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那個年代和史鐵生睡一個窯

      2016-04-19 17:57李子壯
      中外書摘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史鐵生老鄉(xiāng)知青

      李子壯

      作者1969年到延川縣關(guān)莊公社關(guān)家莊大隊插隊,1978年就讀于南京炮兵學院,后為全國宣傳干部學院副院長。

      1969年到延安插隊,本來沒有我們初65級的事,但是名額不滿,“工宣隊”就把出身不好的初65級少數(shù)人頂了上去。當時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就被“光榮”了一把,跟著初64級的孫立哲去了關(guān)莊(公社所在地)。立哲不知有何惡習,被同班的女生“放逐”了。他找了初64(3)班(關(guān)家莊)的男生,史鐵生“見義勇為”,請立哲“入伙”,無意間就把我“?!毕铝恕.斄⒄馨盐医谐龈G洞告知此事時,入夜已深,茫然四顧,漆黑一片,油燈點點,鬼火飄飄。我無依無靠,于是賴上立哲,表示絕不和他分開。立哲心動,再找鐵生,他們熱情地“收容”了我。從此,我才享受了與鐵生同窯、同炕的待遇(余者為立哲、曹博、鐘興華)。

      第二天,我們21個少男少女就在延川縣關(guān)莊公社關(guān)家莊大隊落戶了。老百姓開始以為我們是“工作隊”,后來認為也就是“過日子”,而當時的我,則覺得可能是一場時間長短不定的“大串聯(lián)”。

      拆廟德豈薄 砍柴力不任

      我們到農(nóng)村,第一頭疼的事情是砍柴,五個大小伙子還不如一個12歲的男娃砍得多,讓村里婆姨嘲笑了一頓,很受傷。后來,曹博砍柴從崖上落下,安全問題就變得相當嚴重了。當然,知青有點錢,可以燒煤,但引火則非硬柴不可,肯定要另想辦法。

      第一次實操在發(fā)山水(洪)的第二天早晨。山水是頭天傍晚下來的,老百姓都到河邊撈柴火去了。我們看得眼紅,就起個大早,是想偵察一下有沒有落下的柴火。我們四條漢子(立哲是醫(yī)生,名為赤腳,但不從事勞務)在河灘上發(fā)現(xiàn)一個樹根,上面還帶著一米多的樹干。大家覺得可“撈”著了,一邊說老鄉(xiāng)傻,一邊就用镢頭砍記號。我們正在研究“整個運回去,還是分解后再運回去”哪一個更能掩人耳目的時候,三個老鄉(xiāng)帶著全套工具過來了,說這個樹根是昨日他們從滔滔洪水里弄上來的。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堅決不行”,四人憤憤地和老鄉(xiāng)理論:“你們的記號在哪里呢?”“不做記號誰證明是你們的?”老鄉(xiāng)沒遇到過“這么”講道理的人,但又不忍把自己撈的“浮財”拱手相讓,最后終于妥協(xié):樹根歸知青,樹干歸老鄉(xiāng)。由老鄉(xiāng)把樹根運到知青灶房前。這個樹根盤根錯節(jié),得用小斧一點點砍,可費勁了。

      就在樹根將要告罄的時候,鐵生把目光投向了河對面的土地廟。經(jīng)過“文化大革命”,那個廟里的菩薩據(jù)說已經(jīng)被“打倒”過了。我和鐵生到廟里一看,窗欞被拆得七七八八,神像仰天躺著,門則早已失蹤。史鐵生還有閑情研究泥塑是何方神圣,我則因失望而憤怒,把看得見的木頭拾攬到一起,開始砸泥取木(本來我沒有這種知識,是史鐵生說“泥塑木雕”啟發(fā)了我),“破腹剜心”,這時才知道神像的腦子和心臟是木制的。但所獲不多,我不甘心,就爬上屋頂,去砍長在屋頂上的那棵樹。但樹濕斧鈍,砍了一個杈子就回了。后來,我又去了一回,本想全部消滅,但學藝不精,力所不逮,只能“傷根瀝血”,不能一“次”砍殺。這兩次“倒行逆施”,老鄉(xiāng)說:“你敢在神神腦上砍,你‘狗的要腦疼呢!”我雖嘴硬,但也不再和這棵樹繼續(xù)糾纏了。

      后來,史鐵生把這件事寫進小說,弄得不時有人來問我那個人是不是我,我當“仁”不讓,還絕不檢討。2011年回莊,我特意到那個廟去看了一下,想把鐵生的像放在那里。但那個廟已經(jīng)破敗不堪,只剩下兩個土窟窿,于是作罷。只有那棵受過我傷害的樹,在廟頂愈發(fā)壯大,載癭藏瘤,蜷曲臃腫,熊彪顧盼,郁郁蔥蔥。

