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有義
以誠為官“兩不欺”
琚有義
誠,是對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為官從政者的必備條件。作為黨員干部,更要自覺在誠字上下功夫,堅持做到誠而有信,不自欺,不欺人。
不自欺方能長本事。當前,有的黨員干部覺得自己很聰明,沒有人騙得了自己,飄飄然,可是,對于基層群眾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卻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這種現(xiàn)象,就是自欺的表現(xiàn)。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自欺的危害極大。它會使黨員干部聽不到或者不愿聽基層的聲音,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掌握不到基層一線的真實情況,在做決策、議大事等過程中就有可能產(chǎn)生“失真”問題。黨員干部中存在自欺現(xiàn)象,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群眾觀念淡薄。有的官僚習氣濃厚,整天泡在文山會海里,不愿深入一線搞調查研究,過分相信由別人搜集整理的“第二手資料”,時間一長,就漸漸地聽不到基層聲音了;有的怕苦怕累,害怕深入基層搞調查研究,不愿與群眾一起坐下來聊家常、談生產(chǎn)、謀發(fā)展,群眾自然也不愿把“心窩子”話講給這樣的干部聽。黨員干部要想克服自欺的毛病,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放下架子,邁開步子,深入群眾,與群眾交朋友,向群眾學習,開展調查研究,親自獲取“第一手資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被虛假材料所欺騙,不被各種假象所迷惑,在工作中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敏銳的目光,落實工作才會真正有實效。
不欺人方能得民心。為官從政者,最深厚的基礎是百姓,決不允許欺負、欺騙、忽悠百姓!對黨員干部來講,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只有老老實實為百姓服務的義務,絕沒有高高在上、漠視百姓、欺負群眾的權利。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有胸懷群眾、心憂天下的強烈意識。愛民者,民愛之,焦裕祿、楊善洲等模范典型,為什么被人民群眾牢記心上,就是因為他們有一顆憐民愛民之心。各級黨員干部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和信念,真正安下心來,甩開膀子,真干實干,帶領群眾勇往直前,開創(chuàng)幸福和諧的康莊大道。只有如此,才能對得起百姓,也才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作為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有堅強的黨性和堅定的“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堅持做到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群眾的福祉為自己工作的目標,唯有如此,工作才會有最大的力量源泉,才能真正干成事。
對人以誠,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事無不成。
本欄責任編輯/劉桂華liuguihu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