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葭
北京的暖氣剛剛停掉,套句李清照老師的話來說,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個地方有大半年的時間跟暖氣相關,這好比計時器。比如秋天的黨代會開完,那就表示暖氣和冬天都要來了。全國的“兩會”開完,暖氣就要停了,春天也來了。這兩個會議中間,就是圣誕節(jié)、元旦、春節(jié)、元宵節(jié)、情人節(jié),快樂得很。
每年3月15日,全國人民都在翹首以待有關部門宣布有毒食品的時候,北京人民在抱怨暖氣要停了。街面上已經(jīng)遍地是絲襪美眉,但大部分正常人還穿著羽絨服。頭年冬天的電暖氣再次派上用場。通常暖氣結束,出門就要戴防塵面罩了——北京是個四季分明的地方,依次稱為沙塵季、桑拿季、會議季、暖氣季。
南京的冬天陰冷潮濕,冰寒徹骨,所以到北京的第一個冬天,對暖氣極為好奇。物業(yè)通知暖氣試水,我還以為是試水溫,就擰開下方的螺絲,發(fā)現(xiàn)水流得綿延不絕。幸虧后來反應過來,沒被物業(yè)痛罵。等汩汩的水聲傳來的時候,房間溫度就上來了。對于南方人來說,冬天來北京第一件事是買加濕器,一則防止被靜電打死,二則防止鼻孔干燥出血致死。
暖氣真是個好東西。在呵氣成冰的三九寒天,進門就春風撲面。去別人家訪問,先用手摸暖氣,“還是您家暖和,我那兒才十六度”。通常來說,大院里的暖氣要比商業(yè)樓盤足,一不小心就會被燙到。房間熱得要脫兩層衣服。你要不小心在冬天跟北京的男網(wǎng)友視頻,或許就會看到傳說中的“膀爺”。這樣也好,方便京城各大名媛搞“派對”,就是那種把人派成一對一對的活動。
許多人家在廚房暖氣上套個木頭箱子,這就是保溫柜。打麻將的時候,一杯茶擱在暖氣上,是最愜意的事情。家里養(yǎng)貓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貓貓最喜歡趴在暖氣上,好像那是一異性。尤其是雪天里的襪子——嗯,用處太大了。如果你樂意,暖氣片也可以換成那種Hello Kitty或者泰迪熊的形象,小孩子喜歡。如果你覺得樓上晚上的嘿咻聲有點非禮勿聽而不得不聽,最好的辦法是,在同樣結構的房間里輕敲暖氣。
如果你單單以為暖氣只有這些功能,那就大錯特錯了。暖氣在冬天以外的使用也是很頻繁的——這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一大功臣。暖氣片不僅是暖氣片,對私人來說暖氣片還是烘干機、保溫柜;對公家來說,那就是烽火臺、布告牌。小腳委員會的大媽們,一般手上會提著一把大扳手——注意,她們不是修暖氣的,是敲暖氣的。
出現(xiàn)特殊情況,比如樓下有不明人員到訪,就到一樓敲兩下,聲音可以順著管子傳到頂樓;如果有偷自行車的,三下,偷摩托車,四下。如果你在家里聽到暖氣傳來有規(guī)律的響聲,不要害怕,樓下管保在捉賊呢——否則就是你在房間的響動太大。這真是北京的一大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