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因為長期的睡眠困難,失眠的患者對睡眠產生了莫大的恐懼。每當夜幕降臨時,他們會無意識、不由自主地進入被稱為預期焦慮的擔憂恐懼程序?!敖裢?,我是否能睡著?如果再睡不著怎么辦……”隨之而來的是對失眠后果的擔憂。典型的表現(xiàn)是越想睡越睡不著,越是不能入睡時越試圖使自己睡著;愈接近睡眠時愈顯得興奮或焦慮,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因為擔心失眠的后果,他們還衍生出一系列的補償睡眠的行為,比如早早上床等待睡眠、推遲起床的時間、白天補睡等。但這些行為只能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失眠者因為對睡眠困難的憂慮和苦惱形成了大腦意識領域的持續(xù)興奮中心,壓抑了睡眠的生理周期,導致本該入睡的時候,卻難以平靜下來,一點睡意也沒有。
白天,患者感受著人困馬乏、精神不振、效率低下的痛苦,更有一部分患者出現(xiàn)各種軀體癥狀,如頭昏頭痛、心慌胸悶、腸胃不適、身體異樣感覺等,或生理指標輕度異常。這更加重了他們對失眠的恐懼。
其實,他們患的是一種因害怕失眠而失眠的恐懼癥。要解決失眠問題,必須先擺脫對失眠的恐懼,改變對睡眠甚至失眠的錯誤觀念。失眠對人的心理影響程度,取決于失眠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對失眠的認識態(tài)度。
入夜時,盡管原有的負性思維不斷向你襲來,但你不妨主動換一種想法:失眠就失眠,難受就難受吧,我已經(jīng)不在意這些,只要躺在床上,放松休息一會兒就足夠了。如果這種思維觀念能夠得以強化、固定下來,也是治療心因性失眠的良藥。
其次,要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衛(wèi)生習慣:規(guī)律生活,按時上床,減少夜生活;在床上20~30分鐘不能入睡就應起床,看一些乏味的書報,待有倦意時再上床;無論多遲上床,早晨必須按時起床,提高睡眠效率;床只用于睡眠,不要在床上工作和思考問題;睡前避免從事劇烈體育娛樂活動;培養(yǎng)開朗豁達心態(tài),及時疏泄不良情緒;交替使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培養(yǎng)一項松弛身心的業(yè)余愛好;有規(guī)律、持之以恒地進行中等程度運動量的體育鍛煉;打造舒適、安靜的就寢環(huán)境。對這些建議,重要的不是“這些道理我都明白”,而是要有行動,因為持之以恒地去做,才能真正改善睡眠。
最后,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系統(tǒng)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系統(tǒng)的認知行為治療已經(jīng)被證明對一部分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有效,特別是對于那些有明顯的失眠維持行為、習慣性地阻礙睡眠的思維習慣的患者,針對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可能更為有益。對于病情頑固,趨于慢性化的失眠患者,新型抗抑郁劑是治療失眠恐懼的理想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