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年齡階段是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此時,無論是認知發(fā)展水平,還是交往的興趣和需要都趨向于成熟。幼兒的視野已經(jīng)不再完全局限于以自我為中心的小世界里,他們會因為在游戲中和同伴一起嬉戲而感到快樂;他們也會因為在游戲中成功地為同伴服務感到高興。他們渴望與同伴交往,但是,很多時候卻缺乏交往的技能。
一、孩子在交往時常見的問題
問題一:攻擊行為
幼兒同伴沖突最多的是在游戲活動中。引起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到了中班,幼兒的社會意識有所發(fā)展,此時的攻擊行為大多由此引起,如妒忌、羨慕、幫助好朋友打抱不平、受他人指使、試圖控制他人、報復還擊等,所以你常聽到幼兒告訴你的理由是“她不聽我的話”“她不理我”“他打了×××”。
問題二:搶奪行為
爭奪物品。幼兒的自我中心思維模式使其不能想到或不能理解別人的渴望與痛苦。
問題三:退縮行為
社交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社會適應的表現(xiàn),是指幼兒在陌生或熟悉的社會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的獨自游戲消磨時光的孤單行為,在幼兒前期出現(xiàn)較多。
爸爸媽媽怎么辦
1.做好榜樣,用角色替換來改掉攻擊性行為。爸爸媽媽要時刻對幼兒起到榜樣的作用,杜絕對孩子體罰??梢酝ㄟ^角色替換法,讓孩子扮演其他小朋友,從中了解到別人的心情,體驗到別人的不舒服。教給孩子一些適宜的交流方式,提高發(fā)生矛盾后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預防和矯治攻擊性行為的出現(xiàn)。
2.培養(yǎng)孩子學會分享,糾正孩子搶奪行為。創(chuàng)造分享機會,合適的場合讓孩子分發(fā)東西,并營造分享后的愉快感,讓其體會到分享的快樂,這是鼓勵孩子學會分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幫助孩子樹立順序、等待、輪流、平等、合作等規(guī)則意識,遇到爭搶時懂得用公平的解決辦法,如用“石頭剪刀布”。另外,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需要和伙伴配合才能一起玩的活動,讓其意識到要想玩到更多有意思的游戲,必須要大方地多交朋友。
3.建立自信心,重視交流的方式,從而幫助孩子改掉退縮行為。幫助孩子加強自我認知,知道自己的優(yōu)缺點,克服自卑的心理。用親切、和藹的語氣和孩子交談、溝通,采用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的方式去理解孩子。另外因為過度保護、溺愛造成退縮行為的幼兒,我們要逐步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做做“懶媽、懶爸”。
二、掌握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
1.教孩子成為“會說話”“擅交往”的小達人。
受到幫助知道說“謝謝”,做錯事情能夠及時道歉的孩子顯得禮貌大方,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想加入已經(jīng)成型的游戲團體中,切不可徑直強行加入,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技巧,讓孩子更容易被團體接納。如:“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我有一個××好東西,想和你們一起玩!”……也可以先在一旁觀看、等待,當游戲缺少角色或需要提供幫助時適時加入,會很快融入團體中。
2.讓故事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弗朗西絲和好朋友》和《小烏龜富蘭克林》?!陡ダ饰鹘z和好朋友》會告訴孩子們,游戲相處時總會有摩擦,會有矛盾。而當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孩子自己其實是擁有處理沖突的能力的。這個繪本教給孩子一些解決沖突的技能,而父母要做的則是放手。在《小烏龜富蘭克林》中:小烏龜富蘭克林因為霸道而失去了朋友,認識到錯誤的富蘭克林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后又重新贏得了友誼。
3.讓孩子自主選擇和分享。
鼓勵孩子拿自己的玩具到小區(qū)里去與其他同伴一起分享。幼兒與同伴玩會比一個人玩得要開心,同時不斷學會等待和與他人分享、合作等交往經(jīng)驗。也可以建議幼兒邀請同伴到家里,或去其他幼兒的家里共同游戲,從而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帶孩子出門玩時,可以事前對孩子說:“我們不能搶別人的東西,那是不對的?!薄跋胪嫘∨笥训耐婢?,一定要記得先問行不行?!奔訌姾⒆拥亩Y貌觀念,讓他明白,守規(guī)距懂禮貌才能成為受歡迎的孩子。媽媽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帶一件玩具出門,用于交換。