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廣元 林樂靜 竺君 祝志勇
摘要:在多年生優(yōu)良觀賞槭樹(Acer)品種母株上,選擇適宜盆景制作的枝條,在恰當部位破傷并運用高壓技術促進枝條快速生根,然后,在生根部位下方截斷枝條,露地培植后移栽到盆中,或直接培植于盆中,通過整形修剪,2~3年快速培育出高觀賞價值的槭樹盆景,提高槭樹栽培經濟效益。
關鍵詞:高壓;槭樹;盆景;技術方法
盆景是我國由盆栽逐漸演化、豐富起來的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瑰寶,包括樹木盆景、山水盆景和樹石盆景等,樹木盆景根據材料觀賞特點可分為雜木盆景、葉木盆景。槭樹科植物(含園藝品種)因其樹形優(yōu)美、葉色豐富多彩、絢麗奪目,如雞爪槭、秀麗槭、紅楓、金貴等,是葉木盆景制作的良好材料。但是,槭樹科植物(含品種)一般生長緩慢,從苗圃幼苗開始定向培育盆景樁材需要十幾年至數十年,周期很長。本文探索應用高壓技術獲取適宜的槭樹樁材并制作盆景的方法。
1 高壓培育槭樹盆景樁材的意義
高壓培育槭樹盆景樁材是指在多年生優(yōu)良觀賞槭樹母株上,選擇適宜制作盆景的枝條,在恰當部位破傷并運用高(空)壓(條)技術促進枝條快速生根,然后,在生根部位下方截斷枝條,露地培植后移栽到盆中,或直接培植于盆中,獲取槭樹盆景制作樁材的一種“多快好省”的方法。
1.1 避免破壞自然生態(tài)
傳統(tǒng)的樹木盆景(又稱“樹樁盆景”)常常取材于山野挖掘的樹木根樁,自然界一株滿足樹樁盆景制作的槭樹通常要經歷數十年、上百年的自然生長,樹樁的挖掘一方面破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另一方面還造成水土流失。此外,挖掘的樹樁未必能夠百分之百種植成活,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高壓培育槭樹盆景樁材不傷及樹體根基,不需要動土,待高壓促成生根后獲取樁材,低碳環(huán)保,避免自然生態(tài)慘遭破壞。
1.2 來源廣泛選擇面大
高壓培育槭樹盆景樁材過程中槭樹母樹可以是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的百年槭樹,也可以是苗圃培育的多年生槭樹,母樹樹源豐富。同一植株上枝條茂盛,供槭樹盆景樁材制作的枝條規(guī)格、形態(tài)具有極其多樣性,可滿足大、中、小和微型盆景制作素材的需要,為盆景制作提供大量的選擇機會。
1.3 快速獲取盆景素材
從選中枝條,實施高空壓條,促進生根,到截斷移栽,獲取盆景制作基本“樹樁”材料,無論枝條的年齡大小,一般在8個月內均可以完成。比苗圃定向培育盆景“樹樁”材料要快數十倍。
2 盆景制作槭樹枝條的選擇
2.1 符合樹木盆景制作的美學要求
槭樹枝條的選擇首先要符合樹樁盆景枝干虬曲、盤曲蒼老、節(jié)間距小、枝條錯落有致、細枝繁茂等美學和觀賞要求;其次,要根據不同的盆景制作形式,如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臥干式、懸崖式、叢林式等盆景對樁材的不同要求,選擇相應的枝條。例如直干式盆景選擇的枝條需比較通直或略有彎曲,枝條上又有疏密有致的分枝,分枝分布又有層次,給人有層次分明、挺秀莊重之美感。總之,所選枝條應具有樹樁盆景培育的前景。
2.2 保護母樹基本形態(tài)
枝條經過高壓生根后,最終將斷離母樹,因此,在選擇枝條的過程中,避免“殺雞取卵”式獲取母樹上枝條,而破壞母樹應有的觀賞性,枝條的取舍要適當兼顧保持母樹形態(tài)的整體完整性。
3 高壓處理方法
高(空)壓(條)法(又稱高枝壓條法)是壓條繁殖方法之一,在選中的枝條未脫離母樹前,在預設的發(fā)根部位實施破傷(環(huán)剝、刻傷等),然后用無紡布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包裹濕潤物于破傷處,保持濕潤,待破傷部位發(fā)出新根斷離母株后形成新的植株,再進行培植的全過程。
3.1 高壓季節(jié)選擇
春季、夏季、秋季均可實施高壓,但對多年生枝條以生長季為好,破傷處能夠短時間內生根。槭樹枝條高壓以晚春4~5月 進行為宜,6~7月就能夠萌發(fā)出比較豐富的根系。
3.2 高壓基質選擇
槭樹高壓可選擇素凈的微酸性疏松土壤作為基質,也可用微酸性土壤與保水性強的苔蘚、泥炭、蛭石等混合配置基質使用。為促進生根,在枝條破傷處先用吲哚丁酸等生根劑處理,然后包裹基質,生根效果更佳?;|中不必添加營養(yǎng)肥料等,包裹時盡量密封(包括兩端扎緊),減少水分散失。
3.3 高壓期間管理
高壓之后要勤檢查包裹部位,檢查內容包括:包裹塑料薄膜等是否破損;包裹基質濕度是否太大(濕度過大會造成莖組織腐爛)、是否太干燥(高空枝條補水較困難,水分難保持,容易干燥影響生根);壓條生根進展情況等。
遇夏季極端高溫,塑料薄膜包裹溫度過高易影響生根或導致已萌發(fā)幼根受傷,需及時作降溫處理。
4 盆栽技術
4.1 離體季節(jié)選擇