      牛鬼蛇神有二

      京腔秦韻不一

      鐵生面相不太“善良”且顯老,言訥語遲,思量斟酌后言出則中(不像我信口開河,說完就忘)。他如忘刮胡子,就很有點像關(guān)家莊男生里的“頭(老大)”??上w魄又遠不如同班的“大塊”趙志平,不太“鎮(zhèn)得住”人。

      所以,在和其他群體發(fā)生肢體沖突的時候,他會是第一目標。剛到村子時,村里第一大力之人薛國發(fā),就曾經(jīng)抱著他的后腰把他掄起,被我們喝止。薛訕訕地把他放下,嘟囔道:誰知道他是個“折腰”。從此,莊里老鄉(xiāng)都叫他“折腰”。

      鐵生1969年冬天回京,后來送父母和妹妹史嵐下放到云南,所以,1970年回村就晚了些。大約比我們晚了十幾天。在他回京期間,隊里就找了個老漢(我們窯東)替他喂牛,反正冬天沒活兒,喂得好不好也不要緊。不料,就在這個冬季,關(guān)家莊鬧“鬼”了!

      冬閑時節(jié)是打窯洞的“黃金”季節(jié)。莊里三個“壯丁”王世有、閻鳳祥、李鳳鳴打土窯,結(jié)果窯塌了,王世有和閻鳳祥被壓在里面“甍”了。李鳳鳴因正在往窯外運土,得以幸免。閻鳳祥和李鳳鳴是親兄弟,關(guān)家莊四隊的。我們回村以后,村莊籠罩在一種恐怖的氣氛中,先是薛國發(fā)說在“克桶”上看見閻鳳祥了,繼而許有才(王世有之兄)又說在他住的拐溝里看見弟弟的一個背影。一到晚上,無人敢出窯洞。我們自然斥之為迷信,但老百姓可不這樣認為,因為按陜北的風俗來說,壯年因事故死亡屬于暴斃(夭),是冤魂不散的,必然要尋仇帶人。如果60歲之上老死病死,陽氣已散,是白喜,魂魄是可以安住墳中的。

      就在史鐵生回來前,頂替他喂牛的老漢因病去世了,這位“窯東”彌留之際,高燒囈語,說:王世有和閻鳳祥到窯里來要水喝,臨走閻說,咱們把這個老漢引上吧;王世有說:這老漢又沒得罪你,引他做什么!兩人離窯而去。第二日老人就嚇病了,三日后即撒手人寰。那窯就成了不祥之地。史鐵生回來,不明就里,隊里即讓他“頂上”。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墻。同喂牛的倆老漢,把種種告知鐵生,使他在晚上平添了幾分忐忑。真是怕什么就來什么,一天半夜無月(書中一句“馬無夜草不肥”,鐵生搬到牛身上了,其實牛反芻,喂不喂關(guān)系不大),鐵生提著馬燈去草棚攬草,馬燈晃得幅度有多大,人的影子就有多詭異,當他把馬燈掛在棚外(怕失火),俯下身去攬草之時,突然就摸到了一條人腿!他后退數(shù)步,大喝一聲:“誰!”大約那個聲音太大且怪(他說,根本不像人叫的聲音),前莊的狗頓時齊吠不已,只見草堆里爬出一個人來。鐵生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到莊里要飯的“大爺”在此睡覺,當時就一腳踢去……這件事,是我發(fā)現(xiàn)鐵生第二天走路不太對勁時,他和我說的。最后他還總結(jié)道:看來人不能起惡念,我踢他,不知怎么把自己的腳崴了!

      鐵生牛喂得不錯,看書時間有保證,掙的還是旱澇保收的工分,更免去了日曬雨淋之苦。隊干部便認為喂牛是充分發(fā)揮知青特長的有效措施。所以,當1971年鐵生探親未歸時,就讓我頂替他喂牛。鐵生曾告訴我,關(guān)鍵在分料(黑豆)公平,兩個老漢因怕對方坑自己,所以讓知青(第三方)分,認為這樣才可以保證公平。我拿到量器——升子,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因為升子是一個梯狀體,半升或四合(音“格”)就很難界定。問遍了最有學問的知青,包括陳小悅,沒問出個所以然,后來還是在一本當時的數(shù)學手冊上才找到了體積計算公式。但仍然無法確定這種底小口大的東西應該在多少厘米處標刻度??磥砗萌俗霾怀闪?,我就干脆做“壞人”,給他們分料手掌平平,給自己隊則手掌隆起,到 “盤點”之時常常 “透支”,害得兩個老漢互相懷疑——就是不懷疑我“中飽牛胃”。

      冬天到干校向父親請教這個“刻度難題”,父親說:何必計算!只要把升子盛滿水,置倒于另一容器,稱其重,再取其半,復倒回升子,在水平面處劃一道,不就解決了?!

