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健,馬義濤,潘俊龍,翁巧琴,張金枝*
(1.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浙江杭州 310058;2.余姚市欣農(nóng)兔業(yè)有限公司)
?
獺兔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5(FGF5)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
劉健1,馬義濤1,潘俊龍1,翁巧琴2,張金枝1*
(1.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浙江杭州 310058;2.余姚市欣農(nóng)兔業(yè)有限公司)
摘要:隨機選擇5月齡左右獺兔50只。采用直接測序方法檢測獺兔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5(FGF5)基因第4個外顯子的基因多態(tài)性;并對獺兔毛皮性狀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將獺兔CDS編碼區(qū)序列同其他物種進行比對。結果發(fā)現(xiàn),所選獺兔群中,未發(fā)現(xiàn)堿基突變位點,在所有的個體中,僅發(fā)現(xiàn)一種單倍體型;獺兔的主要毛皮性狀差異不顯著(P>0.05);獺兔CDS序列同其他物種相比差異不大。
關鍵詞:FGF5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毛皮性狀;獺兔
獺兔,原名力克斯兔(Rex rabbit),原產(chǎn)于法國,是珍貴的裘皮用兔,因其皮毛酷似珍貴的毛皮獸—水獺,故稱之為獺兔[1]。獺兔貴在毛皮,廣泛用于服裝業(yè),制作成裘皮大衣、圍巾等,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養(yǎng)殖前景十分廣闊[2]。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廣泛存在于各組織中,迄今為止已鑒定出23種FGFs,F(xiàn)GF5是FGF家族中的一員[3]。眾多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兔毛生長發(fā)育過程與毛囊/毛乳頭有著密切聯(lián)系[4-9],F(xiàn)GF5是唯一通過影響毛囊生長期的長短從而影響被毛長度的調(diào)控因子[10],F(xiàn)GF5基因?qū)ν玫拿ば誀罹哂兄匾恼{(diào)節(jié)作用,可以作為研究其毛皮性狀的遺傳標記[11-12]。
本研究通過PCR方法擴增出獺兔FGF5基因的第4個外顯子后,采用直接測序方法檢測并分析FGF5基因外顯子4的多態(tài)性,分析獺兔群體毛皮性狀的相關數(shù)據(jù),并將獺兔的CDS序列同其他物種進行對比,以期為研究FGF5基因與獺兔毛皮性狀的相關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試驗在余姚市欣農(nóng)兔業(yè)有限公司兔場進行,隨機選擇5月齡左右獺兔50只。屠宰測定毛皮性狀前,頸靜脈采血10 mL于抗凝管中備用;測定毛長及皮板長、皮板寬等主要毛皮性狀。
1.2基因組DNA提取采用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獺兔血液基因組DNA,使用微量核酸儀檢測所提取的DNA濃度,保證所提取的DNA濃度在80 ng/μL以上。
1.3引物設計使用Primer 5.0設計引物,擴增出兔FGF5基因外顯子4的片段,片段長度為300 bp左右。引物由上海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PCR擴增所用引物序列、產(chǎn)物長度
1.4PCR擴增PCR擴增總體積為50 μL,其中包括25 μL Premix TaqTM、21 μL ddH20、上下游引物各1 μL (10 pmol/gL)、2 μL模板DNA。PCR擴增程序:94℃預變性5 min;然后94℃ 45 s,復性溫度54℃,72℃ 1 min,34個循環(huán);72℃繼續(xù)延伸10 min。PCR產(chǎn)物采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結束后采用UVP熒光成像系統(tǒng)分析檢測擴增結果。
1.5產(chǎn)物純化與測序未經(jīng)純化的PCR產(chǎn)物送上海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純化并測序。測序結果使用Clustal x排定DNA序列,再經(jīng)人工核對,并采用Bioedit,DNA man,DNA star等軟件進行序列結構分析及序列峰圖校正等。
