運;比如“crooked sixpence”是英國的一種驅邪符,人們認為佩戴它可以避邪?!?77”指上帝,還有“l(fā)ucky seven”之說。在西方有“七德”(seven virtues),也有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八氖辈皇莻€吉利數(shù),隱喻災禍或不幸。在《圣經(jīng)》中洪水泛濫四十天,洪水退后四十天諾亞才打開方舟的窗戶。在基督教上,四十歲的女人是多事之秋[11],人們還認為人生從四十歲起開始走下坡路。西方人信奉主客兩分的二元論,強調對立,而且地理和社會環(huán)境也迫使他們不得不為了生存而頑強地抗爭、奮斗,所以崇尚奇數(shù),追求獨立,以不和諧為美,認為奇數(shù)表達吉祥、幸福,如隆重的禮遇為“twenty-one salute”(二十一響禮炮)、到朋友家做客時送的鮮花枝數(shù)為單數(shù);而另一方面西方人卻認為偶數(shù)隱含分裂,為不祥之數(shù),如“two”代表二元性,具有對立、變異等義,“be two”(不合)、“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同行相輕)、“two-tongued”(說假話的)也說明了這一點。西方人以奇數(shù)為美,但也有例外。由于眾所周知的西方神話傳說和宗教原因,“十三”是西方人犯忌的數(shù)字,為不祥之兆。在美國俚語中,“thirteen”意為“小心點”[12]。同樣由于大家熟知的宗教等緣故,“星期五”是不幸的日子,人們常用“four and one”婉稱星期五?!?” 在形狀上像 “O.K”,因而產(chǎn)生“贊許”的聯(lián)想,而且西方人常做出該形狀的手勢來體現(xiàn)此義。由于“8”像兩個緊靠著的圓及表示無窮大的數(shù)學符號,所以它象征穩(wěn)定、圓滿,還象征著長壽?!癴our”與“fair”(公正)諧音,代表著公平、正義,如“four square ”(坦率),然而人們認為星期四那天運氣不佳,不適于作為結婚日期。另外,由于間接的諧音關系,“二”不是個幸運數(shù)字。它源于“two dice game”(骰子游戲)中“dice”是“die”(骰子)的復數(shù)形式,而“die”(骰子)與“die”(死)同音。“when two Fridays come together”(永遠不)也體現(xiàn)出它的貶義色彩,但在“Two is company, three is none”(兩人結伴,三人不歡)中,“二”并無惡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由于數(shù)字本身的大小、所處的語言結構及地理環(huán)境、社會歷史生活、風俗習慣、哲學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或修辭表達的需要等因素的影響,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具有模糊性而非字面意義,出現(xiàn)精確之中見模糊或精確形式表達模糊概念的現(xiàn)象。有些單個基數(shù)詞語義具有模糊性,有的是進入短語、句子、格言或諺語結構時語義虛化。有些基數(shù)詞語義部分虛化,但還帶有數(shù)值概念,計數(shù)功能沒完全喪失;而有些基數(shù)詞語義完全虛化,富含獨立于數(shù)值義之外的特殊蘊意。為此我們可看出精確數(shù)字被當作模糊理解,詞義由具體義演變成虛化義,言大或言小、具有程度義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并起著比喻或夸張等修辭作用。總之,在特定條件下有些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無論是單個數(shù)字、數(shù)字詞組,還是句子及諺語或格言中的數(shù)字,其語義都具有模糊性,給人們帶來聯(lián)想和想象的空間,是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在語言上的折射,是語言表達策略的需要或說話者的交際目的所在。因此對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不能望文生義,應注意到它們還有模糊的一面,應根據(jù)具體語境來了解它們所傳達出的模糊語義及在此基礎上所產(chǎn)生的修辭或交際效果。當然不同國家或民族有自己的數(shù)文化,反映了他們對客觀世界的不同認識。數(shù)字觀不同導致數(shù)字上的文化內涵也存在一定差異,對數(shù)字有不同的心理取向,進而影響數(shù)字在語義方面的模糊性,所以對英語單數(shù)基數(shù)詞語義的模糊性進行探討,一方面可以使人們認識到精確數(shù)字有時也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對人們更深刻理解英語數(shù)字文化及進一步了解英漢數(shù)字文化內涵的異同是有很大幫助的。

      參考文獻:

      [1] 戴建東.試論模糊語言的交際功能[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6):21-25.

      [2] 吳奇志.淺談詞的模糊性---兼談對其修辭功能的研究[G]//吳友富.外語與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233-245.

      [3] 桂永霞.語言的模糊性與意圖[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13(1):80-82.

      [4] 安美華.英漢數(shù)字習語對比[D].延吉:延邊大學,2008.

      [5] 周蒲芳.英語數(shù)詞的修辭作用[J].外語界,1987(5):51-53,50.

      [6] 劉秀麗,張宜波.英漢數(shù)詞的模糊性、起因及文體功能[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75-77.

      [7] 侯寧海.英語習語大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1.

      [8] 黃蘋.英漢數(shù)字差異的文化意蘊及其對比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6):197-199.

      [9] 徐宇.英漢諺語中的數(shù)字修辭[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113-115.

      [10] 平洪,張國揚.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11] 肖建華.民俗語言初探[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102.

      [12] 劉輝.從文化角度看東西方民族的數(shù)字觀[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1(1):10-12.

      The Semantic Fuzziness of English Cardinal Numbers in Singular Forms

      FAN Xiu-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China)

      Abstract:Fuzziness is th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languages and there is no exception for numeral language. Based on whether they have numerical meanings or no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mantic fuzziness of English cardinal numbers in singular forms. Not indicating exact numeral meanings, some cardinal numbers, under certain contexts, are imaginary ones, have extended meanings with striking national features and play certain rhetorical functions

      Key words:English singular cardinal numbers; semantic fuzziness; numerical meanings; contexts;rhetorical functions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4437(2016)02-0084-05

      收稿日期:2016-03-05

      基金項目:2014外教社全國高校外語教學科研項目(AH-0004-A);阜陽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項目(2014JYXM31);阜陽師范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團隊(2013JXTD07)。

      作者簡介:范秀英(1961-),女,福建莆田人,阜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語境
      創(chuàng)作與做夢:精神分析語境下的“植田調”解讀
      多維語境順應與法律文本翻譯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老區(qū)發(fā)展進入更高語境
      語言學習中語境化的輸入與輸出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馬克思三種語境下的自由概念
      教學與研究(2016年1期)2016-02-28 01:59:29
      跟蹤導練(三)2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fā)語
      新媒體與改革語境下的“新年獻詞”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7:43
      仙游县| 彰化市| 南郑县| 开平市| 祁东县| 阜平县| 福鼎市| 永川市| 桦南县| 稻城县| 苗栗县| 措美县| 商河县| 佛教| 汉沽区| 彭泽县| 民县| 景泰县| 漳州市| 富锦市| 云林县| 甘南县| 双江| 元江| 西林县| 仪征市| 和龙市| 修文县| 杭锦后旗| 丰都县| 讷河市| 乌拉特中旗| 北辰区| 吉安市| 兴和县| 昌邑市| 奉新县| 上杭县| 乌鲁木齐市| 密云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