待壓條萌發(fā)根系轉為褐色,逐漸木質化后即可實施離體截斷,具體截斷離體時期可根據生產需要決定,建議一般選擇在休眠期切離母株為宜,移栽后管理較簡單且成活率更高。
4.2 離體技術處理
截斷部位選擇在根系萌發(fā)處下方15厘米左右處(圖1),若太短會因截斷擠壓等損傷根系,若預留太長,不利于移植和上盆。
壓條規(guī)格不大時可用修枝剪直接剪下。當枝條規(guī)格較大時,需用鋸子截斷,在壓條選定部位先由下而上鋸1/3,再由上而下截斷,避免因枝條自重壓力下垂而造成壓條剪口撕裂,對槭樹樁材美觀度造成影響。
枝條截斷離體后,對傷口面需要進行保護處理,以防止水分及養(yǎng)分流失,病菌侵染。一般可選用市場上常見的愈傷涂膜膏或愈傷涂膜劑,不僅可以起到保護傷口的作用,還能促進傷口愈合,利于離體后樹樁的生長。
對壓條上著生的其他枝條,根據盆景樹樁美觀的要求進行適度的修剪,疏除多余枝條、回縮長枝,并根據需要剪去頂部,初步形成槭樹樹樁盆景的雛形(圖1)。而且枝葉的修剪也有利于減少水分蒸發(fā),提高盆栽成活率。
4.3 上盆技術
高壓枝條離體后可選擇在露地或大棚培植,待樹樁長勢穩(wěn)定、形態(tài)整形修剪適宜后,選擇最佳季節(jié)再上盆。也可以直接上盆造型(圖2)。
4.3.1 選盆缽 選配盆缽基本原則是盆缽款式與樹景完美結合、利于樹樁可持續(xù)生長。根據槭樹樁材規(guī)格大小,以及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臥干式、懸崖式、叢林式等不同盆景造型形式選擇適宜的盆缽款式。包括盆缽質地(紫砂陶盆、陶燒素瓦盆、釉陶盆、鑿石盆等)選擇、形狀(四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筒形等,淺盆、深盆等)選擇、色彩選擇等。如直干式宜用較淺的盆;斜干式、臥干式宜用中深的盆;懸崖式宜用高深的千筒盆。如“金貴”品種以觀葉和觀形為主,色彩鮮艷,宜配淺色盆(圖2)。
4.3.2 選盆土基質 根據槭樹的生物學特性,樹樁盆景用土選擇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微酸性的土壤??捎命S泥土∶腐葉土∶河沙∶腐熟餅肥按照4∶4∶1∶1配置槭樹盆土基質。
4.3.3 樹樁上盆 通常選擇休眠期進行槭樹樹樁上盆為宜。在備好土、選好盆的基礎上,用碎瓦片、碎石或塑料絲網等材料堵塞盆底出水孔,以利排水。然后放入遲效、長效的基肥(如餅肥、骨粉等),再放入少量配置好的盆土基質,把槭樹樹樁置于盆缽中,確認好位置,邊加入盆土、邊用竹簽將土與根夯實,直至土接近盆口處,稍留一點水口,以利澆水。栽種完畢,立即用細噴壺澆水澆足澆透。
4.4 后期管理
盆景養(yǎng)護管理包括樹體、土壤、生境等方面,內容多、技術要求高。重點是水、肥、修剪等內容。
水肥管理:無論露地栽培還是直接上盆,新栽槭樹樹樁維持水分平衡是關鍵,根據季節(jié)、氣候、盆體大小、深淺、盆土質地等因素來確定澆水量、次數和時間。移植后要進行遮蔭。移植當年可不必施肥,以后易薄肥勤施,每年視樹體生長需要追肥3~5次,春季多施氮肥,秋天施磷、鉀肥,休眠期一般不施肥。
整形修剪:槭樹樹樁上盆后,在基本樹形骨架的基礎上,每年在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綜合運用截、疏、傷、變、放、摘等修剪整形方法,經常修剪樹體,做到長枝短剪,密枝疏剪,控制枝葉徒長,休眠期與生長季修剪相結合,調整和控制樹形,維持槭樹樹樁整體結構的美感。
壓條技術是一項成熟的傳統(tǒng)無性繁殖技術之一,通過高空壓條能夠為高效獲取槭樹樹樁盆景材料提供了一種新的實踐。當然,通過高壓槭樹枝條生根而獲取的槭樹樹樁,與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挖掘的槭樹樹樁比較,或者與從苗圃定向培育數十年的槭樹樹樁比較,在樹樁樸實、蒼老、虬曲等質感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差異。但是,隨著上盆養(yǎng)護時間的推移,假以時日差距會不斷縮小。
基金項目:國家星火項目《優(yōu)良觀賞樹種秀麗槭造型技術示范與推廣》(2015GA701016);國家星火項目“優(yōu)良觀賞樹種金葉雞爪槭良種示范與推廣”(2015GA701004);寧波市農業(yè)社會發(fā)展重大專項“槭樹等特色景觀樹種良種選育與產業(yè)化開發(fā)”(2014C11002);中央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金葉槭樹新品種中試及產業(yè)化示范”(2014GB2C220150)。
作者簡介:崔廣元(1965-),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園藝教學與研究工作。
*通訊作者:祝志勇(1968-),教授,主要從事植物資源開發(fā)及利用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