1.6獺兔毛皮性狀的統(tǒng)計分析供試獺兔按體重大小分為4組,利用Excel記錄整理所得毛皮性狀的相關數(shù)據(jù)(體重、毛纖維長、皮板長、皮板寬等)。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單因子組內(nèi)重復數(shù)等方差分析,對差異顯著數(shù)據(jù)的組間采用LSD多重方法進行比較顯著性分析。結果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2結果與分析
2.1FGF5-4基因擴增以獺兔基因組DNA為模板,通過自行設計的引物,在PCR反應條件下,特異地擴增出FGF5第4個外顯子基因,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瓊脂糖凝膠電泳(圖1),擴增條帶長度在300 bp左右。
2.2FGF5-4基因片段序列及峰圖分析PCR產(chǎn)物直接測序得到300 bp左右的FGF5-4片段。測序結果使用Bioedit軟件的Clustal x功能進行排定DNA序列,再經(jīng)人工核對。測序所得序列,如圖2所示;測序所得峰圖,如圖3所示。
圖1 PCR產(chǎn)物電泳圖譜
圖2 FGF5-4基因序列
由圖2序列及圖3峰圖所示,在FGF5-4基因測序所得的有效序列當中,僅有一個單倍體型,且未見變異位點;FGF5-4基因片段的序列均無堿基插入和缺失。從以上序列及峰圖可以看出,在FGF5-4基因片段上,所測獺兔群的分化程度很低。
2.3毛皮性狀的相關分析詳見表2。
表2 獺兔毛皮性狀方差分析表
注:同列數(shù)據(jù)不同大寫字母肩標表示差異顯著(P<0.05);肩標相同字母或無字母標注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2可見,經(jīng)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不同組間獺兔的毛纖維長,差異不顯著(P>0.05);皮板長度僅第1組(體重3.696~3.386 kg)顯著高于(P<0.05)第4組(2.765~2.456 kg),與其他2組相比,則差異不顯著(P>0.05);皮板寬和皮板面積則第1組(體重3.696~3.386 kg)和第2組(體重3.385~3.076 kg)明顯高于第3組(體重3.075~2.766 kg)和第4組(體重2.765~2.456 kg),差異顯著(P<0.05)。
2.4FGF5基因CDS序列與其他物種CDS序列比較詳見圖4。
圖3 FGF5-4基因測序峰圖
圖4 獺兔與其他物種FGF5氨基酸序列對比結果(前80位)
通過NCBI的GenBank中查找兔、狗、家貓、馬、綿羊、牛、山羊、雙峰駝、水牛、豬等物種CDS編碼區(qū)序列所編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對比不同物種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現(xiàn),兔、狗、家貓、馬、綿羊、牛、山羊、雙峰駝、水牛、豬等物種CDS編碼區(qū)序列所編碼的氨基酸長度大都在270個左右,且不同物種氨基酸序列的差異主要集中在第10~80個氨基酸。在其他位點的對比中,不同物種間的氨基酸序列差異較小。經(jīng)過相關軟件分析,獺兔同其他物種間CDS編碼區(qū)所編碼的氨基酸相似程度超過88%。由此可見,F(xiàn)GF5基因在不同物種間的變異程度不大。
3小結與討論
由圖2基因序列及圖3測序峰圖可見,在FGF5-4基因測序所得的有效序列中,僅有一個單倍體型,且未見變異位點;FGF5-4基因片段的序列均無堿基插入和缺失。分析序列及峰圖可以看出,在FGF5-4基因片段上,所測獺兔群的分化程度很低,說明FGF5-4基因在所測獺兔群中相對保守。
結合研究分析獺兔毛皮性狀的相關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選擇的獺兔群中,按照體重不同分成的4組中,毛長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皮板長僅第1組同第4組差異顯著(P<0.05),皮板寬則第1組和第2組顯著高于第3組和第4組(P<0.05)。綜上所述,在所選獺兔群體中,其毛皮性狀的差異性不顯著,毛皮性狀的分化程度不大,從而佐證了該群體FGF5-4基因片段的保守性。
根據(jù)獺兔FGF5基因CDS序列與其他物種CDS序列的比較,可以看出FGF5基因在物種間的差異性較小,表明在物種進化過程中FGF5基因相對保守。
據(jù)相關學者對FGF5基因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關獺兔FGF5基因保守性的報道較少。據(jù)李春笑等(2007)[13]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亞兔的FGF5基因外顯子1和外顯子3存在SNP多態(tài)性,且發(fā)現(xiàn)突變位點與加利福尼亞兔的毛皮性狀有極顯著的相關性;馮凱等(2012)[14]和夏圣榮等(2010)[15]研究了5個家兔FGF5基因的遺傳多態(tài)性,在FGF5-1A中發(fā)現(xiàn)了2個等位基因,3種基因型,在FGF5-3B中發(fā)現(xiàn)了2個等位基因,2種基因型。高愛琴等(2006)[16]對不同綿羊和山羊品種的FGF5基因外顯子1和3的多態(tài)性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綿羊和山羊 FGF5 基因外顯子1均存在2處單堿基變異,而外顯子3并沒有發(fā)現(xiàn)多態(tài)。在本研究中,筆者所選的是FGF5的第4個外顯子,且在所測獺兔群的序列中尚未發(fā)現(xiàn)突變位點,說明FGF5-4基因片段未見多態(tài)性。
