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人活著是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數的,吃多少,睡多少,走多少路,住多大的房子,有幾個孩子,掙多少錢,今天是哪年哪月哪一天,你是哪年哪月哪天出生的……時間是數字,空間也是數字,歷史是數字,現實也是數字。
所有人的所有勞動成果、收獲所得,最后都可歸結為一連串的數字。人的所有規(guī)劃和目標,最終也要落實在數字上。人活一生的各種不同境界,古人早就用數字界定好了:“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蓖瑯樱總€人生命的坐標也要用數字顯現:你活了多大年紀,上了多少年學,工作了多少年,收入多少,住在多少樓多少號,身份證號碼是多少,還有你的身高、體重、血壓、脈搏、視力……
一具活生生有靈魂有筋脈的極其精密復雜的人體,用一串冰冷而準確的數字就全代表了!別說是一個人,就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用幾個數字也足以概括出它的現狀。比如國民生產總值為多少、財政收入如何?
據說將人體進行精密解剖得到的數字再制作成人,即以數字化的方法模擬人的形態(tài)和機能,就叫作“數字人”。而“數字人”,是宇航員行走于太空不可缺少的“保健工具”——注意,由人的拆解而得來的數字再還原為人,專家們就不再稱其為人,而叫它“工具”。
你看看,人變數,數變人。人是數,數是人。人玩數,數玩人。有多少人迷失在數字里,甚至搭上了性命,最后都沒有真正讀懂現代數字化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