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常規(guī)的識字教學都比較枯燥,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因此為了進行有效的識字教學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根據字形和拼音進行識字的方法,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活潑的圖畫、動畫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識字氛圍。我所教授的學生都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識字的范圍比較狹窄,基礎也較薄弱,對字的記憶還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因此會出現形近字混淆,同音字寫錯等情況,基于此,我將教學識字分為了兩大部分來進行,以期達到讓學生隨時隨地都有記憶字詞的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課堂,氛圍很重要。要使教學效果明顯,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指導。首先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活潑好動的天性,我采用了以下幾種識字方法。
1.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識字教學。多媒體教學的進入,使呆板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使抽象的漢字變成了生動的畫面。例如我在教學象形字“進”字的時候,事先制作了一個flash多媒體動畫,先是一個田地的圖畫,由于天氣干旱,需要給天地澆水。這時,從左側開始有一股水流入天地,地里的莊稼馬上變得郁郁蔥蔥,然后畫面逐漸變成了筆畫,一個“進”字出現在屏幕上。學生對這個“進”字有了深刻的印象,加強了對字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對漢字的文化也有了初步的感悟。趁著學生興趣正濃的時候,我又利用多媒體分析字的結構,運筆的過程等做了演示,學生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當然對這個字的記憶也會非常扎實牢固。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體驗識字。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滿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的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教材中收錄的字和詞語等都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根據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我創(chuàng)設了貼近生活實際的趣味情境,以此喚起學生對已知生活的體驗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識字中感受快樂。例如在教授《找春天》一課時,我請學生當小小探險家,一起去尋找春天。他們會七嘴八舌地說“草地、綠色、發(fā)芽、藍天、春風、柳樹”等詞語,一面想象著畫面,一面說著詞語,能夠在腦中形成美麗的畫面,對詞語對記憶更形象化。在教授《動手做做看》一課時,我讓學生先想象自己想做的東西,然后把他們所說的東西的詞語用多媒體的形式顯示出來,每說一個就展示一個,這樣的情境再現使枯燥的詞語學習變的生動有趣,有了生命力,學生學起來也輕松活潑,并且都積極搶答,課堂氛圍異常活躍。
3.游戲激趣,快樂識字。教育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為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很多有趣的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
比如“連線”的游戲,教師事先把一些漢字拆開,偏旁部首分成兩列。讓學生根據學習過的漢字進行連線,組成新字。這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不但可以知道學生都認識了哪些字,而且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再如“變魔術”游戲,我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加上一筆或兩筆變成另外的字。比較常見的如“口”字,學生很快想出了“日、中、田、目”等字。或者在講一些都是“人字旁”的字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其他的字,讓學生“組一組”,如“木、本、奇、立”等字,課堂上,每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都很高,還有的學生不拘泥于加一筆兩筆,有的加了三筆四筆,寫出了新的字。這不僅使學生學習了新字,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寓教于樂。
二、拓寬識字環(huán)境,教學課堂延伸至課外
1.通過課外讀物識字。一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語拼音,可以自己進行一些故事的閱讀。教師在教學生識字的同時,要引導學生讀一些課外讀物,激發(fā)閱讀興趣,也可以有效地強化漢語拼音,同時可以接觸更多的字詞,形成互補。
2.通過社會環(huán)境識字。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學習漢字的大環(huán)境。例如商場中的商品種類的介紹,公交站牌上的路線圖,還有超市中的商品標簽,以及各種廣告的宣傳語等,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識字,學生無形中就對這些字詞有了印象,由于不斷的重復,這些詞也就牢牢地印在腦海里,無需刻意地去記憶。
學習識字不是一味地灌輸,而是應該適當地引導,啟發(fā)學生去探索、研究、熟悉和掌握,最后能夠靈活地運用。識字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拓寬識字領域,多角度地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為他們以后的語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李如云,教師,現居甘肅臨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