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源
不忘初心 發(fā)出“正道”之音
劉洪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一再強調“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對于我們在媒體工作的黨員來說,什么才是我們的初心呢?我想,初心不外乎是對黨的忠誠和對理想信念的堅守。2016年 6月10日,龍廣新聞廣播《和總書記的約定》策劃組在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和各個領域的專家在敲定欄目的最后細節(jié)。其后半個月,我們聯(lián)合省委黨校特別策劃推出系列訪談《和總書記的約定》前后共17篇。集中宣傳報道期間,黨支部的每一個策劃人、每一個記者都“出過汗”。在前期策劃中,每一個參與報道的黨員也都興奮激動?!俺龊埂笔且驗樯罡凶陨砝碚撍仞B(yǎng)還很欠缺,需要提高,而興奮激動則是因為我們在解讀中更深入地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振興發(fā)展的殷切希望。新聞輿論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yè)務工作,也是業(yè)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只有武裝好頭腦,把思想理論功底打牢,搞策劃、找選題才能更準確、才能把握精神實質;真正地宣傳好,有針對性地解讀好,才能把好的方針政策告訴給人民群眾。只有準確把握中央和省里的重要政策,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到具體實際工作當中,才能使更多有利于人民群眾的好政策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被大家所了解、所信賴,這樣才能更好地充分發(fā)揮黨媒的喉舌作用。我想,這就是我們在媒體工作的黨員們的初心。
2016年7月,負責《行風熱線》欄目的黨員編采人員先后走訪了全省九個市地,共受理百姓反映的問題達2000余件。鶴崗市的鞠大娘是棚戶區(qū)改造回遷戶,當記者采訪她時,她有些緊張,有些激動地說:“我們感謝國家,感謝黨?!甭犐先ハ袷怯腥私踢^的,但聽了她的故事就會發(fā)現(xiàn),這感謝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鞠大娘以前住在泥草房里,夏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燒的是煤球,住的是硬炕。因為沒錢,屋子小,沒有人愿意和他的兒子結婚。如今,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她住進了樓房,不愁吃、不愁穿,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而鞠大娘只是《行風熱線》走市地活動中上百個采訪對象的一個代表。走訪市地活動中我們聚焦了城市的轉型發(fā)展,也重點關注了民生保障,看到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化,看到了現(xiàn)代化大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在《行風熱線》欄目的平臺上,人民群眾所反映的問題,都能通過電波得到很好地解決,這讓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心中都充滿了自豪感。
作為在主流媒體工作的黨員,我們始終牢記輿論監(jiān)督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篇篇真實、深刻、鮮活的新聞報道是輿論監(jiān)督發(fā)揮社會功效的生動注解。當前輿論環(huán)境越是紛繁復雜,我們就越要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只要想明白我是誰、為了誰,我們就能夠把握好輿論監(jiān)督的度,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增強政治定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這樣就不會方向不明。作為黑龍江媒體人的我們要讓廣大受眾看到、聽到的是真實的黑龍江、發(fā)展的黑龍江、蓬勃的黑龍江、充滿希望的黑龍江。
主流媒體話語權的強弱是決定我們能否用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好聲音”去鼓舞人、引導人的關鍵,也對媒體人的人文關懷和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媒體工作的黨員在準確反映新聞事件的同時,要讓文字有深度、聲音有感情、畫面有溫度。張丹丹是龍廣新聞廣播油畫項目組的愛心大使,她的名字并不特殊,很多人可能已經(jīng)忘記了,但是6年前她的名字牽動了全省人民的心。當年這個罹患白血病的女孩在龍廣新聞廣播的幫助下,短短4天的時間就籌集了172459元的愛心善款。如今,6年過去了,花季女孩兒張丹丹不僅痊愈,還在龍廣新聞廣播的支持下以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把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張丹丹的笑容提醒著我們匯聚愛、傳播愛。媒體的愛心旗幟并不僅僅是幫助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而是溫暖社會中每一個人。近幾年,龍廣一直高舉愛的旗幟,匯聚公益力量,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重新綻放笑容,有了正能量的目標引領,我們的聲音才會有方向,而當這種聲音傳播出去,我們的社會才會更溫暖。
(作者系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新聞廣播編輯部黨支部書記)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