      書生喂牛先翻書,當我知道了“草膘料勁水精神”的七字訣,就向大隊領(lǐng)導建議,給牛料中加鹽。領(lǐng)導為難地說:我們也知道加鹽,但大隊沒錢,要不然你先墊上,秋后還你?當時插隊已經(jīng)進入第三年,我當然不會再干這種“傻事”,因為還錢的說法在陜北就如同放屁,根本不可能(現(xiàn)在我更明白了,按會計規(guī)范,這筆錢根本沒法下賬,因為無此科目)。既然好人難做,后來我只給我們隊的牛吃鹽,鹽是從知青灶上拿的,我們隊的牛自然精神抖擻。

      鐵生回莊以后,我把崗位還給他,并詳細介紹了在他離崗時所有犍牛生牛的表現(xiàn),還把從兩個老漢嘴里套出的關(guān)家莊“知名人士”的事跡“學”給他聽,后來就被他寫進小說了。

      分合知青灶 嗚呼男女生

      關(guān)家莊插隊的女生共11人,年齡最大的是同校高三的鐘瑚,但因為她是“隨”鐘興華才入莊的,所以和我一樣,基本沒有發(fā)言權(quán)。關(guān)家莊知青的主體是清華附中初64(3)班的,男五女八。

      史鐵生就是這個班里年紀最大的(后有人糾正,陳繩祖就比他大。但陳外號叫“老太太”,可以不算)。由于知青多數(shù)人都只愿上山革命,不愿做飯(現(xiàn)在看來,實際上是很會吃,不會做),并且有一點“紅衛(wèi)兵病”——自以為是,善于以“大批判”開路來掩蓋自己的弱點,所以,春節(jié)之后不久,一場震動全村的大鬧后,男女生就分灶了。分灶以后,男女生宛如路人,互不往來了。但也有例外,一是孫立哲,女生不可能不生病,自然要找他;二是姚元、姚建是親兄妹,當然會接觸。表現(xiàn)最好的是鐘興華,和鐘瑚不過話——原因是論輩分,鐘興華應該管鐘瑚叫“姑姑”,這也太“沒面兒”了。這場風波使知青“政治”上損失慘重,二流子高田亮說:“這覺悟高,那覺悟高,吃不上的時候覺悟咋不高了?”老百姓這時才明白,咱村的知青不過是會說點城里話的“憨娃”。

      史鐵生一臉嚴肅,率先垂范,一般不輕易對女生發(fā)表評論??墒前倜芤皇琛谀谴畏岙敱姇灥购螅疯F生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段贊賞的文字,不幸被我們看見——而且被立哲朗誦,現(xiàn)在我只記得第一句是:她真堅強……結(jié)果鐵生大怒,18歲的男人朦朧隱秘的愛戀被人當作笑料,實在是一件非常非常傷自尊的事情。

      過年后從北京回村,男生盤點庫內(nèi)存糧,實在是吃不到秋收,后來就打起了合灶的主意。雙方談判的代表分別是孫立哲和陳小敏,其協(xié)議有四條,核心的一條就是請(雇)一個老鄉(xiāng)給我們知青做飯,男生負責挑水,女生負責推磨。然后我們給老鄉(xiāng)“過工分”。之所以采取這種類似“地主老財”(老鄉(xiāng)認為)的做法,是因為對于我們來說,把五谷雜糧變成可吃的飯菜,實在是比考清華附中難多了!由于人心思合(灶),所以,很快就達成口頭協(xié)議。并且把這種“財主加共產(chǎn)主義”的體制維持了近五年,當新一輪知青1974年到村以后,他們比我們革命,為了限制“資產(chǎn)階級法權(quán)”,自己做飯,肚子可就太委屈了。

