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蘇州市金閶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江蘇蘇州 215004
桑菊飲加減治療支氣管炎58例療效分析
李娟
蘇州市金閶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江蘇蘇州 215004
目的:分析中藥桑菊飲加減對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診治的58例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所選對象經(jīng)中醫(yī)辨證診斷為風熱咳嗽證型支氣管炎,且均服用桑菊飲加減治療,對比治療前后本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及相關實驗室指標,并評估臨床療效。結(jié)果:治療后,患者血清中的 WBC(白細胞計數(shù))、CRP(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中醫(yī)癥候總積分明顯改善(P<0.05),58例中治愈36例、好轉(zhuǎn)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到96.5%。結(jié)論:中藥針桑菊飲加減對于急慢性支氣管炎具有確切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桑菊飲加減;支氣管炎;中醫(yī)證候積分;分析
支氣管炎為臨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可分急性、慢性兩種,臨床發(fā)病率在 5%-10%[1],支氣管炎發(fā)病時多伴隨劇烈咳嗽、喘息癥狀,若得不到有效治療,支氣管炎則容易進展為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疾病[2],因此,選擇安全、有效的用藥方案對于提高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改善預后尤為關鍵。我院采用中藥桑菊飲加減治療支氣管炎患者58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間我院診治的支氣管炎患者58例,所選患者癥狀、相關檢查結(jié)果均符合支氣管炎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并經(jīng)中醫(yī)辨證診斷為風熱咳嗽證型,研究還排除了合并呼吸衰竭、血液疾病、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本組58例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齡23-65歲,平均(38.2±2.5)歲,發(fā)病時間1-16d,平均(6.9±1.9)d,其中急性發(fā)病48例、慢性病10例。
1.2 治療方法
本組58例風熱咳嗽證均采用中醫(yī)辯證施治,采用桑菊飲加減療法,主方為:取連翹、杏仁、桔梗、蘆根各6g、取甘草、薄荷、菊花各3g,取桑葉8g,用500ml水煎,煮沸后降溫、去渣取藥汁約300ml為一劑,一劑/d,早晚分次服用,并以主方為基礎隨證加減中藥,具體為:對于重度咳喘伴黏痰者,應加味前胡、貝母以宣肺止咳;對于咽痛者,加味馬勃、射干以利咽清熱;對于咯血、風熱者,則加味生地、藕節(jié)以涼血、止血;若脈苔黃膩、脈浮滑,則加味藿香、佩蘭以解暑燥濕,連續(xù)服用1月為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
(1)實驗室檢測指標:在治療前、用藥1療程后對58例患者靜脈抽血后行血常規(guī)、血清 CRP檢測,血常規(guī)檢測應用血球分析儀,CRP含量檢測采用膠體金法,正常參考值,CRP,0-10mg/L;WBC,4.0-10.0×109/L。
(2)中醫(yī)證候積分:風熱咳嗽證,主癥包括氣喘咳嗽、咽痛、黏痰、咯血四種,每種癥狀根據(jù)嚴重程度計 0分、1分、2分,次癥包括口渴、發(fā)熱、頭痛、舌苔薄黃、流涕、惡風、脈浮滑其中,若伴隨次癥計1分,不伴隨次癥計0分,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滿分15分,積分越高則癥狀越嚴重。
(3)臨床療效:分成治愈(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中醫(yī)癥候總積分減少>8分,WBC、CRP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圍)、好轉(zhuǎn)(治療后患者癥候積分減少4-8分、實驗室檢測指標顯著改善)、無效(未達到治愈、好轉(zhuǎn)標準)三種,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zhuǎn)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實驗室指標及中醫(yī)癥候積分變化情況分析
治療前后,本組58例的WBC、CRP及癥候總積分均出現(xiàn)顯著改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58例研究對象的WBC、CRP及中醫(yī)癥候積分情況對比(±s)
表1 治療前后58例研究對象的WBC、CRP及中醫(yī)癥候積分情況對比(±s)
實驗室指標時間 WBC(×109/L) CRP(mg/L)癥候總積分(分)治療前(n=58) 12.9±2.0 21.8±3.5 13.2±4.7治療后(n=58) 4.6±0.8 6.7±1.4 3.6±1.1 t值 29.345 30.507 15.146 P值 0.000 0.000 0.000
2.2 臨床療效分析
治療一療程后,本組58例患者中治愈36例、好轉(zhuǎn)20例、無效2例,治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62.1%和96.5%。
西醫(yī)認為支氣管炎是一種以支氣管、氣管粘膜和周圍組織非特異炎性反應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晰;中醫(yī)理論則將支氣管炎歸為“咳嗽”范疇,認為“痰、瘀、風、熱”為支氣管炎的病因和病機[3]。
急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西藥種類復雜、不良反應較多、療效一般,而中藥方劑則具有作用溫和、內(nèi)外兼治、復發(fā)率低、療效好等優(yōu)點,在諸多中藥方劑中,桑菊飲應用較多。桑菊飲主方中的桑葉、菊花、蘆根、連翹均具有祛風清熱之功效,杏仁具有宣肺化痰之功效、桔梗薄荷可祛風散熱、甘草則有助于調(diào)和諸藥,這也使桑菊飲能夠針對支氣管炎病因病機對癥施治。在實際治療中,對于不同的臨床癥狀,也可隨證加減多味中藥材,如對于重度咳喘伴黏痰者,應加味前胡、貝母;對于咽痛者,加味馬勃、射干等,上述隨證加減處理方法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療效。
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本組58例對象在服用桑菊飲加減方治療一療程后,其臨床癥狀、炎性反應指標均顯著降低(P<0.05)。另外,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本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6.5%,而關于桑菊飲加減治療風熱咳嗽證支氣管炎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其總有效率可達90%-97%,這也與本研究結(jié)果較為一致[4]、表明桑菊飲加減療法具有確切療效。
綜上所述,中藥針桑菊飲加減對于急慢性支氣管炎具有確切療效,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周立剛.中藥桑菊飲加減治療支氣管炎效果評述[J].當代醫(yī)學,2015,21(29):153-154.
[2]王靈犀,陳德監(jiān).加減中藥桑菊飲治療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32):102-103.
[3]朱艷.中藥桑菊飲加減治療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J].健康導報:醫(yī)學版,2015,20(11):242-242.
[4]李柯,楊彥革.宣肺清熱化痰法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7(12):178-180.
R259
A
1672-5018(2016)09-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