參考文獻
[1]姜允奎. 我國獺兔業(yè)現(xiàn)狀及走勢分析[J]. 農(nóng)村養(yǎng)殖技術,2007,22:4-7.
[2]沈培軍. 我國獺兔業(yè)的現(xiàn)狀及開發(fā)對策[J]. 科學種養(yǎng),2006,10:6-7.
[3]王丙萍. 靶除FGF5基因體細胞克隆絨山羊的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4.
[4]高愛琴,李金泉,李寧,等.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5在安哥拉兔皮膚毛囊的作用研究進展 [J]. 畜牧與飼料科學,2005(3):30-31.
[5]Rosenquist T A,Martin G R.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signalling in the hair growth cycle: expression of th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ligand genes in the murine hair follicle[J]. DevDyn,1996,205(4):379-386.
[6]Konyukhov B V,Martynova M Yu, Nesterova A P. Gene angora as a modifier of the hairless gene in mouse [J]. Russ J Genet,2007, 43(2):190-195.
[7]高愛琴,李寧,李金泉,等. 山羊FGF5基因cDNA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2006,37(2 ):180-184.
[8]高愛琴,李金泉,李寧,等. 綿羊FGF5基因 SNP 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 2008,44(5):5-7.
[9]Paus R, Cotsarelis G. The biology of hair follicles[J]. N Engl J Med,1999,341(7):491-497.
[10]高愛琴,李 寧,李金泉,等.不同發(fā)育階段絨山羊皮膚中FGF5基因mRNA表達的 RT-PCR 檢測[J].華北農(nóng)學報,2008, 23(1): 36-37.
[11]宦霞娟. 獺兔KAP和FGF5基因多態(tài)性與其經(jīng)濟性狀的關系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9.
[12]Petho-Schramm A,Muller H J,Paus R.FGF5 and the murine haircycle [J].Arch Dermatol Res,1996,288(5-6): 264-266.
[13]李春笑. 家兔FGF5基因外顯子Ⅰ和Ⅲ多態(tài)性研究及其與生產(chǎn)性能相關分析[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7.
[14]馮凱,吳添文,張蕾,何孟頡,高波,吳信生. 5個家兔群體FGF5基因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 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2,03:5-8.
[15]夏圣榮,馮凱,吳添文,朱程程,吳信生. 5個家兔群體FGF5基因部分外顯子1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 草食家畜,2010,04:22-25.
[16]高愛琴,李 寧,趙興波,等. 山羊FGF5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群體遺傳學分析[J]. 華北農(nóng)學報,2006,21(3): 71-76.
中圖分類號:S82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7307(2016)02-0004-004
作者簡介:劉健(1990-),男,山東省濰坊市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E-mail:liujian1990@zju.edu.cn.*通訊作者:張金枝(1966-),E-mail: zhangjzs@zju.edu.cn
基金項目:寧波市科技局農(nóng)村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資助項目(201201C8000037).
收稿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