      灶是合了,但男女生仍然不講話。但是,不久后的一個“事件”,使男生對女生刮目相看。

      春天的陜北是評返銷糧的季節(jié),有駐隊干部下村“蹲點”,那名干部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煞有介事地問我的“本人成分”,我自然回答是“學生”,他啟發(fā)我:“我爸爸成分是中農(nóng),我的成分也就是中農(nóng)?!蔽壹m正他說:“你爸的成分是你的家庭出身,你的成分應該是學生。”于是就開始辯論。他不悅,最后陰陰地問我:那你爸爸的成分是什么?我看過我父親的履歷,我爺爺是破落地主,父親本人成分是學生,而屆時父親疑似“黑幫”,這兩個“污點”都不能和他說,于是答道:“也是學生?!彼麑ζ渌猩策M行過詢問,遭遇相同。所以,在晚上社員大會上那干部找碴罵男知青,男生大都“底潮”,不好放對,而在他稍稍停頓之時,樊玲突然發(fā)飆,以高屋建瓴(我們是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之勢,展“橫掃千軍”之風,把他“大批判”一頓,陳小敏、姚建及時補位。只見那位老兄愣在那里,一臉意外,老鄉(xiāng)也不知如何是好。在靜默的瞬間,蜷在炕角的“老太太”(陳繩祖),突然冒出一句:剛才吵什么呢?姚元答道:“罵咱們呢,你不知道?”陳答:“啊,啊,我剛才睡著了?!比珗鲋?、老鄉(xiāng)爆發(fā)出一陣大笑。后來老鄉(xiāng)跟我說:“一家子到底是(向著)一家子!”翌日,這位老兄挺誠懇地私下向男生道了歉。

      到了1971年,招工的招工,當兵的當兵,病退的病退,原有的21位男女只剩下一半,在村的知青也是各干各的——行醫(yī)者三人,教書者三人,喂牛者一人,柴油機技工一人,女子基建隊長一人,還有我這個無固定崗位自由分子一人。除立哲蒸蒸日上的醫(yī)療站外,其他地方都各自為戰(zhàn),日漸凄涼。一日,陳小敏突然主動問我:“你們男生打撲克嗎?”并邀請我們到女生窯去打撲克,頓時我受寵若驚。當晚,我和鐵生就去女生窯洞赴約,對家是陳小敏和楊柳青(外號“老頭”)。打牌開了個好頭,接著就是借書、借物、借燈油……一旦進入常態(tài),馬上不斷升溫。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那樣——“蓄之即久,其發(fā)必速”。

      因為當時小球帶動大球,“乒乓外交”使中美關(guān)系解凍,我們也就把關(guān)家莊男女知青關(guān)系正?;f成“撲克外交”,以示上山下鄉(xiāng)和國際風云是連在一起的。

      樊玲和史鐵生究竟如何?我就此事“專訪”了陳小敏。陳提供了一個情況:有一次男生唱著“外國名歌二百首”走在莊里,鐵生嗓子好,自然是主唱,迎面遇到了女生,結(jié)果立即閉嘴噤聲,因為唱的是“黃歌”。但空氣震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樊玲回窯后,痛心疾首地說:“史鐵生學壞了?!边@件事,后來我告訴了鐵生,他沉默不語。

      當年知青男女之間的朦朧情愫是很純潔的,但他們古怪刻板的行為方式很難為“80后”的新生代們理解。

      史鐵生在《黃土地情歌》一文中把這次“遭遇”寫了進去,(他居然記了三十年?。┎⒃谖闹袑ι倌猩倥那楦]初開作了可以流傳后世的概括:“愛情是主流,反愛情的反動只是一股逆流。”

      手繪倆箱柜 筆走四十春

      鐵生在繪畫上頗有天才,曾得到清華附中美術(shù)老師的夸贊。但插隊以后,雖然薄技在身,但無用武之地。

      1970年間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丹青之技雖不能名動京城,但是足以在鄉(xiāng)下糊口。起因就是他說鄉(xiāng)下畫匠畫的結(jié)婚用的那一對箱柜實在是太蹩腳了。 老鄉(xiāng)用懷疑的口氣“將”了他“軍”:那你給畫一對?我包吃包抽(紙煙)還給對工分。那時,鐵生正餓得心慌,饞得口癢,為了那香香的雜面條,干了! 于是從第一次給會計王生榮畫箱子開始,鐵生名聲大振, 一發(fā)不可收。 直到富農(nóng)劉世發(fā)把他畫的箱子挑到集上賣了,駐隊北京干部郝建找他談話:“老鄉(xiāng)自用可以幫忙,但拿去賣,那就是資本主義傾向了?!庇谑侵缓米髁T——一個可能氣死齊白石的草根天才就此停步。

      2004年10月,我去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掛職,談到故地即將重游,鐵生讓我去看看箱子還在不在并購回。 回莊一問,老鄉(xiāng)熱情地提供了N條線索,也看了箱柜,均非鐵生畫的,因為箱子上沒有革命口號,但也不像鄉(xiāng)下畫匠畫的(回京查明,是“后插知青”曲光畫的)。

      2005年,劉世發(fā)兒媳婦(劉碧蓮)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有一對箱柜當年賣給了一位民辦教師,這位教師現(xiàn)在住在“永坪油礦”。 我打電話請示鐵生:多少錢成交?史鐵生很高興,但沒出價,只說他出錢(底線初定800元,運費除外)。 等到我有空去拉箱柜的時候,碧蓮告訴我,老漢同意,老婆不干了。我想,也許是想要高價吧。做做工作,還是可以了卻鐵生夙愿的。

      見面以后,老漢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當年,他正要結(jié)婚,缺的就是那一對箱柜。 作為一個窮教師,心里想的是30元一對的“鄉(xiāng)土箱柜” ,但是,一到集上,他一眼就看上了那一對不同凡響的箱子,劉世發(fā)也就開了一個不同凡俗的價格:60元! 討價還價之后,50元成交了。這位老師興奮之余,請劉吃了一頓飯,燴菜(帶肉片)和炒雞蛋;劉也慷慨地便宜了2元。

      出乎意料的是,那婆姨的態(tài)度沒商量:你開到多少錢我都不賣(我已經(jīng)漲到1200元)。 陜北的風俗,結(jié)婚的這對家具窮死也不賣,賣了夫妻過不到頭!

      一旦涉及道德問題,只能電話請示。 鐵生否定了我的一些與時俱進的想法,說:那就給箱子照個相吧,君子不奪人所愛嘛!我照辦?;鼐┖螅艺故境晒?,鐵生、希米都表示了滿意。

      御膳房獻藝 車馬炮爭雄

      鐵生的文章、書法、篆刻、丹青全班全村全川全國的人都知道一二,不必再述。鮮為人知的才藝是廚藝和象棋。

      鐵生大展廚藝的時候是1969年七八月。灶上殺了豬(男生單獨起伙后的第一口),殺得56斤肉。李金祿(26中高一)邀請關(guān)家河的男生來共吃豬肉。鐵生主勺。他先是在廚房門框上貼上了紅底黑隸的“御膳房”的橫幅,然后炒了12個諸如醬爆肉丁、魚香肉絲這種上了北京飯館當年菜譜的菜,真使大家刮目相看。那天正值我從寧夏干校返莊,全體男生都稱贊我長了一個千里鼻,氣死狗。當時雖然缺油水,但人均三斤豬肉還是太多了。第二天我當值,一聞醬爆肉丁已經(jīng)酸了,其他剩菜也有了氣味,但舍不得扔掉,就放了一大把紅糖加上剩菜中的肉絲肉丁重炒了一遍,并命名為糖醋醬爆肉丁,大家吃了均稱善。但只授予我“第一伙夫”的稱號。

      插隊伊始,閑來無事,鐵生喜歡下象棋。棋藝高低,對手是誰,如今都記不清了。但使我迄今感慨頗深的是:他最反對旁人支招,特別是給他支招。鐵生自制的棋盤的楚河漢界上,用漂亮的隸書寫了一句俗語:“河邊無青草,不用多嘴驢?!钡?,積習難改,又非正式比賽,大家難免插足戰(zhàn)局,表示一下“我也行”。

      鐵生雖然不悅,但不大點兒事,也犯不上翻臉掄菜刀,于是他不論所支之招是高招還是臭棋,不論是否符合他的本意或出自他心,一律拒絕。別人讓他跳馬,他非得出車,別人讓他飛象,他非得拱卒。其結(jié)果,當然就會輸棋。還落下一個“太軸”的評價?,F(xiàn)在想來,如果他不是如此不計成敗地堅持,不是對別人強加給他的任何東西有著生理上的厭惡,他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猜你喜歡
      史鐵生老鄉(xiāng)知青
      《老鄉(xiāng)系列》之八
      沿線老鄉(xiāng)的“筑路夢”
      咱老鄉(xiāng)
      去找史鐵生
      關(guān)于史鐵生
      白色的鳥 藍色的湖——寫給史鐵生的信
      蘇區(qū)老鄉(xiāng)
      難忘知青歲月
      知青偉大的一代青年
      史鐵生:心魂之思
      宜兰市| 临桂县| 霍邱县| 东城区| 高青县| 蒙城县| 新龙县| 聂荣县| 平乡县| 仙桃市| 阿拉善右旗| 习水县| 响水县| 临沧市| 彭泽县| 深州市| 兴隆县| 徐水县| 台东市| 安龙县| 深水埗区| 洪雅县| 三穗县| 温州市| 景宁| 垫江县| 论坛| 灵寿县| 浦江县| 阜城县| 仙游县| 华坪县| 仪陇县| 修文县| 聂荣县| 汉寿县| 临洮县| 新河县| 临高县| 庆阳市|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